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73699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课时达标23城市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课时达标 ( 二十三 )读我国 2015 2020 年城市化率 ( 含预测 ) 图,回答12 题。1图中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B)A人口总量大B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C产业结构日趋合理D房地产开发规模扩大2下列关于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快速城市化有利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B植被覆盖率下降,城市内涝多发C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更加突出D城市道路拥挤,交通事故频发解析第 1 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 2 题,目前我国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

2、快速城市化易破坏植被,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城市地面硬化,使地下径流量减小, 地表径流量增大, 易引发城市内涝; 城市用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会占用城市周围大量的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小;城市人口剧增,城市道路拥挤,交通事故频发;快速城市化会导致城市生物多样性减少。“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 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读下图,回答3 4 题。3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D)1名校名 推荐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

3、上下班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4“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A)A优化配置道路资源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解析第 3 题,依据材料,“钟摆族”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表明与城市化有关。 第 4 题,由材料“潮汐车道”概念及图示可知,“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优化配置道路资源。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 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 含预测 )情况。读下图,完成5 6 题。5 2010 年世界的城市化水平约为(A)A 50%B 20%C 80%D 90%6据图可知 (D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

4、 1950 2050 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 2020 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解析第 5 题,由图可知2010 年世界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之和大约是36 亿,世界的总人口大约70 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50%。第 6 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以欠发达区域(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为主; 1950 2050 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 2020 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预计将超过其农村人口。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国家( 或区域 )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鉴于我国特2名校名

5、 推荐殊的国情, 我们根据GDP数据来计算27 个省会 ( 首府 ) 城市的首位度。 计算方法: 省会 ( 首府 )城市 GDP/非省会 ( 首府 ) 城市中 GDP最大的城市的GDP。下图示意我国27 个省会 ( 首府 ) 城市的首位度排行榜。根据图文材料完成78 题。7我国城市首位度较低的城市大多位于(A)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边疆地区8成都比济南的城市首位度高的主要原因是(D)A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山东B成都的行政级别高于济南C四川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山东D青岛拉低了济南的城市首位度解析第 7 题,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济南、南京、福州、沈阳等城市的城市首位度小于1,由此可知我国城市

6、首位度较低的城市大多位于东部地区。第8 题,成都比济南的城市首位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为双核心模式,青岛拉低了济南的城市首位度;而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与成都的GDP差距太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9 10 题。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C)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10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B)3名校名 推荐减少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延长径流集聚时间解决城市洪灾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BCD解析第 9 题,地面

7、硬化面积增多,阻断了部分水分的蒸发;下渗量减少, 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少。第10 题,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新的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 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硬化比例降低, 土壤侵蚀增加; 绿化带起到了滞留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广州的城市人口密度在1982 2010 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读图回答11 12 题。1982 2010 年广州市人口密度三维模型图( 单位:万人 /km 2)11图中所示的人口增长状况反映了该城市(A)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人口密度降低D人口自

8、然增长率下降12以下哪种或哪几种现象利于图中现象的产生(C)城市房价上涨地铁的开通工厂向外围搬迁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形成ABCD解析第 1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1982 2010 年广州市中心人口密度高峰区峰值下降,且在城市周边形成多个人口密度次高峰区,说明该城市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第12 题,图中反映了城市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的现象,城市房价上涨、 地铁等交通条件的改善、工厂向外围搬迁等,吸引人口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商业区建成会吸引人口向市中心迁移。“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 行政管理等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市片区。据此完成13 15 题。13造成我国很多大城市存在“城中

9、村”的直接原因是(C)A城市经济发展快B城市功能区分化快C城市建设速度慢D城市人口增长快14“城中村”的存在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是(A)4名校名 推荐A影响城市管理B增加安全隐患C阻碍城市交通D影响市容市貌15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首先要(C)A缓解交通拥堵B治理环境污染C搞好城市规划D优化产业结构解析第 13 题,“城中村”的出现是城市建设速度落后于城市扩张速度的结果。第14题,“城中村”的存在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影响城市管理。第15 题,“城中村”的改造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治理环境污染和优化产业结构对改造“城中村”影响不大;只有搞好城市规划,才能有计划地进行“城中村”改造。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形式多样,“二板三带式”即道路被中间一条绿化带隔离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下图为“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化断面。据此完成16 17 题。16人行道上绿化带的作用(B)涵养水源, 减轻内涝吸烟滞尘,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为行人庇荫减弱噪音,美化环境ABCD17“二板三带式”的优点有(D)A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简单B车辆之间,互不干扰和影响C绿地较广,投资费用很大D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安全性好解析第 16 题,人行道上绿化带的作用不包括涵养水源,减轻内涝。第17 题,读图可知,“二板三带式”的优点是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安全性好。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