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61864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建议用时: 40 分钟 )一、选择题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 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 ,次年 5 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 12 题。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2温州瓜农每年 58 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1C2.D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温州和海南岛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 1 题,温州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的时间段是冬

2、半年,该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气温低而无法种植西瓜,因而海南岛生产的西瓜上市后利润很高,故选 C 项。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其冬季气温高 ,适合西瓜生长 ,而非海南岛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故排除 A 、B 两项。海南岛冬季生产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而非主要在海南岛销售,故 D 项错误。第 2 题,温州瓜农 58月离开海南岛 ,是由于该时期全国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生产西瓜;而海南岛远离消费市场 ,运价高,且地租高 ,因而西瓜的市场竞争力弱。故D 项正确。 (2018江西师大附中模拟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 ,地表崎岖,多山地丘陵地貌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境内溪谷纵横 ,烟

3、江秀丽 ,奇峰挺拔,形成了独特的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是重要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之一。 读图回答 3 4 题。1名校名 推荐3该种农业生产模式与下列哪个要素密切相关()A农业技术B养殖技术C地理环境D灌溉系统4该农业模式的优势不包括()A具有市场的灵活性B农产品的品质优越C减轻了环境污染D减少了农业的田间管理3C4.D 第 3 题,由图文材料可知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所在地区位于河流中下游 ,地表崎岖 ,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水稻生产。这里溪谷纵横,奇峰挺拔 ,地势起伏大 ,可以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在洼地中养鱼,在地势相对高处种植水稻。该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基础是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第4

4、题,该模式养鱼与种植水稻相结合 ,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养鱼量和水稻种植面积 ,具有对市场的灵活适应性; 田间水稻害虫成为鱼的饵料 ,鱼粪成了水稻的肥料 ,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减轻了环境污染; 该农业生产模式同时进行两种生产 ,对劳动力及田间管理要求提高。 (2018东北三省一模 )葡萄避雨栽培 ,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 ,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 ,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据此回答56题。5下列省区种植葡萄,可能采取这种技术的是()A福建B拉萨C辽宁D新疆6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优势有()降

5、低栽培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提高栽培园中的气温, 为葡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不利于病菌繁殖,从而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改变光照2名校名 推荐条件和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ABCD5A 6.D 第 5 题,材料中提到的技术是葡萄避雨栽培 ,所以在降水多的地方可以发挥此技术的优势。 四个省区中福建的降水量最多。 第 6 题,根据材料 “ 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 ”,可判断正确;根据材料 “ 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 ,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 ”,可判断说法正确。 下图所示区域中 ,秋明、汉特 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 年起,这些

6、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 79题。7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8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9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7A8.D9.A第 7 题,该地区地处60N 附近,纬度高,热量不足 ,故热量是该地区蔬菜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 第 8 题,俄罗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老龄化严重 ,人口呈负增长 ,劳动力供应不足且

7、成本高 ,排除 A 选项;由材料可知 ,该地区的蔬菜种植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 ,说明本地的蔬菜种植技术并不先进 ,排除 B 选项;由材料可知 ,2014 年以前该地区的蔬菜供应主要依赖3名校名 推荐进口,说明本地蔬菜种植的历史并不长 ,排除 C 选项;读图可知 ,该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能源供应充足 ,D 选项正确。第 9 题,解答本题要重点关注设问中的关键词 “ 直接目的 ”。2014 年以前,该地区的蔬菜供应主要依赖进口 , 2014 年起,本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的需求,说明该地区蔬菜供应的对外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故 A 选项正确。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8、10 11 题。10与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ABCD11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温室气体减少B森林覆盖率减小C入湖泥沙量降低D草原生产量降低10 B11.B图中显示了北美五大湖及其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第10题,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 地区既发展畜牧业又发展种植业 ,属于混合农业。第 11 题,由图可知 区域主要从事养牛业 ,养牛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不大 ,A 项错;养牛业会垦殖牧场、破坏森林 ,故 B 项正确;养牛业不可能减少入湖泥沙量 ,C 项错;该地属于温带森林带 ,因此对其 “

9、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可能是对草原的破坏 , D 项错。 二、非选择题12 (2018郑州一中模拟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马铃薯性喜温凉 ,气温在 13 22 最适宜其生长 ,雨量要求播种期在 15 mm 以上,成熟期在 130 mm 以上;喜光 ,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 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四川盆地马铃薯生产集中于低山丘陵区 ,3 月播种,6 月收获。下图为我国马铃4名校名 推荐薯主要产地及种植面积统计图。材料二某年马铃薯生产成本、收益比较产值 (元 /hm2)生产成本 (元/hm2 )净利润 (元/hm2)全国平均水平3

10、3 71118 44412 109四川省34 49432 113 316某年马铃薯机耕、机播、机收水平比较机耕 /%机播 /%机收 /%全国平均水平58.7623.9722.14四川省13.340.080.22(1)说出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分布特点。(2)说出四川省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析四川省马铃薯净利润低的主要原因。(4)为提高四川马铃薯生产的综合竞争力,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图中信息可确定我国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第(2) 题,主要从地形、气候、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 (3)题,主要从土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规

11、模、种植习惯等方面分析。第 (4)题,针对上题农业生产利润低的主要原因,从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 (1)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或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2)四川省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海拔变化大;劳动力丰富;市场条件好。(3)四川省的马铃薯多种植于山区坡地的不规则的中小地块上,自然条件和5名校名 推荐农用设施差,机械作业困难,机械化水平低;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小农户种植,人工费用高;受传统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4)抓好科技创新,选育引进优质、高产、用途多样化的马铃薯新品种,增加马铃薯的

12、单位面积产量;努力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成本;加强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出台并完善有关鼓励马铃薯生产的优惠政策。13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导学号: 21490096】材料一20 世纪 70 年代亚洲鲤鱼 (青草鲢鳙等家鱼 ) 肩负着 “ 环境净化大使 ”的使命从中国南方地区来到人们并不喜食淡水鱼的美国 ,它们生长迅速 ,体型较大,繁殖能力强 ,食量大,好斗,喜逆水,善跳跃,如今畅游于密西西比河干支流,进逼五大湖 ,背负着 “ 亚洲魔鱼 ”的恶名 ,令美国人头疼不已。材料二下面为美国亚洲鲤鱼资料表。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饵料螺蛳、寄生虫水草浮

13、游生物浮游生物引入时间约 1975 年1963 年1973 年1974 年泛滥时间1994 年1966 年1980 年1980 年材料三下面为美国本土亚洲鲤鱼入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主要入侵河段 )。(1)仅从气候角度分析我国南方鲤鱼在密西西比河干支流上下游迅速繁殖的条件。(2)分析亚洲鲤鱼能够从密西西比河进入密歇根湖的自然原因。(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美国对亚洲鲤鱼“始迎终弃”的原因。(4)如今已有公司将亚洲鲤鱼加工保鲜处理后,借助网络平台实现鲤鱼返乡,让“吃鱼大国”中国消灭它, 有关专家则认为此做法堪忧。 试为有关专家的忧虑提出论据。6名校名 推荐解析 第(1)题,物种引入的基本前提之一是

14、物种引进地的自然环境与物种原生地相似 ,密西西比河下游与中国南方地区纬度相当,气候条件相似 ,因此亚洲鲤鱼迅速繁殖。第(2)题,亚洲鲤鱼能够从密西西比河进入密歇根湖主要与其“ 喜逆水,善跳跃 ”的生活习性和发达、 通畅的北美水系为其提供进入通道有关。第 (3)题,结合材料一 “ 环境净化大使 ” 可知,能控制水草、净化水质、消灭寄生虫是亚洲鲤鱼早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结合亚洲鲤鱼泛滥对本土鱼类等生物资源及水产品加工业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亚洲鲤鱼后期遭嫌弃的原因。第 (4)题,鲤鱼返乡受市场供需状况、 运输距离、冷藏保鲜技术、 购物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 (1)密西西比河下游与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相似,冬季不结冰,鱼类生长期长; 密西西比河纬度跨度大, 上游下游温差大, 适宜鱼类迁徙越冬或产卵。(2)北美各大水系相通;亚洲鲤鱼具有喜逆水、善跳跃的生活习性,通过障碍能力强。(3)“始迎”的原因:亚洲鲤鱼能控制水草,净化水质,消灭寄生虫。“终弃”的原因: 亚洲鲤鱼泛滥, 与本土鱼类争夺食物, 影响本土生物资源的生存,影响传统捕鱼业、水产品加工业等的发展。(4)距离远,运费高,加工成本高,价格贵;中国人饮食习惯偏爱活鱼;网络购鱼不符合中国人购物习惯;中国水产品充足,市场饱和。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