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979613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桥流水人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桥流水人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桥流水人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桥流水人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桥流水人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桥流水人家李家堡小学 李松龄【学习目标】、认识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螃蟹”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古诗天净沙、教学课件。【教学流程】课前演讲:我的家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课文小桥流水人家,出示课题,齐读。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说)你们说的都很美,3、其实,这个题目来自于一首古诗词?谁知道(课件出示马致远的天净沙)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这首词写出了一位远在他乡的人那种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美丽的江南水乡。4、那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课前让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习,哪位同学能读读本课出现的词语?2、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谈谈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3、课文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三、细细品味,顺学而导、那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爱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边读边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思考体会。、全班交流:(随学生回答的顺序出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的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株垂柳。

3、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引导内容:(1)、把家乡的景物:柳枝、水鸟、流水当作人来写,表达他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2)、从“清澈见底”“婀娜的舞姿”“粼粼的波纹”“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3)、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读给同学们听。评价指导2、“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引导内容:从抓小鱼小虾这些童年小事中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还有哪几件事情呢?小结: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一件件有趣的小事,表达

4、了对故乡那段日子的怀念之情。还有哪几件事情呢?作者通过回忆这些童年的趣事,又可以让我们感受对家乡的怀念。3、“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老家虽然矮小、潮湿、简陋,但却非常爱它。直接传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爱)“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从这几句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在他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家乡的清风是美的,家乡的小溪、小桥、杨柳,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4、“大家过着

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5、“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说明了作者对家乡的爱。他回忆的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丢野花、欣赏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时期的事,可是他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永远都忘不了,可见家乡给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爱有多深!)那些美好的印象”是指哪些美好的印象?(小溪绕村庄,杨柳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唱和,抓小鱼小虾,桥上丢野花,摘茶叶,赏野花野菌)四、小结,总结写法。作者的感情就是从这美美的描写中,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出来。请同学们想一想体会作者再表达思乡之情的的时候运用了几种不同方法:通过描写故乡的美丽景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感情通过回忆一件件童年趣事和家乡人地生活反应出自己思念故乡之情。这两种方法是间接抒情(板书)有的地方作者还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比如哪些句子?原来感情可以这样来表达,直接抒情的句子,我们一度就明白,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需要细细品味。同学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表达方法。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六、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景美 事 人家 小溪 抓鱼虾 日出而作 垂柳 丢野花 日入而息 水鸟 赏野花 守望相助 野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