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06888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 械 制 图,第三章 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平面基本体,曲面基本体,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平面基本体的三视图,棱柱是由若干个侧棱面和两个平行、全等的多边形顶面、底面所围成的平面基本体。,棱柱三视图的画法及棱柱表面取点,点的可见性规定: 若点所在的平面的投影可见,点的投影也可见;若平面的投影积聚成直线,点的投影也可见。,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平面基本体的三视图,【例31】根据已知条件,补画第三视图,并求作形体表面A、B、C三点的三面投影。,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平面基本体的三视图,棱锥就是由一个底面和若干个侧棱面包围

2、而成的平面基本体。侧棱面之间及侧棱面与底面之间的交线统称为棱线。这几个侧棱面之间有一个公共点,称为棱锥的顶点。,棱锥三视图的画法及棱柱表面取点,棱锥处于图示位置时,其底面ABC是水平面,在俯视图上反映实形。侧棱面SAC为侧垂面,另两个侧棱面为一般位置平面。,( ),b,a(c),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平面基本体的三视图,【例32】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K、M、N是三棱锥表面上的点,给定其单面投影,求作三点的三面投影。,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回转体的三视图,回转体的形成,回转体是由回转面与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回转面是由母线(直线或曲线)绕某一轴线旋转而成的,当母线为平行于回转轴线OO1的

3、直线段时,形成圆柱面;当母线为与轴线相交的直线段时,形成圆锥面;当母线为一个圆(或半圆)时,形成圆球面。,母线落在回转面上的任意一个位置称为素线。投影时的最左、最右、最前、最后的素线,是决定某一投影方向上观察回转面时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把这些素线统称为转向轮廓线,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回转体的三视图,利用投影的积聚性,1(2),3(4),圆柱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圆柱面的俯视图积聚成一个圆,在另两个视图上分别以两个方向的轮廓素线的投影表示。,圆柱的三视图的画法及其表面取点,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回转体的三视图,【例33】

4、已知圆柱的三视图,K、M、N是圆柱表面上的点,给定其单面投影,求作三点的三面投影。,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回转体的三视图,圆锥体是由一个底面与一个圆锥面包围而成的。圆锥面是由直线SA绕与它相交的轴线OO1旋转而成。S称为锥顶,直线SA称为母线。圆锥面上过锥顶的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的素线。,辅助素线法,圆锥的三视图的画法及其表面取点,s,N,如何在圆锥面上作直线?,过锥顶作一条素线。,b,b,b,d,d,辅助圆法,圆锥表面取点有两种方法:,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回转体的三视图,【例34】已知圆锥的三视图, M、N是圆锥表面上的点,给定其单面投影,求作两点的三面投影。,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

5、视图,二、回转体的三视图,圆球任何方向的投影都是等径的圆,圆球三视图的画法及其表面取点,在圆球面上以任何位置位置平面截切都会得到一个圆。因此,圆球表面取点,可用过已知点在球面上作平行投影面的辅助圆方法求得,圆的半径?,第一节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回转体的三视图,【例35】已知圆球的三视图, M是圆球表面上的点,给定其单面投影,求作M点的三面投影。,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一、截交线概述, 用平面与立体相交,截去体的一部分 截切, 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截交线。, 用以截切立体的平面截平面。,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一、截交线概述,压块的截切过程,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一、截交线概述,通过以上两例中

6、对截交线的分析,可以总结截交线的性质如下: 公有性。截交线属于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截交线上每一点均为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封闭性。由于立体表面是封闭的,而截交线又为平面截切所得,因此截交线都是封闭的平面图形。 截交线的形状。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立体的几何形状及截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通常为平面多边形、平面曲线或平面折线与曲线组成。,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二、平面截切平面基本体, 求截交线的两种方法:, 求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棱线法。, 求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棱面法。, 求截交线的步骤:, 截平面与体的相对位置, 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确定截交线 的投影特性,确定截交 线的形状,

7、空间及投影分析, 画出截交线的投影,分别求出截平面与棱面的交线,并连接成多边形。, 截交线的每条边是截平面与棱面的交线。, 截交线是一个由直线组成的封闭的平面多边形。,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二、平面截切平面基本体,交线的形状?, 投影分析,例 :求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空间分析, 求截交线, 分析棱线的投影, 检查 尤其注意检查截 交线投影的类似性,3,2,1,(4),例:求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注意: 要逐个截平面分析和绘制截交线。当平面体只有局部被截切时,先假想为整体被截切,求出截交线后再取局部。,例:求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1,2,1(2),、两点分

8、别同时位于三个面上。,例:求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18,8,例:求八棱柱被平面P截切后的俯视图。,P,截交线的形状?,1,5,4,3,2,8,7,6,截交线的投影特性?,2367,45,求截交线,1,5,4,7,6,3,2,分析棱线的投影,检查截交线的投影,例:求八棱柱被平面P截切后的俯视图。,2,2,1,例:求作俯视图。,1,2,2,1,1,例:求作俯视图。,1,2,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二、平面截切平面体,例:单个平面截切六棱柱,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例:两个平面截切正四棱锥,二、平面截切平面体,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 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回转体表面的形状及截平

9、面与回转体轴线的相对位置。, 求截交线的方法:,求截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点。, 求截交线的步骤:, 空间及投影分析, 分析回转体的形状以及截平面与回转体轴线的 相对位置,以确定截交线的形状。, 分析截平面及回转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明确截交线的投影特性,如积聚性、类似性等。 找出截交线的已知投影,预见未知投影。,三、平面截切回转体,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 画出截交线的投影,当截交线的投影为非圆曲线时,其作图步骤为:, 将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并判断截交线的可 见性。, 先找特殊点,再补充中间点。,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圆柱的截交线,

10、垂直,圆,椭圆,平行,两平行直线,倾斜,截平面与圆柱面交线的形状取决于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截交线的已知投影?,例:求左视图,找特殊点,补充中间点,光滑连接各点,分析转向轮廓线的投影,截交线的侧面投影是什么形状?,例:求左视图,找特殊点,找中间点,光滑连接各点,分析转向轮廓线的投影,椭圆的长、短轴随截平面与圆柱轴线夹角的变化而改变。,截平面与圆柱轴线成45时。,例:求左视图,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例:圆柱被一个截平面斜切,已知其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例:圆柱体被三个截平面同时截切进行开槽,已知其主视图及俯视图的一部分,补

11、全三视图 。,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圆锥的截交线,过锥顶,两相交直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例:圆锥被正平面截切,补全主视图。,截交线的空间形状?,截交线的投影特性?,例:圆锥被正垂面截切,求 截交线,并完成三视图。,截交线的空间形状?,截交线的投影特性?,找特殊点,如何找椭圆另一根轴的端点?,补充中间点,光滑连接各点,分析轮廓线的 投影,例:圆锥被正垂面截切,求 截交线,并完成三视图。,找特殊点,补充中间点,光滑连接各点,分析轮廓线的 投影,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圆柱的截交线,平面与圆球相交,截交线的形状都是圆,但根据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其截

12、交线的投影可能为圆、椭圆或积聚成一条直线。,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例:圆球开槽,已知其主视图,求俯视图与左视图。,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复合回转体截交线的求法 首先分析复合回转体由哪些基本回转体组成的以及它们的连接关系; 然后分别求出这些基本回转体的截交线,并依次将其连接。,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例:求作顶尖的俯视图,第二节 截交线的画法,三、平面截切回转体,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例:圆柱与圆锥同轴叠加并被两个截平面截切,已知其主视图及左视图的一部分,补全三视图 。,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一、相贯

13、线概述, 两立体相交相贯。, 两立体相交表面产生的交线相贯线。,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一、相贯线概述,相贯线产生示例,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相贯线的主要性质:,求相贯线的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 共有性, 表面性,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封闭性,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或空间曲线。,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一、相贯线概述,直径变化对正交两圆柱相贯线的影响,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一、相贯线概述,圆柱与圆锥正交,圆柱直径改变时对相贯线的影响,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一、相贯线概述,轴线相对位置变化对两圆柱相贯线的

14、影响,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一、相贯线概述, 相贯线一般为光滑封闭的空 间曲线,它是两回转体表面 的共有线。, 作图方法, 表面取点法, 辅助平面法, 先找特殊点, 作图过程, 补充中间点,确定交线的 弯曲趋势,确定交线 的范围,例 :圆柱与圆柱相贯,求其相贯线。,空间及投影分析: 小圆柱轴线垂直于H面,水平投影积聚为圆,根据相贯线的共有性,相贯线的水平投影积聚在该圆上。大圆柱轴线垂直于W面,侧面投影积聚为圆,相贯线的侧面投影应积聚在该圆上,为两圆柱面共有的一段圆弧。,求相贯线的投影:,利用积聚性,采用表面取点法。, 找特殊点, 补充中间点, 光滑连接,二、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例:圆柱与圆柱相

15、贯,求其相贯线。,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二、两圆柱体正交相贯,近似法求作相贯线,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二、两圆柱体正交相贯,例:大圆柱被小圆柱正交挖切,试求其相贯线的投影。,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例:补全主视图。, 外形交线, 两外表面相贯, 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相贯, 内形交线, 两内表面相贯,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无论是两外表面相贯,还是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相贯,或者两内表面相贯,求相贯线的方法和思路是相同的。,小 结:,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三、圆柱体与圆锥体正交相贯, 空间及投影分析:,相贯线为一光滑的封闭的空间曲线。它的侧面投影有积聚性,正面投影、水平投影没有积聚性,应分别求出。, 解题

16、方法:辅助平面法, 辅助平面法:,根据三面共点的原理,利用辅助平面求出两回转体表面上的若干共有点,从而画出相贯线的投影。, 作图步骤:, 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使辅助平面与两回转体表面的交线的投影简单易画,例如直线或圆,一般选择投影面平行面。, 作辅助平面与相贯的两立体相交, 分别求出辅助平面与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交线, 求出交线的交点(即相贯线上的点),三、圆柱体与圆锥体正交相贯,例: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假想用水平面P截切立体,P面与圆柱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与圆锥面的交线为圆,圆与两直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例: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解题步骤:, 求特殊点, 用辅助平面法求 中间点, 光滑连接各点,例:圆柱与圆锥相贯,求其相贯线的投影。,解题步骤:, 求特殊点, 用辅助平面法求 中间点, 光滑连接各点,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四、组合相贯,1,2,3,例:补全主视图。,这是一个多体相贯的例子,首先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体组成的,这些基本体是如何相贯的,然后分别进行相贯线的分析与作图。,由哪些立体组成呢?,哪两个立体相贯?,与,与,2与3,例:补全主视图。,作图时要抓住一个关键点,相贯线汇交于这一点。,三面共点,例:求俯视图。,第三节 相贯线的画法,四、组合相贯,例:圆柱与圆锥正交,求作其相贯线的投影。,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