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案例故事.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36778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教学案例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教学案例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案例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教学案例故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故事某物理老师给学生讲解“波义耳定律”。他把“波义耳定律”五个大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解释说:“波义耳定律是指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随后把这个定义写在黑板上。为了检验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度,他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做出解释。几个语文较好的同学高高地举手,要求回答。老师请其中一位学生回答,他答得头头是道。然而大多数同学依然皱着眉头。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波义耳定律,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公式:“P V = K” 并说明:其中P 代表压力,V 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恒量(恒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老师说,这个公式说明什么?有没有同学能够给大家解释?班上几个数学尖子们抢着要回答。

2、老师请其中一位给大家解释。他说,“假如P=2个大气压,且恒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由2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另一位同学补充说,“在空气的量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加大时,体积就相应地变小;相反地,压力变小时,体积就变大。”课上到这儿,相当一部分同学似乎明白了波义耳定律。然而有另外一些同学依然愁眉不展。于是,老师接着说:“请大家想象你手中有一个气球,当你轻轻地挤压气球时体积变小,气球中的压力便开始升高。如果你稍微松一松手,体积一变大,压力便会下降。” 老师又说:“我这里还有个歌谣:体积变小了,压力就上

3、涨,热血开始沸腾,伴随着尖叫和吵嚷:我需要更多空间,否则我会不满。体积变大了,压力就下降。”至此,越来越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接着说,“请大家在嘴里含住一口气,让你们的嘴鼓起来这就代表被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不要把气咽下去,也不要把它放掉,因为波义耳定律中说气体的质量必须是恒定的。好,现在,我们用手压住一侧的脸颊,把气挤压到嘴的一边,现在,气体的体积小了,压力就上升了。再把气还原到嘴的两边,体积增加了,压力就降低了。”尝试完这套动作,看到有些同学有些坐不住,老师说,“来我们开展一个活动:请七、八个志愿者到前面来扮演容器中的气体分子。请你们每个人都开始在这片划定的区域中任意移动,整个区域中都

4、要有人在走动。好,现在,我们将这个区域缩小,但你们移动的速度不能减慢(保证气温的恒定),注意“压力”(人的密度)开始上升。好, 现在我们扩大范围,看看是不是“压力”下降了?”这些扮演“分子”的同学,演得认真,兴致很高。老师接着说:“我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当压力很大的时侯(比如面临重要考试时),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们通常是否会感到心理空间很小?好,现在再想一想当压力解除时,你一定感到“心理空间”大了,轻松多了。”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学生若有所思, 频频点头。这时,一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有一次去潜水,潜水教练员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潜入深水后从氧气瓶中吸一大口气,屏住呼吸,然后浮出水面。并一再强调,这是潜水时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用波义耳定律思考一下,并讨论。”大家讨论异常热烈,最后讨论的结论是:一个人潜入深水中(深水中压力大),从氧气瓶中吸一口气,这样就增加了肺中空气的体积。然后他浮起来,当他向上浮时,水的压力下降。而波义耳定律说:如果压力下降,体积就会增大。而这个人此时肺里空气的体积已经到了最大限度,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他不会爆炸,但是,他体内的空气会不断地扩张到血液中和肺部组织中,从而引发致命的栓塞。思考:这位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教学?它所采用的每一种方法都对应什么智能类型的学生?如果你想找到答案,请学习“加德钠的多元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