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的措施.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24254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的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的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的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的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的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质量的措施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进行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车辆的人均拥有量在显著增多,这就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市政工程中的基础工程,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将会对其它市政工程的建设产生影响。因此,如何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是需要市政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就道路工程中常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简要阐述。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措施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随着近几年科技水平的提

2、升,道路工程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因为道路施工容易受到地质情况,天气情况以及人为干扰,并且随着城市建筑的密集化,使得施工场地狭窄,地下管线复杂,而且工期较紧的原因,使得道路工程施工难度增大,对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明确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一、道路工程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1. 路基的稳定性 由于施工长度较长,各个地段的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同时又因为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一些附属工程也会同时进行,比如地下管线的安插和设置其他地下设施,同时又不允随意许延长工期,使得工程的复杂性增大,进而浇筑路基时的检测工作可能会发生纰漏,其稳定性会成为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问题。

3、2. 井口与路面产生塌陷 雨水井和检查井与地面相接处容易发生塌陷,由于多数雨水井和检查井是设置在路面或者路边上,当井背宽度过窄的时候,会对回填夯实施工产生影响,而且也很难检查压实度。进而在投入使用之后,因为经常碾压,发生该类地区的塌陷。 3. 沟槽的压实度 由于在施工时经常会同时铺设一些管线,对沟槽进行压实作业时,需要考虑此类因素。但是如果压实度不够,就会对路基产生影响。所以需要掌握其中的程度问题。 4. 过路管沟处路面出现裂缝 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时,会有很多管道穿过行车路的地下,比如排雨管道,过路电缆,通讯电缆以及自来水管道等。这些管道会在道路施工之前进行搭设,因而其压实度问题常常会被忽视。使

4、得此类管道与地面相接处,出现轻微裂缝,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5. 检查井盖板超高 人行道上的路灯检查井盖板和路面高差值超高标准,产生磕绊现象。对人行道进行施工时,由于检查井盖板较大,安装困难,常会出现盖板与路面高差的数值超标,交付使用之后,会发生磕绊现象。 二、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的措施 1. 材料检查阶段 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为材料的性能与品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工程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原材料与管构件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这阶段采取控制质量的措施,才能保证道路与其附属工程结构的完整性,便于日后进行养护,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材料对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再者

5、,因为构造物要承受较大的负荷,而且需要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经受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更要我们对原材料的选择给予足够的重视。 项目质量监管部门,要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行工程材料的全面监管。因为道路工程的施工材料的来源渠道变化很大,种类也较为复杂,特别是砂和石的来源常常发生变化。因此,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有权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查,抽样测试与复试。同时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一些工程材料,比如水泥,砂,石集料与钢筋等,都一定要提供“三证”,而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采用见证取样制度,对于那些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在对材料检查与验收时,监理工程师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来源,加大

6、抽检工作的进行,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问题,把好原材料与管构件的质量关。 2. 现场施工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路基的稳定性,进行路基的浇筑与挖方和填方处理时,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而且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以此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能够符合设计的要求。其次,一定要重视施工中回填的质量,对于一些特殊地段,采用特殊的处理方式,比如说井与路面相接处,对于那些中等的井背缝隙,可以使用灰泥进行充填并分层进行捣实,对于那些小的井背缝隙,可以使用砌筑砂浆进行充填,同样分层捣实。同时加大巡查监理力度,比如采用旁站式监理方法。再者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沟槽压实不够的问题,先要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选择合适机型的压实机,之后对

7、沟槽部分进行分层压实,而且对于过路管沟处出现的裂缝,要在铺设管线时就进行压实施工,后期进行道路建设时,再进行一次压实施工,并做好检验工作。最后对于检查井盖板的问题,要做好检查工作,不要怕麻烦,做到每个井盖板都进行两次以上的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修整,以此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 3. 制定管理体系 要完善市政工程中建设系统的管理体系,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并指导工程建设从项目立项时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时结束,这个期间内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质量管理。并要求各个部门主动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实现施工与质量管理一体化。同时完善招标的管理方法,在开放建设市场的同时,减少地方垄断,并且优化施工招标的评选办法

8、,确保那些中标的企业,都是能够创建精品工程和施工质量优秀的专业团队。避免施工单位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让中标价格理性化与合理化。建立并且完善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检测单位的监督与考核办法,制定对各个单位的评级与优选的制度,使得工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对单位与个人的廉政考核与处罚制度。 4. 加强考核奖惩与监督检查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采用定期检查与现场临时抽查的方式,来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作情况与关键部位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这个监督与控制的过程需要由业主与监理质检站联合进行,而且监控与考核的内容,要根据不同

9、的工程内容与要求,经过详细研讨才可以制定。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以及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也要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出现问题的,要进行惩罚,对于那些工程质量管理良好的单位,要给予适当奖励。市政道路的施工期间要进行全面的监督,并且在每个工程环节完工之后,都要由施工单位亲自检查,合格之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过验收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作业,这就可以严格的控制工程的质量。每个环节的验收工作,要按照技术规范严格进行,该量尺寸的量尺寸,该检测数据的就要进行数据的检测,同时,在进行验收检查时,需要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尤其是工期紧迫的时候,更不可以放松验收工作,严格进行质量验收工作。 总而言之

10、,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建设,牵涉到国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道路工程的质量好,就会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所以,需要参加到道路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明确自身的责任,通过科学的管理监督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天进.任杨元.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经营管理者.2009(10) 【2】 吉金凤.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措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 【3】 李彦斌.赵奇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民营科技.2011(01) 【4】 张海龙.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 【5】 温金祥.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广东科技.201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