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28096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蜗牛》教案Word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学校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淮海路校区)姓名杨静静年级一年级课题14、小蜗牛第( 八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12个生字,两个偏旁部首,其中5个生字要能够正确书写。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在交流中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制定依据:教材分析: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

2、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实际: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征,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在近学期的有意识的训练下,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在课堂中能够大胆地质疑,主动地说出自己明白了什么,能够较为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

3、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2.学写“牛”字。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齐读课题。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2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住在 孩子完全 变回发 芽 好久蜗 牛 玩 吧 爬 呀 爬3学习新部首“”。4想一想,这篇课文是

4、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5学写“对”字。(1)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生标出自然段序号,生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学生动笔写一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

5、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3)学写“妈”字。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

6、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5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4)那他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

7、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自由练读。(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新词。2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齐读。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谁知道小蜗牛

8、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全班交流。1.自由练读

9、。2.指名朗读。3.分角色朗读。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1)出示自学提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3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指名交流。1.指

10、名分角色朗读。2.评选出最佳选手。三、仿照课文,练习对话。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_对_说:“_。已经是春天了!”_对_说:“_。已经是夏天了!”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_对_说:“_。已经是秋天了!”_对_说:“_。已经是冬天了!”四、指导书写1出示“全、回”两个字。2指导观察字的结构。3教师范写。4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生尝试给生字组词。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练习书写。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板书设计14、小蜗牛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反思和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