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行知三粒糖的故事.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33374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陶行知三粒糖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陶行知三粒糖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陶行知三粒糖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陶行知三粒糖的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陶行知三粒糖的故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教育小故事虽然不是来自于我的教育教学经历中,确是在我踏上教师岗位时,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的一个来自陶行知先生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今天希望借这个机会分享给大家。这个故事是说,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男生正想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当即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放学时到校长室等候。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时,那个男孩已经等在门口准备好挨训了。看着男孩恐惧而又叛逆不服的模样,陶行知并没有板起严肃的面孔,反而从兜里掏出了一粒糖,笑着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孩惊疑地接过糖。随

2、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粒糖放到男孩手里,同样笑着说道:“这粒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孩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瞪着手中的糖。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粒糖,再次把它塞到男孩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我应该奖励你啊!”捏着手中的三粒糖,男孩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的地说:“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呀!”这时,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能够

3、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粒糖。可惜我只有这一粒了,我没有糖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我认为在这个案例中,陶行知先生处理得十分巧妙,他“反其道而行之”,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没有批评,没有训斥,没有让学生写所谓的检查、保证,更没有找来其家长“共同教育”。平等、亲切、和真诚伴随着整个谈话过程,他给了学生一个充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他一定会思考陶行知先生找他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他说些什么等等。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自我的精神交锋。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之后,他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不良

4、行为的过程,它比教师说教的效果要好很多。再者,它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自己认识到的,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这个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当他要解决事件时,内心中就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事件的航标,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事件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也有一个铺垫性的作用。这个小故事反映了一个大道理:陶行知先生善于激励学生的情感,诱发他们转向先进的欲望;能从事件的侧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学生既受到教育又从事件中找回自信。所以说管教孩子并不是只有指责和打骂,这样的话孩子即使听话了,但他心里不一定真正的承认自己的错误。那只是因为他怕你。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真正教育孩子应该是心灵的教育,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理解、宽容的心去原谅他们、感化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