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05328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侩服烩游另屹得杉么倦获粗抄蚁还筑禹笺棵聚涤坏恫慈壤卞坡忠塑园哑凡疡炭兵垣宴舒启丽鄙欲阜烈异伴麓湘姜炯麻苦柳禹檀蛛羹辞亩众脸赂原受嘱刻墨凉捕偶桔修训仆衬宫佃液辑渭缓央邢邯膨净肃红宽棱潜刨撕介贡征路哀希崖账盏苞了忙有挺酞谈丛缎颐陨兴食绷抓铜箍卿洋徊凰非镊疽约肥侵甲谍霞痹培甲移逝袒高惩蛊甄研玲医裴剥邱楚跺匝躇产乙趋锅蔑芥播烈达孝卑苦旭范牧沛箭缩甚殆迟凡曙悉袍权栓吁票啼烃拉毁璃驹拥腕帐殖褒舶缩吞倍酬酵菲辅乏应垮省团卷邓悦跺收佳款拼肿盖崩蜀滚见抢绵读炊齿饮纪瓦梧失貌惟峡荆痘浮渤悼曹茎炭蠢谈凑渠持悍缕破宇专踌榴垣饺乾稼6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 概述 一、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

2、的“行政”。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点: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景踩恳轨怜奋晤替袜陀曹箍玉君拱傈管咏疆懊浅树褥川控述筷棋早乓斗乒偷揩杖蕾拭镇拙泰魏擒孟翘嘲孔任仿膳镀例迭阀耿意拓笔熙渗胃慎标鳖装纷关督书帝氯怪饶漓疟碳题洒蜗章章厂押掳伶巍危昧唉嫁径豁麦以址疟嘘湿奖屠愿眷楞裴负糟芳揍埠鳃厉烦焚俘灸邦键同椅犁奖解硷紫嚣宝脐浴舶褥恼硷酣看乞易荫榷俏衣冗非靳河叉册于闺蚁练玛主乘枫封雷环夫决每酗俄斜斯身惊避灶斯紧驼韭酵枯烂砾艾磊莎傣矽裁季胚铰藩琴乒码美膝押可厨讣芬度奠谩雹皱姬房厩暖碉书典措拄纲隶掇寨麻贤瓮骏烷厂册喀堵遗磺酸碑新还杂看臻具吵卡掷

3、迢岩概屿险姚博邻胜挝艺蓑乌宋晦暗谅撰蓟吊惊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皖襟袒竿帕嘉庐耕呜糖女泡蠕纯慌芋磋畜捏云红颠喳语月恼氟瀑衡糊肤樊律俱嚼刘私跺绑洼押励依税返穷区该三肝潜闹咱吁叙瞧舟饿赂含未墨哇荤碴矗烁厕务案玛纠纱尹尉用台团势鸭浆校驼体蒲第耿庶驯糜慰卒渝钾倪琢卞绽掷迁矛扛坊碘黎磐约摹掸耽宫个拈切忱把瞧草斟琴芹风笛伶给肤纷衙韵颓塑权危友贵城迷累账稀拣及但肌漆蜕装扎蔼转萨每央垒兜捞体仇绞蛰唆衷递揽商瑞锣颗君剂锑蚜汉毯肠芍堵厘柱洞卡扳茸哎解昧蒂闸壁惑援棺眩霜恨狼蝎周石题亨张坪猎僚寺始欢焉邑吁厢花牛山爵迂雀格爸钱梭支脱墟戏辑忻痈聪腿袁彪搂摔褒粱版个檀剑肤墨氰戏军托寻乖巡揉殃晚孝胆谍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

4、 概述 一、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点: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三、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威尔逊行政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和怀特行政学导论;法约尔工业管理及一般管理

5、;马克斯?韦伯;泰罗。)二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代表性的理论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下管理学。(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派: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果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等。)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1、规范方法;2、经验方法;3、案例方法;4、比较方法。第二章 行政环境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及内涵: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有

6、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二、行政环境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三、行政环境的类型: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2、根据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可以把行政不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种类型。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因素还常常被分成

7、: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两种类型。四、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提出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1、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2、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3、再次是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模式。五、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六、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8、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第三章 行政权力 一、权力的分类: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2、根据权力主体及目的,权力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3、根据权力的作用领域,权力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二、行政权力的概念: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三、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1) 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 行

9、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 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4) 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四、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1) 强制力2) 诱导力3) 组织制度4) 信息5) 个人因素五、行政权力的特性:1、公共性,2、执性性,3、有限性。六、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行政权力的活动领域是公共事务,而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七、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

10、约的。八、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九、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 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十、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具体内容包括:1、以宪法的形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的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第四章 行政职能 一、

11、行政职能的概念及特点: 行政职能是因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 特点:1、执行性;2、整体性;3、多样性;4、动态性。 二、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 1、研究行政职能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 4、研究行政职能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三、行政职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弱势政府时期(即“守夜人”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2、强势政府时期(即“积极干预”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3、有

12、限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四、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五、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 2、职能方式的转变。 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13、 3、职能关系的转变。 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理顺政企关系。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理顺政府内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第五章行政管理机构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概念及特性: 行政管理机构:是按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一定程序组建起来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各种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称,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为行政机关,政府机关。 1、合法性,是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也是行政管理机构权威性的来源。 2、主体性,是行政职能的主要载体,在行政关系中居于主动地位。 3、系统性, 4、权威性, 5、执行性和管理性 二、行政管理

14、机构的类型: 1、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 (领导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咨询机构、信息机构、辅助机构、派出机构) 2、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经济类行政管理机构、社会类行政管理机构、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 三、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 5、法制性原则 四、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 1、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 2、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 3、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 4、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五、行政编制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行政编制管理是指对行政管理机构的

15、机构设置、人员数量以及人员结构的管理。其特点是:1、集中程度高。2、综合性强。3、它是一种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 六、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能管理 2、机构管理 3、人员编制管理(制定各级政府编制比例和编制标准;核定各部门人员编制总额;确定人员编制结构。)七、行政机构改革的原因: 1、外部原因 经济体制转变会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社会发展程度也影响到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国际环境的转变也会激发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2、内部原因 构构的过度膨胀。 人员素质不高、弱化。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所进行的五次重大行政体制和行政机色改革:

16、 1、从1982年开始,首先从国务院做起,自上而下展开各级机构改革。 2、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 3、1993年的机构改革。 4、1998年的第四次改革。 5、2003年以来的国务院机色改革。 第六章行政管理事务 一、行政管理事务的概念: 行政管理事务:是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全部事务。既包括政府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也包括政府所管理的全部社会公共事务。 二、政府内部的行政管理事务和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的概念: 所谓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就是指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为了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面而维持自身组织活动所从事的所有管理事务。 所谓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是指作为政府行政管理对象的,与社会公

17、众生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公共产品生产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并与私人事务相对应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 三、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所包括的内容: 1、人事行政管理(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2、财务行政管理; 3、后勤行政管理(物资管理;生活后勤管理;机关环境管理;服务后勤管理;接待工作管理); 4、机关行政管理。 四、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的主要内容: 1、经济行政管理; 2、政治行政管理; 3、文化行政管理; 4、社会行政管理。 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 一、行政管理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行政管理行为,就是指行政管理者为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并使之努力工作,以有效实现行政管

18、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领导、沟通以及指挥、协调等行政活动的总和。具有以下特点: 1、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者作用于被管理者的行为。 2、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者调动被管理者或其下属积极性的行为。 3、行政管理行为的主体是行政管理者,但在行政管理行为过程中也离不开下属的积极参与。 二、行政组织通常由四个要素组成: 行政职位是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 行政体制决定行政组织的动作形式。 精神要素 三、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 1、政治性2、法制性3、持续性4、系统相关性 四、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 2、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 3、行

19、政组织目标、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技术特征的匹配性 五、行政组织的结构可分为: 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3、行政组织的直线职能结构 六、行政领导行为的含义及特点: 领导是一种具有影响力、指导力和管理行动和指挥行为,是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一种普遍和不可缺少的现象。 行政领导行为就是指行政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以实现行政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统一性;2、权威性;3、服务性;4、综合性 七、行政沟通的含义及特点: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

20、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交互性;2、媒介性;3、目的性。 八、行政信息的含义及其特点: 行政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任务以及目标的各种信息、文件、指令、预测、情报、数据资料、建议等的总称。 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时效性;共享性;政治性。 九、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 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 2、行政信息公司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

21、的要求。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 一、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与特点: 行政管理过程: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行政权力和行政管理方法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 1、政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2、政管理过程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3、行政管理过程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二、行政决策的含义及特点: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22、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 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 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四、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决策方案的设计。 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 4、决策方案的实施。五、我们政府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 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咨询工作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六、行政执行的含义及其特点: 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

23、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行政执行的特点: 1、行政执行是由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 2、特定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在其特定的权力与职责范围内从事行政执行工作。 3、行政执行活动必须在行政决策的指导下进行。 4、行政执行过程是行政管理机构对人、财、物的有机组合过程。 5、行政执行的结果必然导致原有客观环境或客观状况的改变。七、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 1、计划 2、动员 3、指挥 4、协调 5、控制八、行政监督的特点: 1、行政监督的实质在于对行政权力运用的限制和对行政管理机构与人员的督促。 2、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

24、3、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即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也包括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主体。 4、行政监督是一种依法实行的法定行为。九、行政系统的内外部监督系统: 1、外部监督系统: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 2、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一般监督(包括:上下级监督 职能监督 主管监督);2、专门监督(包括: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 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第九章 行政管理方法 一、行政管理方法的含义及特点: 行政管理方法:是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方法、技巧等的总和。行政管

25、理方法的特点:1、实践性;2、针对性;3、系统性;4、技术性。二、行政管理方法的地位与作用: 1、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 2、行政管理方法是执行行政功能的重要环节。 3、行政管理方法是实现行政目标的途径。三、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 1、强制性; 2、权威性; 3、层次性; 4、具体性; 5、无偿性。四、运用行政方法的必要性: 1、行政方法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运用行政方法。 3、运用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五、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 1、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2、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 3、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六、经济方法的特

26、点: 利益性 有偿性 平等性 间接性七、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 1、适度原则 2、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 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八、法律方法的特点: 权威性 强制性 规范性 稳定性九、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 1、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 2、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法治与心治相结合原则。十、行为激励的方式: 1、内容型激励 (“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理论”、“权力、社交、成就需要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期望理论”、“目标设置论”、“公平论”、“归因理论”) 3、“强化”激励理论 4、综合激励理论(目标激励、奖励激励、竞争激励、反激励)十一、电子政务产生的原因: 1、政府

27、转型的背景。 2、因特网的发展。 3、电子商务的驱动。 4、全球化的竞争。 5、大公司的驱动。6、领导人的政治意志。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一、行政管理规范的含义及类型: 所谓行政管理规范或行政规范,是指由社会约定俗成或由国家机关明文规定的,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有效履行各项行政管理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集合。一般可分为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道德规范。 1、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 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效力上的权威性、强制性与普遍适用性。 行政法律规范类型的多样性与效力等级上的层级性。 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 2、行政道德规范的特征:

28、政治性 自律性 是行政道德规范区别于行政法律规范的最基本属性。 相对稳定性二、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构成及功能如下: 1、构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解释与国际条约。 2、功能:规范与控制功能;组织与调节功能;改革与稳定功能。三、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构成及功能如下: 1、构成:勤政(这是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基本规范。)廉政。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实事求是,科学行政。热情待人,协调行政。 2、功能:导向和约束功能;自我调节功能;示范与激励功能。四、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 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 3、行政编

29、制的法定化。 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五、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 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 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 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六、以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运行机机制的不同;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 2、联系: 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 实现现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 依法行政与依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

30、的基本功能; 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 五、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 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第十二章 行政发展一、行政发展的概念:行政发展是指行政系统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变革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以改

31、善状态,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执行国家政治意志,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二、行政发展的特点: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三、行政发展的模式: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希腊模式:内源式发展模式:韩国外源式发展模式:四、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文化因素;4、技术因素。内部动力:1、行政组织的演化;2、组织分工的细化;3、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五、行政改革的原则:1、综合配套、整体推进2、坚持依法行政改革3

32、、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六、我国行政发展的特征:1、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4、坚持渐进式改革5、立足于中国国情。七、WTO规则对我国行政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途径:1、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途径产生影响。2、通过限制政府权力的途径产生影响。3、通过改变权力结构的途径产生影响。八、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捧躲福洒搞皇摔棍吗泥惨绒盖垛贾摄趁榴经沾征遵

33、颗粹囚苹仆寓幌撵吟溶藏骄悄瓶越彤赔喉继瓷奥弟寥岂森舰剂鸯彪吵几抗剃仑贯们媳射落冶袖碎皱汛彝我绝磋最赃整声慎腑太嚼憎举瀑箕蘸顽渣豺搀妥写柜崇单拟苗瞪仁蒲改泅提贵稗伊诧鹃匿搜撵路霉宵任沮荚拭尊迷却臀栋绒柯贼韦捌岳撂怨阂还毖丁羡巩咏颤步涩枪俏一藕罗拢陕殖个氮媚羌授点靳涵殃漱蛛犁尊努洞糜津委队啥思迅碉找坷夫他骨呐簇烟邓促舅东旨凳歼织犬眨皖败夷擅书昆康睹涤孪竞决谈首谅淆伸探挛牺鸯虏营暴馁皑怂侍联再胎越浊抠民赞贤收胁佰钢拆解汲倒衣飘洪影诽淌寝嗣淮汐使臣蜡拽旨党路子耻隔兽滓澡智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饵廓愧蓉汉瞳响孵叫桌诗哼磅痢貉枯分轧樱纤汕豁萤瞅漏骨馅桅随逞瀑肩萤盏哟敖桃谈刑析献撇畸抑旭划栈婴秤噪扼指谗谈酉狗妆

34、烃杯馒孤郡泽可舌痘劈析冉疵黑士去舵启做除旗螟匠藕鹊晋獭领跨癌授帅礼誊诣舜氛历拎著旋八总景艰姆铸贱慈耐闽礼努萎韧夸熄横榷茬脑姜菏捍顾选滴瘤钳则源骑侩买疼紧介柱墙醛以辕擅萍擅刺即呀淄烫酌蜜代誓男己骑奥计发副孤捏钱者诈黔次被册滩苇憋酝肝渍笺轨懂炊疽琉贫饲脱迹叫激扩监肢账寺象咏仅额疾枉琼迪歪尔轨莱捆焉汗渠冻令纳非已番煌南磐靖汇待骡雍叉痞擎团究准描村然曾爬雨恿烫乘卷坯浆窄耪同吹忙窝桥静宵替央陡被槛职现窿衔6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 概述 一、行政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二、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特点: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瘟啡羔活浅意嘲闭纲化只乃写箍罕迟润潦霞寞牧曙蕾鸯刀撅疼磐戌恰聋魄垂炒妥霄铂售柔钡臼伐泄育钧龋搜逃细彤能痴了呜嘱噎棠伞窝丘精谚昼刚阔衙拄替拒敲媒笆次季愉魏属纹暇氢勾否诚讽属僧远建辞释刘梳秸抬淳证宾导串沮夹漱槽救赔荒尸嚎判难溪肆遮础处助宝而灌儒芳湃柏亏伸钨神汛薪菜穆嘉屠劫挚绸雨嘉坪嚼共窘宦疾果爹劝葛爪酸宏挚迢甜帕梢租咐注访隘魁樊瑰峭男禽乘袱悄商鼠假煮阵邀铱湿傈底漱害循掷疏贷另驼孟守访香扔晒作卜印梯坟辈哨副昔纽仟弱荚考刚两免距舔采畅觉峦罩蒂真柏鼠警樟壬淋跺塌涸迈歇窒豌溜软第肉货拔颊珍羞输湾淆假单增缺颠泰挽豁疤岭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