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板的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25567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板的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板的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板的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板的施工工艺.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板的施工工艺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施工工艺,首先介绍了施工材料要求,接着探讨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张拉工艺,最后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端的处理要点。关键词:一.引言 预应力结构由于其优良的结构性能,已成为建筑中不可替代的结构形式,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砖、石结构和木结构等材料领域均有广泛地应用。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指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存在黏结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施工简便,可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直接埋设在混凝土中,由于无黏结预应力筋的表面有防腐油脂和外包层,使得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相对滑移,在混凝土硬结后即可进行预应力筋张拉和锚固

2、。 二.施工材料要求 1.混凝土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梁和其他构件不应低于C40。 2.钢绞线或钢丝 无粘结预应力筋用的钢钢丝不应有死弯,且每根钢丝应是通长的,严禁有接头,出现死弯时必须切断。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无粘结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严禁使用聚氯乙烯,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且应具有足够的韧性抗破损性和防水性。 3.锚具系统 无粘结预应力筋必须采用I类锚具,锚具组装件的疲劳锚固性能应通过试验应力上限取预应力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65%,循环次数为200万次的疲劳性能试验。并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品种、张拉吨位及具体工程情况来选定无粘结预应力筋锚

3、具。 夹片锚具系统应满足预应力筋在张拉端的内缩量不大于5mm的要求;镦头锚具系统的钢丝束的使用长度不宜大于25m,且应力筋在张拉端产生的内缩量不应大于1.0 mm。 三.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工艺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作、包装及运输 制作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应一次完成涂料层的涂敷和外包层的制作。根据工程所需的长度和锚圆形式对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下料、组装。钢丝下料宣采用砂轮锯成束切割,钢丝切割端面应平直,并采取水冷措施,同一束各根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mm。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包装、运输、保管应符合以下要求:带有镦头锚具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做好防止锚具及塑料保护套磨损的措施;在不同规格、

4、品种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上做出易于区别的标记;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成盘或顺直运输,长途运输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碰撞包装措施;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按规格、品种分开堆放在通风干燥处,并采取覆盖措施。 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和浇筑混凝土 对运到现场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及时检查其规格尺寸和数量,对局部破损的外包层,可缠绕水密性胶带来进行修补,严重破损的应予以报废。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按设计图纸进行铺放,铺放前应通过计算确定预应力筋的位置,可采用支撑钢筋来控制其垂直高度,无粘结预应力筋位置在板内允许的垂直偏差为5mm,在梁内为10mm;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应不受敷设的各种管线的影响;铺放双向配置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应

5、先铺放各交叉点标高较低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然后再铺放标高较高的,不要将纵横方向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互相穿插。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固定完毕后,应验收隐蔽工程的质量,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凝土保护层的浇筑厚度应超过无粘结预应力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张拉端、固定端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四.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之前,要对锚垫板表面进行清理,并检查锚垫板后面的混凝土质量,如出现空鼓,则应对其修补之后方可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 2.应派专人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及仪表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校验。张拉设备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半年。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校验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应大

6、于2%。若张拉设备出现反常现象或在千斤顶检修后,应对其进行重新校验。 3.在张拉设备的安装时,对曲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无粘结预应力筋中心线末端点的切线与张拉力的作用线重合;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无预应力筋中心线与张拉力的作用线重合。 4.无粘结曲线预应力筋的长度超过35m时,应从两端张拉,超过70m时,就应进行分段张拉。 5.如需提高张拉控制应力值时,不应超过钢丝强度标准值的75%;采用超张拉方法时,张拉程序为:从0应力开始张拉至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的1.05倍,持续两分钟后,恢复荷载至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如实际伸长值小于计算伸长值5%或大于计算伸长值10%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

7、调整措施后,才能继续张拉。 6.镦头锚具张拉时,承力架应垂直地支承在构件端部承压板板面,张拉杆拧入锚杯内的长度应符合锚具设计值,当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出现锚杯外器过长或过短时,应采取增设螺母或接长锚杯进行锚固的措施。 7.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其应力值与设计规定检验值的允许偏差为5%,并用砂轮锯将超长部分的预应力筋切断,切断后露出锚具夹片外的长度不小30mm。 五.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端的处理 完成张拉施工后,还应及时对锚固区进行保护,采取严格的密封防护措施,防止水汽进入造成预应力筋腐蚀。外包材料在预应力筋全长及锚具与套管的连接部位均应连续。 对镦头锚具,应先向连接套管内注入足量的防腐油脂,并用防腐油脂将锚杯内充填密实,用金属帽盖严后再在锚具表面涂以防水涂料。对夹片锚具,将外露无粘结预应力筋多余部分切除后再在锚具表面涂以防水涂料。 锚固区经过处理后,在槽口内壁涂以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并用低收缩防水砂浆或环氧砂浆密封。也可用后浇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对锚固区进行封闭。锚固区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要求,梁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板为20mm。 参考文献: 【1】 马可栓,大跨度后张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在某教学楼的应用.铁道建筑.2004,(4). 【2】 熊学玉,黄鼎业,预应力工程设计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