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84357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及答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各区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实验题汇编一、力学实验3.1.1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朝阳一模)21( 1)(6 分)某同学用游 20 分度的卡尺 量一薄金属 板的直径D ,用螺旋 微器 量其厚度d,示数如 所示。 由 可 出D=_ 50.75、50.80 或 50.853 分 _mm ,d=_ 3.7743.7783 分 _mm 。45678(通州一模)21( 1)(4 分)如 所示,游 卡尺的 数是_0.65( 2 分) _mm ;螺旋 微器的 数是_0.679 0.681( 2 分) _mm。012cm010203.1.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朝阳二模) 21( 2)(12分)某同学用 甲

2、所示的 装置研究小 在斜面上的匀 速直 运 。 步 如下:a安装好 器材,将打点 器接到 率 50Hz 的交流 源上。b接通 源后, 拖着 的小 沿斜面向下运 ,重复几次。 出一条点迹清晰的 , 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 从便于 量的点开始,每 2个打点 隔取一个 数点,如 乙中0、1、 2 8点所示。甲c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量各 数点的刻度数 ,分 作x 、 x 、x x。0128d分 算出打点 器打下 数点1、 2、 3 7 小 的瞬 速度v1、 v2、 v3 v7。e以 v 坐 、 t 横坐 , 出 v与 t的坐 点,画出 v t 。1乙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表 1记录

3、的是该同学测出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其中x5未测定,请你根据图乙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表1中。 10.60 0.02(2 分)表 1:符 号x0x1x2x3x4x5x6x7x8刻度数值 /cm01.122.754.867.4914.1918.2722.03 表 2记录的是该同学根据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你根据表 1中 x5和x7计算出 v6的值,并填入表 2中。 0.96 (2分 )表 2:符 号v1v2v3v4v5v6v7速度数值 /(m s-1)0.340.470.590.720.840.98 该同学在图丙中已标出 v1、 v2、 v3、 v4、 v5和

4、 v7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v6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v t图线。 答案略 (3分) 根据 v t图线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a=_ 3.1 0.1(3分 )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验证上述结果,该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记为 T,并做了以下的计算:a1( x2x1 ) ( x1x0 ) ;T 2a2( x4x3 ) ( x3x2 ) ;T 2a3( x6x5 ) ( x5x4 ) ;T 2a4( x8x7 ) ( x7x6 ) 。丙T 2求出其平均值 a a1 a2 a3a4 。你认为 a和a哪个更准确,请说明理由。4_ a更准确,因为在计算a的过程中,没有剔

5、除错误数据。(2分 )_23.1.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延庆一模) 21( 3)(6 分)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比对刻度尺。一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列。力 传 感伸长量 cm246810弹 力 N1.502.93 4.55 5.98 7.50为了比较精确地找到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简述你认为怎样处理测量数据:。( 3)在“弹力( F )伸长量(l)”坐标系中描点、拟合,做出F l 图像,如果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弹力和伸长量成正比。 ( 6 分)(注:答“图像法”得4 分,答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东城二模

6、) 21( 2)(12 分)为了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关系, 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光滑槽距地面高为h,光滑槽与桌子右边缘垂直,槽出口与桌边缘相齐,槽中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 的小钢球接触。将小球向左推,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弹簧将小球沿水平方向推出,小球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垂线甲OP若测得某次实验小球的落点P 到 O 点的距离为 s,那么由理论分析得到小球释放前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Ep 与 h、 s 和 mg 之间的关系式是Ep mgs 2( 3 分);4h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得到下表的数据:弹簧压

7、缩量 x/(cm)1.001.502.002.503.003.50小球飞行水平距离s/m2.013.004.014.986.016.99在坐标纸上做出xs 的图像。并由图像得出:x 与 s 的关系式是x=0.005s(2 分)。实验得到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x 之间的关系式为Ep =104 mgx2( 2 分);hx/cmx/cm33221101234567s/m01234567s/m3图像如图( 2 分)。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变:( I )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O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y撞到木板上

8、,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P( II )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设为L )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在白纸上留下乙痕迹 P;( III )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 点到 P 点的竖直距离设为y。由此步骤得到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xx= Lh( 2 分);200y若该同学在完成步骤的过程中,光滑水平槽与桌子右边缘不垂直,用问的方法计算得出的弹簧压缩量与实际值相比偏小( 1 分)(选填“偏大” 、“偏小”或“相同” )。3.1.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1.5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石景山一模)21( 1)(9 分)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 m

9、 的关系”实验。图( a)为实验装置简图,A 为小车, B 为电火花计时器,C 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 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 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BAA BCDED6.196.707.217.72单位: cmC( b)a)a图( 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在“探究加速度a 与质量 m 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 a 与其质量m 的数据。 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该组同学产生分

10、歧:甲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 与其质量 m 的图象。乙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 与其质量倒数1 的图象。两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m4(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同学(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象。a / m s-2a / m s-22.02.01.51.51.01.00.50.500.51.01.52.0 m / kg 01.02.03.04.01/ kg 1m甲同学方案乙同学方案在“探究加速度a 与合力 F 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a小桶中细砂的质量,

1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 与合力 F 的图线如图( c),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答:( 1) 3.2( 3 分)乙( 2 分)如图( 2 分)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2 分)。a / m s-22.01.51.00.501.02.0乙同学方案0(c)F3.04.01/ kg 1m3.1.6研究平抛运动5(海淀零模)21( 1)(9 分)用 6 所示的 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 ” 。 于 的操作要求,下列 法正确的是(AD(3 分)A 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 下木板坐标纸B斜槽 道必 光滑P1C斜槽 道末端可以不水平斜槽轨道P2D 要使描出的 迹更

12、好地反映真 运 , 的点 适当多一些E 了比 准确地描出小球运 的 迹, 用一条曲 把所有的点 接起来P3重锤图 7图 6根据 果在坐 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 迹。部分运 迹如 7 所示。 中水平方向与 直方向每小格的 度均 l, P1、 P2 和 P3 是 迹 上的3 个点, P1 和 P2、 P2 和 P3 之 的水平距离相等。若已 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 ,重力加速度 g。可求出小球从 P12运 到 P所用的 _( 3 分) _,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 _(3 分) _。3.1.7探究动能定理(通州二模)21( 1) (10 分 )某 小 采用如 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 化的

13、关系,小 在橡皮筋的作用下 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 器工作 率 50Hz 。 中木板略微 斜, 做_ CD( 2 分) _;A 是 了使 放小 后,小 能匀加速下滑B 是 了增大小 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 小 做的功D 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 做匀速运 中先后用同 的橡皮筋1 条、 2 条、 3 条 ,并起来挂在小 的前端 行多次 ,每次都要把小 拉到同一位置再 放小 把第 1 次只挂 1 条橡皮筋 橡皮筋 小 做的功 W 1,第二次挂 2条橡皮筋 橡皮筋 小 做的功 2W1, ;橡皮筋 小 做功后而使小 得的速度可由打点 器打出的 出根据第四次的 (如 所示 )求得小 得的速

14、度为 _2 ( 2 分) _ m/s。若根据多次 量数据画出的W v 草 如 所示,根据 形状,可知 W 与 v 的关系做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 的是AB ( 2 分)。1C W v2D W v3A W vB W v如果 Wv2 的猜想是正确的, 画出的W v2 象 是:_ 原点的一条直 ( 2 分) _ ;在本 中你 影响 效果的可能原因是:_橡皮筋的 格不完全相同、木板 斜 大、小 量太小等 (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 2 分) _ 。6(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海淀一模) 21A( 1)A “探究 能定理”的 装置如 6 所示,当小 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 出 ,橡皮筋 小 做的功 W0。

15、当用 4 条、 6 条、8 条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 行第2 次、第 3 次、第 4 次 ,橡皮筋 小 做的功 2W0、3W0、4W0 ,每次 中由静止 出的小 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 器所打点计时器打的 出。纸带小车橡皮筋关于 ,下列 法正确的是CDA 打点 器可以用直流 源供 , 46V木板B 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 可以不相等图 6C每次 中 使小 从同一位置由静止 出D 利用每次 出的小 最大速度vm 和橡皮筋做的功W,依次做出 W-vm、 W-vm2、 W-vm3、 W2-vm、W3-vm的 象,得出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 化的关系。 7 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 ,从中截取了

16、 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 , 得O点到 A 、 B、 C、 D 、 E 各点的距离分 OA=5.65cm , OB=7.12cm , OC=8.78cm ,OD=10.40cm , OE=11.91cm,。已知相 两点打点 隔 0.02s, 小 得的最大速OABCDE运动方向图 7度 vm=0.83m/s。(海淀一模反 )21B( 1B )“探究 能定理”的 装置如 所示,当小 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 出 ,橡皮筋 小 做的功 W0。当用 4 条、 6 条、 8 条 完全相同打点计时器的橡皮筋并在一起 行第2 次、第 3 次、第 4 次 ,橡皮纸带小车橡皮筋筋 小 做的功 2W0、3W0、 4W

17、0 ,每次 中由静止 出的小 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 器所打的 出。关于 木板 ,下列 法正确的是ACA某同学在一次 中,得到一条 。 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 疏。出 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 斜或 角太小。B当小 速度达到最大 ,橡皮筋 于伸 状 ,小 在两个 的 C 上点距均匀的一段 算小 的最大速度D 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一段 算小 的最大速度。7(海淀一模反 ) ( 2B )某 趣小 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 化关系”的 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W v, Wv2, Wv 。他 的 装置如 甲所示,PQ 一 斜放置的木板,在Q 固定一个速度 感器(用来 量物体每次通 Q 点的速度)

18、。在 开始 ,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 出物体 量,只要 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 感器的距离和 出速度 感器的 数就行了,大家 采 了 同学的建 。 你 要 明 什么不需要 出物体的 量?因 物体做的功 W 与物体初始位置到 速器的距离 L 成正比。 小球分 从不同高度无初速 放, 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 感器的距离 L1、L2、L 3、L4 , 出小球每次通 Q 点的速度 v1、v2、v3、v4 、 ,并 制了如 乙所示的 L -v 象。若 了更直 地看出下一步 制L-2 象LP速度 感器QO图乙图甲L 和 v 的 化关系,他 下一步 怎么做?(丰台一模)21( 18 分) (2) 某 小 采用如

19、所示的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速度 化的关系”。 ,先接通 源再松开小 ,打点 器在 上打下一系列点。小 所受到的拉力F 为 0.20N ,小 的 量 200g。 前, 木板左端被 起一些,使小 在不受拉力作用 做匀速直 运 。 做的目的是()A 了平 摩擦力B 增大小 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 小 做的功等于合外力 小 做的功D 可以用 量 小的砝 就可以拉 小 ,以 足砝 量 小于小 量的要求同学甲 取一条比 理想的 做分析。小 开始运 在 上的点 起始点O,在点迹清楚段依次 取七个 数点A、 B、C、 D、 E、F 、G,相 数点 的 隔 0.1s。 量起始点O至各 数点的距离, 算 数点 小

20、 的瞬 速度、 数点与O 点之 的速度平方差、起始点O 到 算点 程中 小 做的功。其中 数点D 的三 数据没有 算, 完成 算并把 果填入表格中。OABCDEFG点迹OABCDEFGx/cm15.5021.6028.6136.7045.7555.7566.77v/(m s-1)0.6560.7550.9531.051 v 2/(m2s-2)0.4300.5700.9081.105W/J0.04320.05720.09150.112以 W 坐 、以 v 2 横坐 在方格 中作出W- v 2 象。 B 、C、E、F 四点已 在 中描出, 在 中描出D 点,并根据描点合理画出 象。8W/J0.12

21、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0.400.600.801.001.20v 2/(m2s-2)根据图象分析得到的结论。同学乙提出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小车在恒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在图中。小车质量为 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利用这些数据可以验证动能定理。xMNMNxMxN请你判断这种想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说明理由。如果可行,写出必要的分析与推理。21 (2) AC(2 分) 0.857、 0.734、 0.0734( 3 分)描点,将五点连成通过原点的直线( 3 分) W 与 v2 成正

22、比( 2 分)可行(1 分)从 A 到 B 的过程中,恒力做的功为 WMN FxMN( 1 分)111xN1xM)2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 EkN EkM mvM2 mvN2 m(2T)2 m(2T2222 1 m xN2xM2( 1 分)有 Fx MN=1 m xN2xM2,说明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即验证了动24T 224T 2能定理。(1 分)(西城二模) 21实验题( 18分)利用电火花计时器做如下实验。( 2)( 8 分)乙同学采用如图3 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动小车纸带电火花计时器能定理”研究的实验。a按图 3 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不挂配重, 反复移动垫木垫木直到小车能够做匀速

23、直线运动;配重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100g 的图 3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9 上打下一系列点。从某点 A 开始,此后在 上每隔4 个点取一个 数点,依次 B、C、D、 ;c 量出B、C、 D、 各点与 A 点的距离,分 x1、 x2、 x3、 ;d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 乘以x1、x2、x3 、 ,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1、W2、 W3、 ;(重力加速度 g= 9.80m/s2 )12312、22、32、 ;e求出 B、C、D、 各点速度的大小, 分 、 ,再求出它 的平方2f用 坐 表示速度的平方,横坐 表示22-22)配重重力所做的功/(msW

24、,作出 W 象,并在 3.0象中描出( Wi , i2)坐 点,再 成 ;(以下 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2.5 在步 d 中, 同学 得x4 =40.00cm, 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4=J;2.024 所示。通 1.5 同学得到的 W 象如 象可知,打A 点 小 的速度0 =1.0_m/s; 小 的 量M=kg。参考答案:( 2)0.39;(2 分) 0.50(0.450.55);( 3 分) 0.30(0.290.31);( 3 分)0.5W/J00.10.20.30.40.50.6图 43.1.8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城示范校)21( 1)( 7 分)在用重 下落来 机械能守恒 ,某同学按照

25、正确的操作 得 如 所示。其中O 是起始点, A、B、C、D 、E 是打点 器 打下的5 个点,打点 率 f=50 Hz 。 同学用毫米刻度尺 量O 到 A、 B、C、D、E 各点的距离,并 在 中( 位 cm) 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 数要求的是_ B (2 分) _(填 A、B、C、D 或 E)点 数。 同学用重 在OC 段的运 来 机械能守恒,OC 距离用 h来表示, 他用 vc=2gh 算与 C 点 的物体的即 速度,得到 能的增加量, 种做法 _不 ( 1(ODOB)分) _(填 或不 ) 。正确 算公式vc=_2f(2 分 )。(用 中字母表示)如 O 点到某 数点距离用h 表示

26、,重力加速度 g, 点 重 的瞬 速度 v, 中要 的等式 _ v2=2gh (2分)_。10(西城二模) 21 ( 18分)利用 火花 器做如下 。( 1)( 10 分)甲同学使用如 1 所示的装置来 “机械能守恒定律” 。铁夹下面是操作步 :纸带a按 1 安装器材;电火花计时器b松开 ,使重物 下落;c接通 火花 器 源,使 器开始工作;d 行数据 理;重锤e根据需要,在 上 量数据。图 1把上述必要的操作步 按正确的 序排列a、 c、 b、 e、 d;(2 分) (有一个 序 就不 分)。 火花 器接在 率 50Hz 的交流 源上, 2 中打出的一条 ,从起始点O 开始,将此后 打出的7

27、 个点依次 A、B、 C、 D ,OABCDEFG01 cm23456789101112图 2 火花 器打F 点 ,重 下落的速度 1.15( 1.141.16);( 3 分)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如果已知重 的 量 0.50 kg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9.80m/s2。从打 O 点到打 F 点的 程中,重 重力 能的减少量 0.35( 0.340.36);( 2 分)J,重 能的增加量 0.33( 0.320.34 );( 3 分)J。(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3.1.9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海淀二模)21( 2)(10 分)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 和小球 2 的碰撞 量守恒定律, 装置如 8

28、所示,斜槽与水平槽 滑 接。安装好 装置,在地上 一 白 ,白 上 放复写 , 下重 所指的位置 O。接下来的 步 如下:步 1:不放小球 2, 小球 1 从斜槽上 A 点由静止 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 ,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 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 2: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 位置B, 小球 1 从 A 点由静止 下,使它 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 1 同 的方法分 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 3:用刻度尺分 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 P、 N 离 O 点球 1A的距离,即 段 OM 、OP、 ON 的 度。球 2 于上述 操作,下列 法正确的是_

29、 ACE ; ( 2 分) _BA 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 下B 斜槽 道必 光滑OMPNC斜槽 道末端必 水平图 811D 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E小球 1 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 的质量本实验除需测量线段 OM、 OP、 ON 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C;(2 分)。A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1B B 点离地面的高度h2C小球 1 和小球 2 的质量 m 、m2D小球 1 和小球 2 的半径 r1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_ m1OP= m1 OM+ m2 ON;( 2 分) 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

30、_ m1OP2 = m1OM 2 +m2ON2;( 2 分) 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入射小球完成上述实验后, 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 9 所示。被碰小球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M无缝连接。使小球 1 仍从斜槽上 A 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 和 2PN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 P、 N。用刻度尺测O量斜面顶点到 M、 P、 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 1、l 2、 l3。则验证两球图 9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1l 2m1 l 1m2 l3( 2 分)(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1、海淀二模反馈)21(2)( 10 分)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 和小球 2 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0 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 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 1:不放小球 2,让小球 1 从斜槽上 A 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认为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 2: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 C 点,让小球 1 从 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 1 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