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石艳红.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40350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石艳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石艳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石艳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石艳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石艳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石艳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目标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新疆第六师五家渠市第一中学 石艳红 邮编:831300 电话:13779270678Unit5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A 第一课时)一、背景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局限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二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A

2、 picnic为话题,共设计了四大部分的内容。以It must belong to Carla为主线,围绕着谈论XX东西属于某人等语言功能展开一系列的任务活动,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推测,并了解、学会基本句型的应用。教材内容从基本语言知识到语言综合知识的运用,层层递进,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在做事中有目的的学习语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语言结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判断与推理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与感受生活的好习惯。(三)教法策略 。以任务型教学策略为主,采用情景教学法、

3、听力训练法、并辅助个人、小组竞赛和图片等兴趣策略教学。如在情态动词学习时,通过一些图片进行分析教学,以致于从视角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记住情态动词的用法。采取任务型教学策略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多练多用,在做中学、学中乐、乐中掌握。 (四)学习策略 。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有目的的让学生预习,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主动的学习语言,养成继续学习英语和学好英语的良好习惯。并让学生学会如何推测,以致于在做推测性阅读题时有很好的方法。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词汇在对话中解决。如:belong to, author, must, might, could, cant等。 难点:听力训练;用功能语言句进行口语训练。四、

4、教学准备:黑板、多媒体、实物等五、教学过程(一)课前任务设置,在每一节课,我让学生提前按照教学案去预习。上课前我先放一首“极度澎湃”这首歌给学生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斗志,铃声响的时候,首先检查学生对教学案的预习情况,包括单词的识记和接下来让学生通过翻译对话,复习以前学过的情态动词的用法。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的预习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会本节课的单词,并且通过翻译对话复习了以前学过的情态动词。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学会的老师要少讲或不讲。(二)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以任务型教学为理念,让学生有目的观看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Whoses puppy is this?,

5、完成后面提出的四个问题。通过回答这四个问题引出“sth belong to sb = sth is sbs.”这个结构,并让学生随即拿起书桌上的实物(课本,练习册,钢笔,铅笔盒,书包等)同桌两人一组练习,然后以接龙游戏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设计意图:听的环节是“输入”的过程,带着问题听,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效捕捉自己所感知到的信息,同时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发现需要注意的表达方式,为后面的语言实践准备实用句型。这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发现新句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语法说教,给学生提供了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

6、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平台。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观察,探讨,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来,这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让学生们自己发现的规律要比老师讲解所学到的规律在脑海中的印象深刻得多,而且学生今后还容易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观看幻灯片上的图片,由此引出四个情态动词,给出一个对话模式,让学生进行操练,检测完后进行总结本节课所学情态动词的用法。通过1b的听力训练、朗读训练,再次巩固所学情态动词及句型结构。培养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的能力。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

7、语言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不但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的语言知识还得到了复习和巩固。这样的练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为了更好的运用重点句型结构,我设置了一个失物招领活动,让学生用实物来进行小组询问,快速找到物主。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下处理现实问题。之后通过单项选择、填词、句型转换等题型来检测他们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参与实践活动,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让所有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

8、率。(五)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结构,并通过家庭作业让他们更好的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六、教后记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上课后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歌曲,视频动画是学生喜欢的,引入他们来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并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二)让学生在完成听力训练后,大声朗读,既锻炼了发音,有再现了所学的新知识,使新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三)给学生自由练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使用语言中巩固知识,感受用英语交流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合作学习的精神。七、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也体会到,新课程英语教学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正确处理教师

9、“教 ”和学生“学”的关系。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学,而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知识,并且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应当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要设法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当然也不能单纯的追求快乐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三)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把握好了这个过程,

10、结果就有了保证,在现实教学中,师生对过程的重视的程度往往不够。(四)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竞争的学习机制,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培养学习激情,感受成功的乐趣。(五)在反思中成长。反思是实践的一面镜子,每次教学反思都能折射出教学的成功和不足。只有汲取成功的经验,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地完成。总之,整节课,我始终遵循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以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坚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意去学。整个过程中一直采用激励机制给表现好的学生以鼓励。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