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57537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道课堂练习题的教学反思 关于添加辅助线的误区及引导学生走出误区的对策作者简介: 闻世普,男,1962年出生,1978年参加工作。数学本科毕业。本人撰写的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思考、论证教学与基本思维训练,命题教学与思维流程思维流程教学模式初探,在广州市教育局为表彰广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第二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的优秀成果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内容摘要: 笔者在一节几何课的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添加辅助线出现一种很典型的错误,课后作出一些理性分析,展开反思:通过列举几例添加辅助线的误区,提出引导学生走出误区的对策,以企达到提高学生论证思维能力的目的。关键词: 辅助线 误区 对策一、 案例

2、(课堂教学片段):笔者在讲授华师大版八年级(下)角平分线的性质后,布置学生完成课本 的一道练习题:如图,已知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甲同学 ( 优秀生 ) 板书: 老师点评 证明:作FIBC于I,FGAD于G,FHAE于H, FC,FB分别是BCE,DBC的平分线,FI=FH,FI=FG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FH=FG (等量代换) 又 FGAD于G,FHAE于E, 点F在EAD的平分线上。(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2分钟后,有2名学生自觉上黑板演排。要求:限时3分钟;书写完整的证明过程; 自愿

3、上黑板演排。方法:师生互动,合作交流。2分钟后,有2位学生上黑板演排作辅助线的语言简洁、准确。用词规范定理理解透彻,理由充分,几何语言表达简洁、准确。证明过程无可挑剔!同学们一片热烈掌声!乙同学(中等生)板书: 证明: 在AFH和AFG中,EAF=DAF FHA=FGA AF=AF RtAFHRtAFG(AAS) FH=FG 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二、教学反思(一) 对上面练习题添加辅助线的理性分析:我们知道,逻辑论证的方法常有从结论入手“执果索因”的分析法以及从条件入手“执因索果”的综合法。如果说按“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那么可以这样思考:要论证“点

4、F在DAE的平分线上”,可以连结AF,然后证明EAF=DAF,对于这道题这种思路是走不通的。再换一个思路:作辅助线FGAD于G,FHAE于H,再考虑FH=FG,要证明FH=FG,结合条件就要再作辅助线FIBC于I。如果说按“执因索果”的思维方式,那么可以这样思考:由已知条件FC,FB分别是BCE,DBC的平分线,想到点F到BCE两边和到DBC两边的距离相等,于是就想到添加辅助线,作FIBC于I,FGAD于G,FHAE于H。甲同学对垂线的概念,角平分线的性质理解很透彻,作辅助线的语言简洁、准确,为后面 “一气呵成” 的论证创造了条件。乙同学看到点F好象在DAE的平分线上,于是他干脆作射线AF,并

5、且已把它当作DAE的平分线,为了写出证明过程,所以他糊里糊涂地罗列几个关系式作为论证理由,通过三角形全等推导出EAF=DAF,从而得到结论:点F在EAD的平分线上。这实际上犯了“因为AF是EAD的平分线,所以AF是EAD的平分线”的错误。这个错误一开始就是由“作DAE的平分线AF”引起的,一开始他就踏进了“添加辅助线的误区”。通过这个练习题的教学,说明“添加辅助线”对于几何逻辑论证,至关重要,上面两个学生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不同,效果就完全不同。正确的辅助线给人带来“豁然明朗”,错误的辅助线使人“步入歧途”。(二) 添加辅助线的误区。 关于添加辅助线的误区,这里略举几例:1、 疏忽了添加辅助线应考

6、虑“可行性”违背有关公理、定理,法则。例1 如图,已知O的直径AB=,点B到弦AC的距离为,求BAC的度数正确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连结BC错误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作BDAC,垂足为D2、添加的辅助线具有多重功效,无意中给题目添加了新的已知条件。 例2, 已知ABC,AB=AC,求证:B=C正确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作ADBC于D。作A的平分线交BC于D。作BC边上中线AD。错误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作BC的垂直平分线AD交BC于D。作A的平分线使其经过BC的中点D。作A的平分线AD使ADBC。3、概念模糊,添加辅助线的语言表达不清,词不达意。例3,已知O的半径等于5,弦ABCD,且AB=8,CD=

7、6, 求弦AB,CD之间的距离。正确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作OECD于E,作OFAB于F,并延长OF交于G,连结OC,OA,。错误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作OECD,OFAB,延长OF使它垂直于,作直线OC,作直线OA,作直线(三)引导学生走出添加辅助线误区的对策1、 重视概念、定理、性质的教学正确添加辅助线是对所学的概念、定理、性质的正确显现,应该说正确添加辅助线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具体反映,而更主要的是对概念、定理、性质更深层面理解的反映。一个对概念、定理、性质还根本不熟悉的人,他添加的辅助线就会违背“可行性”(例1); 一个对概念、定理、性质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模糊状态的人,他添加的辅助线往往具有多

8、重功效,既希望所添加的辅助线具有这种作用,又希望所添加的辅助线具有那种作用,或者叙述添加辅助线的语言含含糊糊,表达不清(例2,例3),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导致论证不严密甚至完全失败。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概念、定理、性质的教学,用适当的方法、手段,把概念、定理、性质讲透彻,讲明白,当学生真正把概念、定理、性质内化了,当学生用抽象思维构建成一些正确的模型之后,他才有可能正确地画出辅助线。2、 重视教材例题、习题的有效使用教材上所选的例题、习题,大多是经典题,无论是基础知识点方面也好,还是蕴涵的解题技巧方面也好,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例2)。我们备课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错误,添加辅助线当

9、然也应该放在我们视野之中,但从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来看,恰恰在添加辅助线这个环节用的功夫不够。在向学生传授的时候,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交流、讨论,反复感悟,还必须对有关例题、习题作一些变式训练,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真正落实教材例题、习题的有效使用。3、 重视基本作图的教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新教材,开始系统地介绍平面几何的五种基本作图,教材的编写很注重作图的思路引导,注重作图语言的规范,注重作图的理论依据,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培养学生的论证思维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做到这里的三个“注重”,或者甚至老师作图的思路还不娴熟,作图语言不规范,所作的图还不知其所以然,以讹传讹,那么教出

10、来的学生对于添加辅助线思路、语言、依据当然是混混沌沌,模摸糊糊。4、 重视总结经验,形成技巧当然,正确理解概念、定理、性质是正确添加辅助线的重要基础,但是要做到迅速地、准确地添加我们所需要的辅助线,往往还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所以老师要不断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有意的传输给学生,比如添加辅助线,可以帮学生编一些添加辅助线的“歌诀”,或者收集一些添加辅助线的错误例子,用来仔细审视、剖析、改正。5、 重视欣赏学生的劳动成果添加辅助线,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发现,需要一种辛勤的劳动(思维活动),当学生成功地添加到合适的辅助线,这是学生的劳动成果,老师要善于面对学生欣赏他的劳动成果(如本节课,老师点评

11、时,对甲学生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不断地给他以动力,不断地启迪他的思维,让学生驾起有力的风帆,冲出诸如错误添加辅助线等数学误区。6、 重视教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人们常说“要想学生拥有一碗水,老师就要拥有一桶水”,这就是说老师在专业修为方面应该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本领。象正确添加辅助线,既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数学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要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所以老师在文化知识殿堂里要永不停止地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实践做一些理性反思,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不断地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才能驾驭诸如“剖析添加辅助线的正确与错误”的“教”与“学”,才能带领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种种误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