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26924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初三语文论文精选热门范文10篇之第五篇:初三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能力的四点探究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能力; 四点探究; 语言思维;初三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向这方面引导, 以下是本人的四点探究, 在此与诸位共享。一、利用朗读, 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和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其中, 朗读能有效地将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协同起来, 以声音的形式呈现静态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激活其情感体验, 引发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 更

2、是提升学生语言感悟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最佳选择。因此, 教学中, 我们不仅仅要自己能声情并茂的朗读,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 当然, 我们必须结合课文内容, 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朗读指导, 如配乐朗读、范读、用多媒体带读、理解性朗读以及个性化朗读等等, 学生在这些朗读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 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教学出师表时, 我结合文本特点及学生的学情, 组织了以下几种朗读活动:我先范读, 品味作者的情感基调;播放配乐朗读, 学生模仿跟读, 继续品味作品的情感基调;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自主扫出文字障碍;学生自主选读, 理解美词佳句;学生对比朗读;有感情诵读等。这样, 学生在丰富多

3、彩的朗读活动中, 自主地、全面地、透彻地理解文本。由此可见, 教学中给学生预留自主朗读的空间, 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层次, 更有助于学生深刻地咀嚼作者的思想情感, 为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二、导引交流互动, 提升学生自主认知文本的能力学生对课文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学中, 倘若我们只是将自己的理解与看法灌输给学生, 是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的。这是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的。因此, 课前, 我们应多多设计交流互动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搭建发表自己看法和观点的平台, 在学生交流互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尤其是在学生们进行深入讨论、激烈争论时, 教师更需要巧妙点拨

4、, 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 自主感悟体会。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我要求学生发表对范进中举后周围人的表现, 如设计问题:胡屠户为何对范进前倨后恭?范进的邻居在他中举后为什么表现的那么热情。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范进中举了, 身份地位发生根本转变名利随之而来, 胡屠户和邻居们的巴结讨好, 是为了日后能从范进那里得到他们所想要的利益。这样学生就认清了出场人物的真实意图, 接着继续启发学生,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不是就只想揭示这样的人际关系呢?如果这样又如何理解范进这一人物的作用呢?学生在层层深入的交流中, 逐渐体会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以范进中举为契机, 将当时的各色人等呈

5、现在生活的舞台上, 以夸张讽刺的艺术笔调, 将一幕幕丑陋的社会现象精采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特别是通过塑造范进和胡屠户这两个典型形象, 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对普通百姓思想的腐蚀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 无情的鞭挞了追求功名富贵的肮脏思想和科举制扭曲人们灵魂的社会现实。三、鼓励学生质疑, 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出问题往往比回答问题更重要, 学生阅读课文之后, 如果存在不少疑惑, 那么他们就在思考、在感悟;反之, 学生没有疑问, 那么他们就没有真正深入文本, 一无所获。因此,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掌握一些质疑的方法, 这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如教学孔乙己

6、一文, 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文本时, 提示他们理解文中笑的种种含义, 如果不能理解, 或觉得自己的理解存在问题, 课堂上将问题提交出来, 共同讨论。这样,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 就解决了许多问题:我的笑, 是一种解脱;众人的笑是麻木的反映;掌柜的笑是没有人情的体现。也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取笑孔乙己?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等等, 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无疑就提升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四、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阅读水平、阅读兴趣等都存在着差异, 教学中必须区别对待, 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 教学捕蛇者说, 布置课前预习练习题就应分层设计, 基础题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 有难度的拓展题要求优生必须完成。再如学完一课后, 要求优生写读后感, 学困生只要能摘录课文中的好句好段就行。当然, 分层教学应关注学生学情的变化, 中等生通过努力跻身优生行列了, 我们就不要再以中等生视之, 如此类推。这只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究, 肯定存在诸多谬误, 还望各位同行和方家们不吝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