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91930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直与平行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垂直与平行”说课稿禅城区敦厚小学夏惠卿一、说教材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认识和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 梯形以及长、 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 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 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我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二是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2、力。三是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爱数学的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建立自信。由于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但尚不丰富,且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 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正确理解 “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 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难点为: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二、说教法、学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 , 动态生成的过程 ,“以生为本,

3、 激活课堂”,让教学充满快乐,让教育蕴含生命, 是我在新课程中的教学追求。 基于以上理念,这节课我在教法、学法上也是力图体现让学生“我的地盘我做主” 。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多种教法有机结合,通过情景促学、问题导学、比较引学等方式, 促进学生在情知交融中自主学习,力图使课堂既有趣又有效。如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设疑诱导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操作发现法 :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为了突出学生的主1体地位,我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练、探究中概括,经历感知比较发现总结这一认知过程,从而学会观察

4、发现、分类比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各方面的能力获得主动发展。三、说教学流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因此,本课教学按学生学习的认知进程,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1、画图感知,建立表象。 2、分类比较,感受特征。 3、分析归纳,感悟属性。4、深化理解,应用拓展。5、自主回顾,交流评价。(一)画图感知,建立表象。我让学生先拿出一张纸,摸一摸,感受一个“平面”。然后,闭上眼睛想象 :这个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大,这时,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请你把想象到的两条直线画在纸上。 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

5、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 所以这一环节, 我以空间想象创设研究数学的问题情境,力图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使学生初步建立垂线与平行线的表象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二)分类比较,感受特征。我让学生在小组中整理画好的“作品”,选出有代表性的,展示到黑板上,其他小组补充。我希望通过这样,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最大可能地通过学生的想象、思考、动手操作展现出来,为分类提供原始、真实的材料。123456正因为这样,分类结果也可能是多样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会认真倾听,及时点拨。例如:当出现这种情况时(245; 3;16),我会引导

6、说:想象一下如果把两条直线分别延长会怎样?(同时用电脑演示) 让学生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又如,如出现这种情况时(2;136; 45),我会引导学生说:你到底是按什么标准分的?让学生明确每次分类都要统一标准。总2之,在整个分类活动中,我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经历从个人小组全班逐层递进的探索过程,逐步达成分类共识。即相交的一类 , 不相交的一类。这样,学生在分类比较、探索交流、辨析求证的过程中掌握了分类的方法, 形成了分类的思想, 从而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三)分析归纳,感悟属性这一环节主要揭示平行和垂直的概念。1、理解“互相平行

7、”(1)提问:这两条直线无限延伸后真的永不相交吗?(课件演示验证)为什么永不相交? (课件演示验证) 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 还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行线?(2)理解“同一平面内”出示一个正方体和两根小棒 (摆在同一平面上) 它们是平行线吗? (摆在不同的平面上)现在呢?为什么?最后得出: 我们今天研究的两条直线都是在同一平面内的。(板书:在同一平面内)。(3)引导归纳: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什么是平行线?(课件显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概念。(4)理解“互相平行”“互相”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说说吗?以上的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经历了分析、理解、归纳的

8、思维过程,从而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老师适时的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突破这个难点, 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和分析概括能力。2、认识互相垂直有了对平行线的认知的基础,学生不难理解互相垂直。所以,这一部分,我从“扶”着学生学到放手让学生探索。首先,我让学生把相交的几组直线再一次分类。学生按是否成直角分成了两类,并上台用三角板验证了直角。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65 页的内容。最后,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交流,加深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要具备什么条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什么。说说这两条直线的3关系?(课件动态演示)3、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并出

9、示课题。(四)运用概念、巩固拓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联系生活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行或垂直的例子。(1)在主题图中找。(2)从身边找(还可以引导学生看课题“平行与垂直”几个字的笔画)(3)在老师收集的实物图片中找目的: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二层次、理解应用1、下面的各组直线,哪组互相平行?哪组互相垂直?目的:加深对概念的理解。2、折一折( 1)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目的:这样的练习操作简便,又没有固定的答案,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往往可以折射出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三层次、拓展延伸找出下面图形中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ABCDEF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辨析能力。(五)自主回顾、交流评价本环节我出示了一个评价表,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初步学会评价, 实现4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课堂闪亮星我会判断垂线我找到了平行认真倾听主动合作评价内容与平行线与垂直的例子积极思考大胆交流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我一共获得()颗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与简洁性一目了然。垂直与平行不相交平行线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成直角垂线互相垂直相交不成直角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