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灰雀(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12984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灰雀(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灰雀(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灰雀(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灰雀(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灰雀(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灰雀(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灰雀(1).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洛川县东关小学高效课堂教案课题:5、灰雀课时安排:两课时 1、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细化)1) 教育学生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2) 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难点: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3、资料准备 :搜集列宁的资料及灰雀的图片学 习 过 程(理念是组织课堂、引导自学)第一课时 课 前 环 节 1: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学生自主学习预习目标: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读熟,理解大意。 课 中 环 节1、激活新知识:出示灰雀图片,导入新课。2、检查预习:检查一类生字的书写,二类生字的

2、认读。3、自学导航: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组织自学(分步骤完成对应目标)(一)让学生按读、画、查、找的自学步骤,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让学生按要求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义,完成第一次自学。例: 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理解的重点字、词,需要在字典中查画字义时,教师可在重点字下面标画符号给以提示。(三)检查自学。 1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课文中有些字虽不是生字,但朗读中学生容易出错,比如:“桦”字应该读hu4,学生会误读为hu2,所以讲课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要即时予以纠正。在讲课中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准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

3、习。例: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本课共有6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结构。如:填表按要求给生字分类: 3课堂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郊”左边是“交”,右边是“阝”,合起来是“郊”。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坚”字是上下结构,右上方是个“又”字,不要写成“ ”等。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例: 郊( ) 渣( ) 坚( ) 效( ) 楂( ) 竖( )(三)理解词语。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3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

4、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本课的生字、词大多属于表示处所或事物名称以及动态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易于理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中确有较为抽象难懂的词语,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比如:“果然”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确实、真的意思。在理解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含有“果然”一词的原句读一读,然后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讨论,“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学生读上下文能够知道因为小男孩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的。”一次是肯定地说,后一次是坚定地说。这能够看出小男孩知道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让灰雀再次回到

5、这里。第二天列宁真的在白桦树的枝头再次见到灰雀,这恰恰印证了小男孩说的话是真的,确实他做到了让灰雀再飞回来。所以这里用“果然”一词恰到好处。 4教师出示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检查预习情况。 5检查词语认读的情况后,教师可再次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写生字、词。5、达标检查:1)比较组词:郊( ) 渣( ) 坚( )效( ) 楂( ) 竖( )2)说说课文的额主要内容。6、布置下节预习:熟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 后 环 节课后作业及练习:1、 生字写三遍,组两个词;2、 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第二课时 课 前 环 节 1:课时目标(1)教育学生知错就

6、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2)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自主学习预习目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课 中 环 节1、激活新知识:让学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教师提问题,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初读课文,你知道本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事情吗?这时教师可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宁和男孩。 (2)初次见到题目你们有哪些疑问?教师以此来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这时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灰雀是什么样儿的?”“谁喜欢灰雀?”“怎样喜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3、自学导航: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4、组织自学(分步骤完成对应目标)自学(一)围绕学生质疑,

7、抓住重点开展教学1灰雀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2教师指名读所画出的句子。 3出示重点句: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1)指名读句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这两句话中你怎么看出它们惹人喜爱?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从三个方面了解灰雀非常惹人喜爱。外形色彩艳丽,胸脯是粉红的和深红的。它们“欢蹦乱跳”,动态活泼可爱。在枝头唱歌,说明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所以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3)让学生把灰雀可爱的样子读出来。自学(二)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下文。 “正因为灰雀这样美丽,又这样活泼可爱,所以列宁非常喜欢

8、这三只小灰雀。”这时教师让学生听老师读一段话,想一想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 1教师读重点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要”、“仰望”这三个词语来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的情感。从“经常”一词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和爱护。 2指名读这句话,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自学(三)让学生小声读2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列宁非常喜欢灰雀? 1指名回答问题后出示重点句:“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让学生讨论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心情怎样?从哪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教师

9、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在“树林中找遍了”这一点体会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以后那种焦虑、担心和惋惜的心情。 2让学生从课文310自然段中找一找列宁和小男孩有几次对话? (1)让学生用伸手指示意的方法回答。 (2)指名读各次对话。自学(四 )逐段阅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四次对话。 1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2这时列宁的心情怎样?应该怎样朗读? 3再次指名读,要求学生读出列宁着急的心情。 4然后让学生评议。 5男孩怎样回答列宁的话?当你读到小男孩这句话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以此启发学生围绕重点句质疑思考展开讨论。 6在学生质疑后教师可出示三种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判断是真是假。 (1)没看见。 (2)我没看见。 (3)没看见,我没看见。 经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前两种回答的句式语气是肯定的,第三种是文中原句。小男孩两次强调没看见,用这种语气反复说,表面看似真实则虚假,明显是在为自己推托。这就暴露出小男孩在说没看见时内心是慌乱的。5、达标检查这时小男孩会对灰雀说什么呢?教师可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象。比如:小男孩会对灰雀说:“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把你带走,请你原谅。”也许会说:“灰雀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这么自私,只顾自己,你应该是属于大家的。”6、布置下节预习:预习第六课 课 后 环 节课后作业及练习:练习册上第二课时3、4、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