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89903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体积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学准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 : 圆柱的体积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实物2 个(一个为橡皮泥)、水槽、水。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课始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 , 说说怎样求它们的体积 , 接着师往正方体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 , 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2、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设疑1、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有办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2、再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模型,你又能用什么好办法求出它的体积?3、如果要求大厅内圆柱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 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生摇头)师:看来, 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是能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有一个通用的公式(二)猜想1、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3、?理由是什么?2、大家再来大胆猜测一个,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三)验证1、为了证实刚才的猜想,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怎样进行这个实验呢?结合我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用转化的方法,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2、圆柱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它又是怎么转化成这种图形的?(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3、指名两位学生上台用圆柱体积教具进行操作,把圆柱体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4、根据学生操作,师再次课件演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当分的份数越多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5、通过上面的观察小组讨论:(1) 圆柱体通过切拼后,转化为近

4、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 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3) 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体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4) 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生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讲述适时板书。)小结: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 形状变了,体积不变,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等于圆柱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也等于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6、同桌相互 柱体 的推 程。7、完成“做一做”:一根 形木料, 底面 75cm2, 是 90cm。它的体 是多少?(学生 展示并 价)8、求 柱体 要具 什么条件?9、思考:如果只知道

5、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你有 法求出 柱的体 ?如果是底面直径和高,或是底面周 和高呢?(学生 交流)小 :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 柱的底面 ,再求 柱的体 。10、出示 前的 柱, 一 在你可以用什么 法求出 个 柱的体 ?( 不同数据 算)11、 一 :列式 算求下列各 柱体的体 。( 1)底面半径 2cm,高 5cm。( 2)底面直径 6dm,高 1m。( 3)底面周 6.28m,高 4m。三、 巩固拓展提升1、判断正 :(1)等底等高的 柱体和 方体体 相等。()(2)一个 柱的底面 是10cm2,高是 5m,它的体 是10 5=50cm3。 .(3) 柱的底面 越大,它的体 就越大。.()

6、(4)一个 柱的体 是80cm3,底面 是20cm2,它的高是4cm。.(2、 是我 学校种榕 的一个花 , 得花 内直径是4m,花 内填土高度是()0.5m,算一算 个花 内一共填土多少立方米?3、学 很愉快, 我 来 祝一下:在一个棱 20 厘米正方体 盒中,放一个最大的 柱体蛋糕,系上180 厘米 的 ( 打 部分忽略不 ) ,那么 个蛋糕的体 到底是多少呢四、全 自我 价?通 的学 你有什么感受和收 ?五、作 : 第 9 : 1、2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圆柱是

7、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 这给体积的认识和计算增加了难度。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为后面学习圆锥体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十分注重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经历圆柱体积的探究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同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几方面:一、创设生活情境,体现数学生活化。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 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获得积极的情

8、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 我从生活情境入手,创设了一个装水的学具槽放入圆柱学具使水面上升的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直观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同时意识到过去学的排水法可以用来求圆柱的体积, 紧接着当老师再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体模型,并追问大厅内圆柱的体积等问题时, 学生意识到前面所说求体积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思维困惑,进一步激发了探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欲望。这样的导入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十分宽松的生活化学习环境,还为学生后面构建数学模型,发现圆柱体积公式奠定了基础。在练习的设计上,为避免纯数学的计算, 我以学生熟悉的学校圆柱形花坛为背景,

9、提出求花坛填土体积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巩固体积计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使数学的课堂教学充满浓浓的生活味。二、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 由于学具的欠缺, 没能给学生提供小组动手操作的机会,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通过观察、设疑、猜想、 验证,经历圆柱体积的转化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探究圆柱体积的过程中,我从本班学情出发,

10、 大胆放手让学生猜想 “圆柱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怎样计算,为什么?”,然后再结合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回顾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实现知识迁移, 明确 “转化”思想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 我较好地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二者有机结合, 先让两个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然后再课件动态模拟,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当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整个探究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知识的形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伴随着问题的圆满解决, 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三、注重学法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会学习”是对学生“学”的最高要求,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终身受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把“观察、 猜想、验证”的学法指导, 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使学生学得主动有效。 在探究方法的引导上从回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入手,确定转化的方法,体验转化的过程,验证转化的结果,使“转化” 、“极限”等数学思想在课中得到良好渗透,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条理的数学思维方式, 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