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8970585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课件全套4.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8 广义胡克定律,目录,3、广义胡克定律的一般形式,7-8 广义胡克定律,目录,(拉压),(弯曲),(弯曲),(扭转),(切应力强度条件),杆件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目录,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强度理论: 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理、概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找出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上升为理论。,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而提出 的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设及计算方法。,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构件由于强度不足将引发两种失效形式,(1) 脆性断裂: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2、即发生断裂,断面较粗糙,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如铸铁受拉、扭,低温脆断等。,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力理论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2) 塑性屈服(流动):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且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上,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构件危险点的最大拉应力,极限拉应力,由单拉实验测得,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力达到简单拉伸时的破坏拉应力数值。,断裂

3、条件,强度条件,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铸铁拉伸,铸铁扭转,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2. 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变(线变形)达到简单拉伸时的破坏伸长应变数值。,构件危险点的最大伸长线应变,极限伸长线应变,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 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 更接近实际情况。,强度条件,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断裂条件,即,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

4、屈服,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极限值。,3.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构件危险点的最大切应力,极限切应力,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屈服条件,强度条件,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低碳钢拉伸,低碳钢扭转,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 较为满意的解释。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 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局限性:,2、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1、未考虑 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

5、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微元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极限值。,4.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构件危险点的形状改变比能,形状改变比能的极限值,由单拉实验测得,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屈服条件,强度条件,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实验表明: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 论更符合试验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强度理论的统一表达式:,相当应力,目录,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例题,已知: 和。试写出最大切应力 准则和形状改变比能准则的表达式。,解:首先确定主应力,第八章 组合变形,目录,第八章 组合

6、变形,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斜弯曲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目录,目录,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压弯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工程实例,10-1,目录,拉弯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工程实例,目录,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弯扭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工程实例,目录,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构件在小变形和服从胡克定理的条件下,力的独立性原理是成立的。即所有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应变等是各个单独载荷作用下的值的叠加,解决组合变形的基本方法是将其分解为几种基本变形;分别考虑各个基本变形时构件的内力、应力、应变等;最后进行叠加。,目录,8-1 组合变形

7、和叠加原理,研究内容,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外力分析,内力分析,应力分析,目录,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10-3,目录,+,=,目录,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铸铁压力机框架,立柱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材料的许用拉应力t30MPa,许用压应力c120MPa。试按立柱的强度计算许可载荷F。,解:(1)计算横截面的形心、 面积、惯性矩,(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例题8-1,目录,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3)立柱横截面的最大应力,目录,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4)求压力F,目录,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平面

8、弯曲,斜弯曲,8-3 斜 弯 曲,目录,8-3 斜 弯 曲,目录,(1) 内力分析,坐标为x的任意截面上,固定端截面,8-3 斜 弯 曲,(2) 应力分析,x 截面上任意一点(y,z) 正应力,8-3 斜 弯 曲,目录,中性轴上,中性轴方程,D1点:,D2点:,强度条件:,8-3 斜 弯 曲,目录,固定端截面,挠度:,正方形,8-3 斜 弯 曲,目录,矩形,斜弯曲,平面弯曲,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第三强度理论:,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圆截面,第四强度理论:,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第三强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塑性材料的圆截面轴弯扭

9、组合变形,式中W 为抗弯截面系数,M、T 为轴危险截面 的弯矩和扭矩,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传动轴左端的轮子由电机带动,传入的扭转力偶矩Me=300Nm。两轴承中间的齿轮半径R=200mm,径向啮合力F1=1400N,轴的材料许用应力=10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d。,解:(1)受力分析,作计算简图,例题8-2,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2)作内力图,危险截面:E 左处,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3)应力分析,由强度条件设计d,目录,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小结,1、了解组合变形杆件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2、掌握斜弯曲和拉

10、(压)弯组合变形杆件 的应力和强度计算,3、了解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主要结论,4、掌握圆轴在弯扭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 条件和强度计算,目录,第九章 压杆稳定,第九章 压杆稳定,目录,9.1 压杆稳定的概念,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9.5 压杆的稳定校核,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 临界压力,9.1 压杆稳定的概念,在材料力学中,衡量构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强度、刚度、稳定性。,稳定性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目录,9.1 压杆稳定的概念,工程实际中有许多稳定性问

11、题,但本章主要讨论压杆稳定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与强度问题截然不同的性质。,目录,不稳定平衡,稳定平衡,微小扰动就使小球远离原来的平衡位置,微小扰动使小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但扰动撤销后小球回复到平衡位置,目录,9.1 压杆稳定的概念,9.1 压杆稳定的概念,压力等于临界力,目录,压杆丧失直线状态的平衡,过渡到曲线状态的平衡。称为丧失稳定,简称失稳,也称为屈曲,压力等于临界力,压杆的稳定性试验,9.1 压杆稳定的概念,目录,临界压力 能够保持压杆在微小弯曲状态下平衡的最小轴向压力。,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弯矩,令,则,通解,目录,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

12、力,边界条件:,若,所以,目录,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得,当 时,,临界压力,欧拉公式,挠曲线方程,目录,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例题,解:,截面惯性矩,临界压力,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目录,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对于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求临界压力有两种方法:,1、从挠曲线微分方程入手,2、比较变形曲线,目录,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两端固定,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长度系数(无量纲),相当长度(相当于两端铰支杆),欧拉公式的普遍形式:,两端铰支,目录,9.3 其他

13、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目录,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1、临界应力,目录,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欧拉公式只适用于大柔度压杆,2、欧拉公式适用范围,当,即,令,目录,3、中小柔度杆临界应力计算,(小柔度杆),(中柔度杆),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a、b 材料常数,当,即,令,目录,压杆柔度,四种取值情况,,临界柔度, 比例极限, 屈服极限,(小柔度杆),(中柔度杆),临界应力,(大柔度杆),欧拉公式,直线公式,强度问题,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目录,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目录,

14、稳定安全系数,工作安全系数,9.5 压杆的稳定校核,压杆稳定性条件,或, 压杆临界压力, 压杆实际压力,目录,解:,CD梁,AB杆,9.5 压杆的稳定校核,目录,AB杆,AB为大柔度杆,AB杆满足稳定性要求,9.5 压杆的稳定校核,目录,9.5 压杆的稳定校核,(1)计算柔度,查得45钢的2=60,1=100,21,属于中柔度杆。,目录,9.5 压杆的稳定校核,(2)计算临界力,校核稳定,查表得a=589MPa,b=3.82MPa,得丝杠临界应力为,此丝杠的工作稳定安全系数为,校核结果可知,此千斤顶丝杠是稳定的。,目录,如图(a),截面的惯性矩应为,两端铰支时,长度系数,解: (1)计算xoz

15、平面的临界力 和临界应力,9.5 压杆的稳定校核,目录,因 1 故可用欧拉公式计算。,其柔度为,9.5 压杆的稳定校核,目录,9.5 压杆的稳定校核,(2)计算xoy平面内的临界力 及临界应力。,如图(b),截面的惯性矩为,两端固定时长度系数,柔度为,目录,应用经验公式计算其临界应力,查表得,9.5 压杆的稳定校核,则,临界压力为,木柱的临界压力,临界应力,目录,欧拉公式,越大越稳定,减小压杆长度 l,减小长度系数(增强约束),增大截面惯性矩 I(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增大弹性模量 E(合理选择材料),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目录,减小压杆长度 l,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目录,减小

16、长度系数(增强约束),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目录,增大截面惯性矩 I(合理选择截面形状),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目录,小结,1、了解压杆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临界 载荷的概念,2、掌握压杆柔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判断大 柔度、中柔度、小柔度压杆的原则,3、熟知压杆临界应力总图,能根据压杆的 类别选用合适的公式计算临界应力,4、掌握简单压杆的稳定计算方法,5、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主要措施,目录,第十章 动载荷,第十章 动载荷,10-1 概述 10-2 动静法的应用 10-4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实验证明,在动载荷作用下,如构件的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胡克定律仍然适用于动载荷下应力

17、、应变的计算,弹性模量与静载下的数值相同。,构件中因动载荷而引起的应力称为动应力。,静载荷:,在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部各点均有加速度。,目录,10-1 概 述,动载荷:,载荷由零缓慢增加至最终值,然后保持不变。,载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一、构件做等加速直线运动,图示梁上有一个吊车,现在问3个问题,1.物体离开地面,静止地由绳索吊挂 2.物体匀速地向上提升 3.物体以加速度a向上提升,10-2 动静法的应用,目录,求这3种情况下的绳索应力?,1. 物体离开地面,静止地由绳索吊挂,绳子:,目录,与第一个问题等价,2. 物体匀速地向上提升,目录,或者说,按达郎伯原理(动静法):质点上所有外力同惯性力

18、形成平衡力系。 惯性力大小为ma,方向与加速度a相反,按牛顿第二定律,3. 物体以加速度a向上提升,绳子动载应力(动载荷下应力)为:,动应力,动荷系数,其中,例10-1:吊笼重量为Q;钢索横截面面积为A,单位体积的重量为 ,求吊索任意截面上的应力。,解:,动荷系数,二、构件作等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薄壁圆环,平均直径为D,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单位体积的重量为,以匀角速度转动。,目录,从上式可以看出,环内应力仅与和v有关,而与A无关。所以,要保证圆环的强度,应限制圆环的速度。增加截面面积A,并不能改善圆环的强度。,目录,10-4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目录,冲击时,冲击物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速度

19、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加速度a很难测出,无法计算惯性力,故无法使用动静法。在实用计算中,一般采用能量法。,在计算时作如下假设:,目录,1.冲击物视为刚体,不考虑其变形;,2.被冲击物的质量可忽略不计;,3.冲击后冲击物与被冲击物附着在 一起运动;,4.不考虑冲击时热能的损失,即认为只有系统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目录,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冲击物的动能T和势能V的变化应等于弹簧的变形能 ,即,设冲击物体与弹簧开始接触的瞬时动能为,在线弹性范围内,载荷、变形和应力成正比,,即:,目录,将(b)式和(c)式代入(a)式,得:,当载荷突然全部加到被冲击物上,,由此可知,突加载荷的动荷系数是2,这时所引起的应力

20、和变形都是静荷应力和变形的2倍。,此时T=0,1.若已知冲击物自高度 h 处无初速下落,冲击 物与被冲击物接触时的速度为v,2.若已知冲击物自高度 h 处以初速度 下落,则,3.当构件受水平方向冲击,例10-2:等截面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EI,抗弯截面系数为 W,重物Q自由下落时,求刚架内的最大正应力(不计轴力)。,目录,解:,例10-3:重物Q自由落下冲击在AB梁的B点处,求B点的挠度。,目录,解:,例10-4:图示钢杆的下端有一固定圆盘,盘上放置弹簧。弹簧在 1kN的静载荷作用下缩短0.625mm。钢杆直径d=40mm, l =4m,许用应力=120MPa, E=200GPa。若有重为 15kN的重物自由落下,求其许可高度h。,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