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26555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初三语文论文精选热门范文10篇之第十篇:初三语文课第一课时的重要性探讨关键词:语文; 第一课时; 兴趣; 基础; 灵动变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第一课时并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初三语文的第一课时是灵动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夯实课文阅读基础,还可以进行整体阅读。一、激发兴趣的第一课时初三语文课第一课的第一要务就是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三的课程比较复杂,有繁杂的文言文、有篇幅很长的小说、散文、戏剧,还有综合实践性的课题等。所以,语文课的激趣很重要。新课伊始,创设情境。比如从内容角度引导:讲述相关故事、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谈话交流

2、关于课文的相关知识,资料搜集展示等等。有时候名家范读,经典音乐也可以用于第一课时,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生动有趣的手段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愿望,让学生们能愿意走进文本,在渴望的心态中实现学习的愿望。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篇课文有两篇是游记,两篇是解说词。教师在执教第一课时前,先从网上搜集相关视频,再来带领学生学习这一课,学生就会很感兴趣。因此,第一课时的趣为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的品读抹上了一层底色。二、夯实基础的第一课时每一篇课文都有生字词,所以,语文第一课时也可以看作是预习课。最基本的字词,对作者的了解,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等都应该是第一课时的任务。在一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

3、学故乡一文时,用非常简短的时间要求学生浏览课文,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分析主要人物闰土的形象,第一课时需要着重解决的字词根本没有涉及,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结果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出现很多错字,课上得很沉闷,大家都不明白,设计的课明明是经过精心推敲的,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怎么能把课顺畅地上好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慢慢读,慢慢品,光图快,学生就会学得很辛苦,没有快乐,这样的教当然是很失败的。所以,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应夯实基础。课堂上可以布置学生查字典,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课文的相关介绍,可以展示教学中的视频资料等。比如九上小说单元,从故乡开始,那么多小说,完全可以让学生先到网络教室上第一课时,在网上

4、查阅作者简介,相关视频,背景资料等。这些知识看似中考涉及很少,其实读书就是读人,对作者都不了解,何来读懂课文。因此,有了夯实基础的第一课时,才有精彩纷呈的第二课时。三、整体阅读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任务可以安排整体阅读。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小说单元,有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小说内容量大,文本内容长,学生浏览课文就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尽情读书。通过学生的快速阅读,教师可以随后提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你能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吗?你喜欢这个单元中的哪个人物?这些问题不复杂,学生很感兴趣,通过一节课的整体阅读,学生对小说的特点也能加深印象。同时,给

5、学生时间阅读等于给了学生时间预习,学生读懂了内容,再进行课堂讲解就会很轻松。如果少了第一课时,很可能学生根本没有读懂就需要去分析人物形象,结果是做了夹生饭,效果不佳。整体阅读建立在一个单元具有共同点上,比如九上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散文,第二单元都是小说,第三单元都是杂文。有共性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开设第一课时,这样处理能培养学生整体分析的能力。所以,设计整体阅读的第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读懂文章,读懂作者的情感很重要。四、灵动变化的第一课时不同的文本,第一课时安排内容是不一样的。文言文单元的第一课时,要安排充分的初读时间。为了不至于太枯燥,可以采用小组读,同桌对读,班级分组读,截取精彩段落读等

6、多种方法,熟读课文。在读懂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小说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速读课文,浏览课文,概括故事。同时查阅资料,了解小说背景,了解名家点评等等。教师备课时还可以通过表格等方式让学生填写与文本相关内容,也可以采用预习题的方式将需要掌握的实词让学生填空。散文注重的是情感,因此散文单元需要反复品读。对于基本的字词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解决,而散文中的情感是需要用朗读的方式去品。可以开设朗读课,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爱上散文。还可以先画出优美的段落让学生背诵,并在背诵的基础上仿写。这样的第一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有了学习语文的动力。五、结束语作为初三一线教师,不要拘泥于课堂教学步骤,小心翼翼地操作,也不要因教学任务紧,而放弃第一课时。只有把握好语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优化环节,步步落实,求新求变,才能引领学生走好进入文本的第一步。参考文献1陈瑜。如何有效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J.广西教育,2012(14)。2刘新波。初三语文复习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9)。3陆倩。初三语文读写复习中的引导自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4梁雪芬。优化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吉林教育,201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