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30183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摘要: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保护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探讨了建筑的节能设计。关键词:建筑;节能;重要性;节能设计近几年,许多国家出现了能源危机, 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也很严重, 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发出在各行各业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为了贯彻国家的节能措施,实现节能目标,建筑物必须采取相应的节能措

2、施, 建筑工程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随着传统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的日趋枯竭,世界能源危机更加严峻,因此人类不得不开发利用成本较高的新能源如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太阳能.核能等,我国则面临人口多. 能耗高能源问题突出的现实。 我国的能源利用与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和储备量低;煤炭利用还是以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为主,约占75% ;能源在分布与利用上存在不平衡的特点 ,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紧缺,农村地区则商业能源不足 ;能源的终端利用率低,仅仅是33% ,比一般发达国家要低10%。 随着城镇化的继续,我国

3、的建筑业也不断发展,建筑能耗也随之达到了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 ,占全过能源消耗总量的45%。 目前,我国现存建筑面积基本上都是高能耗建筑,并且每年的新建建筑以上依旧是高能耗建筑 由于诸种原因,我国仍然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造成了庞大的建筑能耗,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庞大负担,将来更要面对着较重的能耗负担与治理困能。 因此,全面节能是建筑业在当代面临的重要的任务。 二、建筑整体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结合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周边自然环境,综合考虑建筑设计与建筑微气候.建筑技术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等之间的最佳结合点,降低建筑夏季降温和冬季取暖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4、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日照环境设计。加强对太阳能的利用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筑规划设计中应考虑争取冬季建筑日照时间,温暖和干燥环境,夏季避免强烈的太阳辐射。因此,应合理设计建筑间距及朝向。在规划设计时,应在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距离,确保阳光能直接照射到建筑室内,也即是保持合理的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是由当地的地理纬度.日照标准.建筑朝向.高度及建筑用地的地形等因素决定的。在目前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应权衡好提高建筑密度与保持建筑日照间距之间的关系,以取得最佳的开发效益。此外,建筑物朝向的选择应满足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避开冬季主导风向,防止冷风进入室内,还应考虑夏季防止

5、太阳辐射,但通常都难以取得既夏季防热又冬季保温的理想朝向,对于夏季炎热并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南方来说,建筑物的朝向应以考虑夏季防晒为主。 2.绿化环境设计。绿色植物对于调节局部小气候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合理布置的植被会在盛夏形成自然荫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建筑外墙被曝晒,减少外部的热反射和眩光进入室内,同时还可产生蒸腾作用,带走带来热量,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有绿色植被的墙体或者屋面,其降温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建筑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种植成排的植物能产生狭管效应,引导并放大夏日微风,加快散热速度;还可在建筑的西墙种植爬墙植物,对于高层建筑,可分层种植,以便植物布满墙面;有条件的也可设置屋顶花

6、园。在建筑的南向应种植落叶植物,以便夏日提供浓荫遮挡烈日,秋冬落叶之后方便阳光直射室内。 3.通风节能设计。组织好建筑物室内的通风设计,不仅有利于改善住宅室内的空气品质,满足人体健康舒适的要求,还可减少开空调的时间,降低建筑的能耗。因而在建筑群体总平面布置和单体设计时,考虑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是风压和热压,建筑物正面迎风时,建筑物表面的阻挡会使其迎风面产生正压区,气流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便会随之形成负压区,使得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产生压力差,改善了自然通风的条件。要想较好地利用风压来实现自然通风,建筑大立面应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其表面形成足够的压力差,开窗之后并会形成气流

7、。在总体规划时,还可通过设计附属结构.道路.景观等来合理引导风朝向主要建筑(或避开主要建筑),以降低温度(或减少热损失)。此外,在设计中还可采用种植树木.建筑层层后退.高层建筑周围设低层裙房.在建筑中间开洞等方式来改善风环境。 三、建筑局部节能设计 1.建筑外墙节能设计 墙体是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建筑室内外热交换的主要介质,建筑节能50%,其中就有约25%是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来实现的。使用节能外墙与使用普通外墙室内温度相差可达410度,所以墙体的设计是不容忽略的一个方面。外墙除了应具有基本的承重.安全围护等功能外,还应考虑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对传热性好的墙体或墙体中传热

8、性好的部位应加设保温隔热层。目前,常用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墙体材料有空心砌块.多孔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复合墙体。复合墙体中绝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稀。复合墙体保温隔热宜选用外墙外保温。外保温是连续外包的,有效隔断具有热桥作用的混凝土梁.柱等,而产生“断桥”作用,达到预期的节能降耗效果。此外,减少建筑物体型系数,也就是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减少外围护结构面积,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之一。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因此,体形系数越小对建筑节能越有利,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宽的建筑比窄的好,高的比矮的好,外表整

9、齐的比外表凸凹变化的好。为得到合理的有利节能的建筑体形,体形系数一般应控制在0.3以内,住宅进深应扩大到10m以上,而长度则以55m为宜。从热传递方面分析,通常建筑物实墙的阳角内侧气流较通风口处差且散热面相对比较大,所以交角处内表面的温度远比主体内表面温度低。同时由于具有热桥作用的框架柱或构造柱常设在此处,所以一般交角处是建筑物耗能量较大的部位。 2.屋面节能设计 (1)采用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作保温层,并保证一定的厚度,如选用水泥蛭石板.沥青珍珠岩.加砼.硬质聚笨板.水泥珍珠岩等,其总热阻值均较小,传热系数枉08以下,可达到要求。(2)屋面没架审隔热层,以减少热辐射效应。(3)采用倒置屋面板

10、,将防水层设在保温层下边,但要注意保温层表而防水。 3.楼梯间节能设计 楼梯间设门斗.安门窗,减少冷风渗透,减少采暖房间向不采暖楼梯间的传热,同时加强楼梯间外围护结构保温效果,因为加强楼梯间外围护结构保温效果比增加内围护结构保温效果对楼梯闻得热量的影响要大。例如:如果楼梯间内围护结构面积为外围护结构而积的四倍,在不考虑朝向等修正系数及楼梯间冷风渗透热损失的前提下。则外围护结构平均热阻值增加25与内围护结构平均热阻值增加一倍的效果相当,而且外围护结构的面积要小于内围护结构面积,即使同样的保温做法在工程造价上也要经济的多。 4.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据统计资料,在我国既有的高耗能建筑有40%的耗能是

11、通过门窗散失的。因此,解决好门窗节能的问题相当重要。门窗的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1)控制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2)设置遮阳措施,我国节能标准中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寒冷地区中制冷负荷大的建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宜设置外部遮阳;(3)根据需要合理地组织门窗的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4)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外门宜设门斗或采取其它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其它地区建筑外门也应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5)选择高性能的建筑门窗和幕墙技术,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要改变消极保温隔热的单一节能观念,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积极选择节能和用能(利用太阳能.冷能.风能

12、.地热能)相结合的门窗及幕墙产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能耗的相对值和绝对值都将持续增长, 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筑节能政策的制订和落实,推广和应用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培养城市市民的节能意识,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建筑节能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节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朝霞. 建筑节能设计浅析. 科学之友, 2011,(24) . 【2】 张文睿. 浅议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 林业科技情报, 2011,(04) . 【3】 朴春培. 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吉林建筑设计, 1996,(02) . 【4】 郝月平. 论小区住宅建筑设计. 中国住宅设施, 2003,(0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