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待查与治疗.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97517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疸待查与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黄疸待查与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黄疸待查与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黄疸待查与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黄疸待查与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疸待查与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疸待查与治疗.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疸待查与治疗,概述 胆红素的代谢 黄疸分类及特点 黄疸诊断的临床思路 黄疸的治疗,主要内容,一、概述,1、定义: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2、胆红素的正常值:1.71mol/L 17.1mol/L。 3、胆红素的异常值: (1)隐性黄疸:17.1mol/L 34.2mol/L; (2)显性黄疸:34.2mol/L; 4、胆红素分度: (3)轻度黄疸:34.2mol/L85.5mol/L (4)中度:85.5mol/L171mol/L (5)重度: 171mol/L,二、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来源: (1)主要:由体内红细胞分解后的血红蛋白产生,占80

2、%-85%, ; (2)次要:占15%-20%,由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的破坏分解,称“旁路胆红素” 。 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血红蛋白,非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结合胆红素,红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循环血液,尿胆原,粪胆素(80-90%),尿胆原,尿胆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10-20%),肾,肝,肠,门静脉,胆红素的正常代谢示意图,3. 小结: (1)由结合胆红素尿胆原结合胆红素尿胆原的过程 称为“胆红素的肠肝循环(10-20%)”; (2)血清总胆红素(TB)为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UCB)与结合胆 素(CB)之和,前者占80%,后者占20%;

3、(3)非结合胆红素(UCB):不溶于水,不能从肾脏排泄; 结合胆红素(CB):可溶与水,可从肾脏排泄。,三、黄疸的分类: 1.病因学分类: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按胆红素性质分类: 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3.按解剖部位分类: 肝前性黄疸 肝性黄疸 肝后性黄疸,(一)溶血性黄疸: 病因: 先天性: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 后天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贫血;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不符、药物等因素导致的溶血)。 机制:大量RBC破坏,生成大量非结合性胆红素,超过肝脏

4、代偿能力,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溶血造成贫血及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血红蛋白,非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结合胆红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循环血液,尿胆原,粪胆素,尿胆原,尿胆素,肾,肝,肠,门静脉,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大量溶解,红细胞,3.溶血的临床表现,黄疸: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 贫血:不同程度。 急性溶血:急性溶血时症状常严重,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呕吐、腰痛、血红蛋白尿(酱油样小便),严重时可以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贫血、脾肿大。,4.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Hb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 (2)尿常规(尿双

5、胆):尿胆原+,尿胆红素阴性; (3)血清TBil增高,大多数85.5umol/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CB基本正常,也可代偿性升高, CB/TB 20%; (4)肝功能转氨酶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AKP、-GT正常; (5)急性溶血时尿中可有血红蛋白,尿隐血实验阳性。,(二)肝细胞性黄疸:,1.病因: (1)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未分 型等; (2)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炎及肝硬化; (3)药物性肝炎:抗结核、真菌、肿瘤、癫痫药 物,解热镇痛、抗甲亢、口服降糖药及某些 中草药等; (4)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 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二)肝细胞性黄疸

6、:,1.病因: (5)中毒性肝炎:病原体感染、化学物质等; (6)遗传代谢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等; (7)妊娠相关肝病:妊娠急性脂肪肝(要与 HELLP、ICP鉴别); (8)肿瘤:原发和继发的肝脏肿瘤 、淋巴瘤等; (9)甲亢相关性肝损害; (10)其他:脂肪肝、布加综合征、心衰瘀血等。,2. 机制: 肝细胞受损破坏肝脏对UCB代谢力降低血清UCB 未受损的肝细胞:UCB CB 胆道排出(部分) CB返流入血血清CB,血红蛋白,非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 结合,结合胆红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循环血液,尿胆原,粪胆素,尿胆原,尿胆素,肾,肝,肠,门静脉,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结合

7、胆红素,肝细胞广泛受损,红细胞,3.临床表现,(1)乏力、厌油、食欲减退、腹胀等; (2)皮肤巩膜黄染,呈浅黄至金黄色,可出现皮肤瘙痒; (3)尿黄如浓茶样; (4)大便颜色一般正常,也可出现颜色变浅; (5)严重者可出现腹水、昏迷、出血倾向。 (6)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热、慢性肝病体征等。,4.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阳性; (2)血清TB增高,UCB与CB均增高, CB/TB 30%50%; (3)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如:AST、ALT,白蛋白等; (4)AKP、-GT可以轻度升高; (5)凝血功能障碍: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 (6)针对病

8、因的检查。,(三)胆汁淤积性黄疸(阻塞性黄疸),1.病因: (1)肝内性: 肝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淤胆型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氯丙嗪)等; 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如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 (2)肝外性: 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胰腺及胆道肿瘤、蛔虫阻塞、先天性胆道疾病等。,2.机制,由于胆道阻塞,致近端胆管压力增高、近端胆管扩张,后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 此外,肝内胆汁淤积也可因药物(如氯丙嗪)致胆汁分泌功能障碍,毛细胆管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而流量减少,导致胆道内胆盐沉淀与胆栓形成。,血红蛋白,非结合胆

9、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结合胆红 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循环血液,尿胆原,粪胆素,尿胆原,尿胆素,肾,肝,肠,门静脉,胆汁淤积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结合胆红素,红细胞,3.临床表现,(1)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如腹痛等; (2)皮肤巩膜黄染,呈暗黄色或更深(黄绿色),可出现皮肤瘙痒较明显,可出现心动过缓; (3)尿色深黄; (4)大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样。,4.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阳性; (2)血清TB增高,CB增高为主, CB/TB 60%; (3)肝功能如:AST、ALT,白蛋白等变化不大; (4)AKP、-GT可显著升高; (5)凝血功能障碍:PT可以轻度延长,但

10、VitK1可以校正; (6)影像学检查。,(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先天性酶缺陷所致的黄疸,本组疾病临床少见。大多数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有遗传家族史,胆红素有波动性,转氨酶一般正常,除极少数外,多数健康状况良好。除 Crigler-Najjar综合征 I型外预后良好。 1.Gilbert综合征 2.Crigler-Najjar综合征(I、II型) 3.Dubin-Johnson综合征 4.Rotor综合征,UCB,CB,四、黄疸的诊断思路,(一)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的资料: 1. 病史: (1)现病史: 年龄、性别、职业、诱因等; 病程与病情演变: 黄疸持续时

11、间? 骤然or逐渐发生? 黄疸出现前是否有其他症状? 出现后是否进行性加重?时轻时重?,四、黄疸的诊断思路,(一)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的资料: 1. 病史: (1)现病史: 伴随症状: 发热:感染、急性肝炎、溶血等; 消化道症状:厌油、食欲下降等; 腹痛:胆道结石及感染、肝癌、胰腺炎及胰腺癌等; 大小便颜色变化:酱油样小便、浓茶样小便;浅色或 陶土样大便 皮肤瘙痒:肝细胞性黄疸及胆汁淤积性黄疸。,四、黄疸的诊断思路,(一)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的资料: 1. 病史: (2)既往史: 有无肝炎病史、手术史、输血史,是否有类似发作史,持续时间? (3)个人史: 是否长期大量饮酒、使用肝损害药物、吸毒

12、史、血吸虫等疫水接触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等; (4)家族史:有无肝炎、类似溶血性疾病及遗传性肝病史患者;,四、黄疸的诊断思路,(一)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的资料: 2. 体查: (1)有无贫血貌,特别是慢性肝病体征等; (2)有无腹壁静脉显露或曲张、下肢静脉曲张; (3)是否有急腹症体征: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 (4)上腹部是否可扪及肿块; (5)肝脾是否肿大:脾肿大见于病毒性肝炎、钩端螺 旋体病、败血症、疟疾、门脉性或胆汁性肝硬化、 淋巴瘤等; (6)有无腹部移动性浊音; (7) Kayser-Fleischer环(K-F环):肝豆状核变性。,Kayser-Fleischer(K-F环),四、黄疸

13、的诊断思路,(一)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的资料: 3 . 实验室检查资料: (1) 血常规:Hb,网织红细胞; (2)尿常规:尿双胆; (3)凝血功能:PT (4)肝功能:肝脏酶学(包括AKP、GGT)、胆红素 ; 肝细胞损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 AST 20%分布肝脏,主要在线粒体、心脏、骨骼肌、肾、脑。 ALT 肝脏特异性很高的酶,80%分布肝脏,其余分布骨骼肌、肾。,AST/ALT 比率的临床意义: 2 :肝外因素、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缺血/再 灌注、中毒、急性肝豆状核变性 (溶血)等; 4 : 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 胆汁淤积: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 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

14、球蛋白、凝血功能(凝血因子),四、黄疸的诊断思路,(二)临床思路: 定性 定因 定病原学,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1.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步骤,1.确定溶血性黄疸; 2.寻找溶血的诱因及病因: 红细胞脆性检查、各种贫血的鉴定、抗人体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2. 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步骤,1.病史及既往史: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等; 2.原发病:病原体感染(如钩体病等); 3.肝炎血清学指标检查; 4.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查:抗核抗体、自免肝抗体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等); 5.甲状腺功能、AFP定量检查; 6.血清铜及铜蓝蛋白、尿铜等检测; 7.影像学检查: 8.必要时肝穿刺活

15、检。,3.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步骤,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为例: 1. 病因及去除诱因的治疗; 如: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感染的抗菌治疗、停用肝损害药物等。 2.对症与支持治疗; 休息、营养;血浆、白蛋白,保证热卡供给等。 3.处理并发症与合并症: 4.护肝治疗; 5.人工肝(血浆置换、MARS等) 6.肝移植,五、黄疸的治疗,一、护肝药物主要分类: 1.基础代谢类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及辅酶类。 2.抗炎护肝药物: (1)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爆发性肝炎、自身免疫性 肝病、淤胆型肝炎 (2)甘草甜素类制剂 :复方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 胺、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3.解毒保肝药物:葡萄糖醛酸内酯(

16、肝泰乐)、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 4.改善肝脏微循环:前列地尔、丹参、丹参多酚酸,关于护肝药物,5.降酶为主的药物: (1)五味子及其衍生物:联苯双酯、双环醇 (2)水飞蓟素:复方益肝灵、利加隆、水林佳 6.利胆护肝药物:腺甘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茴三硫 7.肝细胞膜保护剂:多烯磷脂酰胆碱,多用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 8.促肝细胞生长:促肝细胞生长素 9.其他:中药制剂等。,关于护肝药物,二、护肝药物选择: “是药三分毒”,原则上药物使用不超过2-3种。 1. 药物性肝损害:解毒类与抗炎护肝类药物 2.自身免疫性肝病:熊去氧胆酸、其他护肝药,必要时激素 3.淤胆型肝炎:熊去氧胆酸、抗炎护肝类 4.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多磷脂酰胆碱为主 5.以转氨酶升高为主的肝损害:降酶类为主 6.以黄疸升高为主的肝损害:退黄为主,如前列地尔等。,关于护肝药物,The end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