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五年规划Word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88249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病科五年规划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脑病科五年规划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脑病科五年规划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脑病科五年规划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病科五年规划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病科五年规划Word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脑病科五年发展规划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西医并重,可坚持继承创新的工作方针,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努力适应中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中心、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为主题、加强中医科室的内涵建设、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作用为主线,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为提高我市人民健康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二、 总体目标: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贯彻落实我

2、院各项关于加强中医特色建设的文件精神,把我科建设成为设施配套、综合功能健全、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承担中医医疗、康复、科研、教学的现代化中医重点专科。三、 主要任务(一) 设施发展规划2015年至2020年,逐步实现科室规模扩大一倍,床位扩大到60张。(二)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按“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思路,以科教兴院为目的,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扩宽途径、增加投入,以提高学科的医、教、研能力为目的,加快人才引进与储备,瞄准学科发展方向与技术前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2015年至2020年,科室将按照1:2:4

3、:8的结构,引进中西医本科毕业生3-5名,硕士研究生1-2名。培养原则为坚持岗位自学和脱产培训,重点培养和一般进修,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人员培训。住院医师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制定规范全程的培训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严格“三基”训练,加强阶段考核,确保住院医师的顺利成长、成才。落实中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加快推进中医师承教育,强化对中医住院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的师承教育。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积极开展“西学中”,让每一位西医同志能够领略中医药文化博大精神的内涵。完成专科医生培训后,专门安排向国内省内名中医拜师

4、学习,逐步打造一批以中青年中医骨干为代表的团队。力争能够在2020年前培养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名,市级名中医一名。根据医院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角度出发,分批到三甲院进修,或学术交流学习。2015年至2020年重点方向为:中风急救(三) 专科建设发展规划1、 中风急救。急诊医疗减持部分中西医的原则,以现代急诊医学技术为主导,进一步拓展中风急救工作,充分发挥区域作用,在医院建设的大框架下,首先重视急救能力的提高。2、 门诊医疗第一, 重视专科专病门诊的设置,重视老中医门诊的设置,坚持业务骨干出门诊及名中医坐诊。第二, 注重治未病工作的建设,以体健

5、、保健咨询为依托,安排中医骨干1-2名为前来体检、保健咨询的患者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提供富有个性的中医保健处方。3、 病区医疗。现开设病床45张,人员7名,2015年-2020年,主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的细分,专科人员的培训和医护人员的引进(每年1-2名,学校毕业生为主,本科学历为主,共约5名)。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主要发展方向是:第一, 提高科室的综合能力,实施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制度,从发展方向、科室建设、医疗业务、人才培养、科研方向、制度建设加强管理。第二, 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特色显著,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立脑病科优势病种,制定并实施诊疗方案,完善及优化病种治疗体

6、系。坚持开展针灸、理疗、推拿按摩、艾灸、中药熏药、逐步开展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刮痧拔罐、三棱针、梅花针等的应用。第三, 特殊床位:急诊(ICU3-6床)、特诊10张床,重点发展方向:中风病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四) 重点专科发展与科研能力发展规划学科发展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保障,结合金华就医环境,认真分析综合能力,充分发掘发展潜力,依靠医院的支持,主动开展省中医院脑病科、重医附二院神经内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协作科室。做好重点专科的工作。在强化综合功能的基础上,发挥中医特色,同时要做好中医传承工作,做大做响名老中医工作,开设具有传统特色浓厚的中医诊疗室和治未病室,系统规范开展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的研究病种(中风病),增强科研力度,力争市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1项。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发挥名医优势,综合完善各项功能使之成为现代化的中医名科。(五)、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力争到2020年,中医药院校实习人数20人/年,护理实习人数达30人/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