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57455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6题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 B. C. 或 D. 或3、已知ABCABC,且ABC的周长为20,AB8,BC5,则AC等于( )A. 5 B. 6 C. 7 D. 8(第7题图)4、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 cm和3 cm,那么它的周长是( ) A9 cm B12 cm C15 cm或12 cm D15 cm5、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

2、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第8题图)6、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A、 6 B、7 C、8 D、97、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的度数是( )A 165 B 120 C 150 D 1358、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 ) A4cm B3cm C2cm D1cm9下列说法:三组角分别相等的

3、两个三角形全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的和。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那么下列结论:BDF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DE=BD+CE;ADE的周长等于AB与AC的和;BF=CF其中正确的有( ) A B C D(第10题图)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24分)11、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 边形.12、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

4、角形”,其中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度1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 cm 。 14、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60,BC=6,把ABC沿直线AD折叠,点C落在C处,连接BC,那么BC的长为 B(第17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 cm。16、如图8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

5、53,则的度数为 度。17、中,点 A、B、C坐标为(0,1),(3,1)(4,3),如果要使与 全等,那么点的坐标是 . . 18、如果过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直线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度。三、解答题(共66分)19、青岛国际帆船中心要修建一处公共服务设施,使它到三栋运动员公寓A、B、C的距离相等.(1)若三栋运动员公寓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确定这处公共服务设施(用点P 表示)的位置.(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第19题图)(2)若BAC=66,则BPC= .(4分+5分=9分)(第20 题图)20、在RtABC中,AC

6、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求AE的长(9分) (七)(第21题图)21、将一幅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DE=4.(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3)求CE的长。(9分)22、如图,方格中有一个请你在方格内,画出满足条件的并判断与是否一定全等?(9分)23、请在下列三个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与图中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所画三角形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并将所画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个图不能重复)(9分)

7、ABCDE(第24题图)24、如图,给出五个等量关系: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三个中的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只需写出一种情况),并加以证明。(9分)已知:求证:证明: 25、(1)操作发现:如图,D是等边ABC边BA上一动点(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为边在BC上方作等边DCF,连接AF你能发现线段AF与B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2)类比猜想:如图,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F与BD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需证明。(3)深入探究:如图,当动点D在等边ABC边BA上运动时(点D与点B不重合)连接DC,以DC

8、为边在BC上方、下方分别作等边DCF和等边DCF,连接AF、BF,探究AF、BF与AB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结论如图,当动点D在等边边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其他作法与图相同,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是否有新的结论?直接写出新的结论(12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测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 D 2 C 3 C 4 D 5 B 6 C 7 A 8 C 9 A 10 A二、填空题11、 六 12 、 30 13、 7或13 14 、 3 15、12 16 、 80 17、(4,-1),(-1,3),(-1,-1)18、36,90,108,1807三、解答题19、(1)略(2)13220、3

9、cm21、(1)证明:由题意知,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DCB=90, B=45. CF平分DCE, DCF=ECF=45, B=ECF, CFAB. (2)解:由三角板知,E=60, 由(1)知,ECF=45, DFC=ECF+E, DFC=45 +60=105.(3)222、图略,不一定全等23、以下图形供参考24、情况一:已知:求证:(或或)证明:在和中 即情况二:已知:求证:(或或)证明:在和中, 25、解:(1)AF=BD;证明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C=AC,BCA=60(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理知,DC=CF,DCF=60;BCADCA=DCFDCA,即BC

10、D=ACF;在BCD和ACF中,BCDACF(SAS),BD=A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证明过程同(1),证得BCDACF(SAS),则AF=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当动点D运动至等边ABC边BA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AF=BD仍然成立;(3)AF+BF=AB;证明如下:由(1)知,BCDACF(SAS),则BD=AF;同理BCFACD(SAS),则BF=AD,AF+BF=BD+AD=AB;中的结论不成立新的结论是AF=AB+BF;证明如下:在BCF和ACD中,BCFACD(SAS),BF=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由(2)知,AF=BD;AF=BD=AB+AD=AB+BF,即AF=AB+BF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