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冲刺学案诗歌鉴赏0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70187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冲刺学案诗歌鉴赏0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冲刺学案诗歌鉴赏0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冲刺学案诗歌鉴赏0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冲刺学案诗歌鉴赏0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5讲 意象和意境的把握北京四中 杜蘋学习内容:一、意象简言之,意象即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色彩的物象。(1)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2)单一物象可以有多重表意功能(3)不同物象可以有相同的表意功能二、意境简言之,意境就是画面感和情感氛围两者的统一。诗歌鉴赏命题,倘使涉及意境,多从这两个方面用心思。三、意象整合为意境从两者的关系看,应该说意境是意象的整合。意象可以是物态的、零散个体的,而意境必须是情态的、浑然一体的。四、相关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7分)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解】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故作此。(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