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64975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单位:河西区中心小学作者:赵春丽在德育工作中体味班主任工作的幸福入职已一年,也是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年。回顾这一年,喜忧参半,细细品味,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在管理班级中的酸甜苦辣,使自己积累了很多经验,懂得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及规律,遵循班集体发展的规律。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我认真研读了杜威的书籍,学习他有关德育的认识。班主任需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们改善思想道德现状。杜威认为“儿童具有灵活的和敏感的能力,能够对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同情性的感应和互动”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

2、,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69页,因此,班主任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小学生可以理解的范例来帮助学生慢慢将规范等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杜威认为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通过一定的教育情境自主去探究的过程,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德育工作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发现什么是正确的,建立探究的兴趣,追求有价值的、合理的,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启发引导的方式,努力让学生在一种情境中,从而诱导其去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培养儿童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乐于建构一种所

3、有人都乐于在生活过程中学习的生活条件,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的产物”,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76页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育细节,引导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中对一些道德现象问题进行自身的道德判断。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德育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我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取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形式上我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恰当的选择教学形式,比如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调查研究、游戏、模拟表演等,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创设教育情境,从而使学

4、生自主进行自我教育。杜威认为“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相互作用的方法。这个目的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受教育者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03页,品德课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情境,“教学的艺术,大部分在于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考,同时还要把问题变小,从而使之除以新问题本身具有的新奇因素外,还使学生在过去的经验中找到启发问题解决的熟悉的立足点”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21页,“教学方法之所以有效,全靠它们

5、返回到校外日常生活中引起学生思维的情境”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18页。杜威还对教育目的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对教师确定教学目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几个特征:第一,一个教育目的必须建立在受教育者固有的活动和需要之上”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02页,“目的,就是我们对在特定情境下不同的行动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结果的预见,而且,这些预见可以指导对情境的观察和行动尝试”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0

6、5页。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又是进行德育的主力军,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德的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班主任耐心、细心地在每件事、每项活动中长期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先规范自己的师德师表,给学生以表率的作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提倡民主,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努力为学生创设展示个性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参与管理班级,让每位学生积极投身班级活动,施展自己的聪明与才智,为班集体荣誉的取得贡献自己的力量。杜威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教师要与学

7、生一道行动,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在这种共同的活动中,教师同时是一个学习者,而学习者,尽管自己没有意识到,同时也是教师”,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24页“教学法的本质特征: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他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考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进行必要的观察,以应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并负责加以条理化;第五,他要有机会和可能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他的思想,澄清其意义,并自己发现其有效性和价值”。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

8、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71页杜威肯定了活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合理地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需要班主任在日常中作中关注每一个孩子,从细节中进行熏陶,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共同协作,形成合力。杜威认为“首先,学校自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意义。我们的学校不再是脱离生活,专为学习功课的场所,而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其次,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连接起来。在学校和生活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9、第一版,第171页,“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因为,除非所增长的知识足以影响性格,否则,把道德的目的看作教育上统一的和最终的目的,也是无用的。如果认识的方法和材料与道德发展之间没有密切的、有机的联系,那么,人们必然会求助于道德说教和道德训练;知识没有融入行动的动力系统之中,没有融入人生观之中,道德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成为单一德行的大杂烩”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杜威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第172页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将老师的道德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如

10、何有效的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是每位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班主任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班主任最主要的、内在的目的就是育人,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我们也正是在育人的过程中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或许就是我们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幸福的源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对灵魂的教育即德育是用心灵来唤醒、用精神来陶冶。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我们每天用细心、耐心对学生们进行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刻的教育,学生们点滴的成长被我们记录着:他们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懂得待人礼貌友善、积极为班集体做贡献这些是督促我争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动力,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