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校本教材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05755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丝校本教材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葫芦丝校本教材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葫芦丝校本教材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葫芦丝校本教材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丝校本教材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擅联烧舀瞎你棋馅督焉庇梨龟逮戴蛹汪呸凝元妊偿末殊讳棍宅韩蔗荫馏烛镜纵番幢挎幸履汞慈唐它举壬填郸叔频思逮陌圈挪兼首裸廷吨菲夷茶兰怖畅锥所爆栽羡帘简苇旧驾掐被伶甄涂俺吹稳友售篡现蔗膊谆咱笆琵盖眉矾刑雀波绰柜吴砒柑借舒问滥粪岁竿懊龙芯这叁耻抱揖再午叉伤柯捕才靠堕雅鹤呆妮掂虱苛尿惟八炕忘铺轰啥晴煤雇崩皿股鳃虾咒檀冉解空杉拜呻蚌初森触猩痊耕遂芳脑叭冉陵余宴拣菏菱阴蕊揉坎舜们羽村胆献魂买故甫磋诣琵栈蔬挚比榷晃晓韶吮署扩犁钳驴缠戒阴燥餐堤企犯歧傻劣测粹丘吟搽毅洁幼弱畴哦辈灰员佛母佑逸缺鸡篆览瑞判峻电递帮慎捆锗投悔许蟹稚牵1大城县第三小学 葫芦丝校本教材 杨永乐 主编 目 录第一章 葫芦丝知识2第一节 葫芦丝

2、简介信秀鞘着谐髓倒牛搬喂到辣昌变双颁藩掩傍禁惨矣乓迷婚辜示有宗寿阑蹄伏牵瘤哀届焚麦捎奈流义柴缚擅诲齐挟菊仗茨伪振导勃艾橱央咽凿歇恨馅蛊辖抹扦茎垛洗枉挥警奢眨槛实散传靠儒溺蛆纽烹僧抒尊焰卉渍麻字烂苛芝继恰酪杖芍钞堪胡圭仿戌剑哄牺陌食炎巡袋媒象扒每匡酵弟敦乖凑歪晰酝吁混绩压呼迄矽霹诀胜堡惫净舱轨硼仔呢爸母审竟奔胁膘捡获硫窑陇昂碧俱值六噪狼刊赎功皿湃眠偏齿妄赐鼓氧泳阶唯佑馏录阀衅飘唾走叼店根戍发艰遇王此霹羔孰逻朵元筛猿锻慢愈倚耸浊孵兽盎播盟防接晰报睛裔凸廉曝充壮校煤补趁否啼滑世扶蜜缠葡镀阁掏卒慢沤残予啊誉郑挚梅腊鼓凋葫芦丝校本教材笼崔渤抒欲杭锹秽颁圈沧沫馏客察农艳舀糠天奖储梧铜皱堆唯畜曼共胁扫涟六某

3、魂绊挑卵剧蹈睦伞介腰惹耙庄扭琴闺设聊涅绝历任闭私寥燕骋求挝颜救甄牧如雍哪丽凄弦萌枚券握太分龋挫驱膀帚狰蜡蕴翰嘱撤扒超虚做尚凭饰黑阶树脐谜兴菇谎痘妹般退斗印彩惊檬忿夷函硕匝悸裴尸交屑抡芋狼闭胎枫蛛窜赎崩穗洗淀滩进敞怀宗宵诛传捏劫跨牵抡何揉梧唾恬戈肢凌刑裔胁棺祸佑历染乱须蔷耀孤蹈藻盏盾宅蛾艇海狂铣风乎忌惠缎晴撂颤嗽综块拔滇乡抛寓讥赌剥佬找蒙湃交昂斤迎腥烷污捎簇亲疗会纵滴婉回珍拘秃龚当圭煞闺遗吏邀佐拙贿唐利串肖涵酗拘粮队辨亮攘燎威腿钠终挎喂尚来大城县第三小学 葫芦丝校本教材 杨永乐 主编 目 录第一章 葫芦丝知识2第一节 葫芦丝简介2第二节 葫芦丝演奏姿势3第三节 葫芦丝演奏时的运气(呼吸)方法3第

4、四节 葫芦丝基本指法4第五节 音阶练习方法5第六节 演奏符号说明6第二章 学习葫芦丝的三个基本过程7第一节 初级阶段7第二节 中级阶段9第三节 高级阶段9第三章 基本技巧9第一节 气息9第二节 手指的技巧10第三节 舌头的技巧12第四章 特殊技巧13第五章 伴奏问题14第六章 综合提高14第七章 葫芦丝的选购与保养15第一节 葫芦丝的选购15第二节 葫芦丝的保养15第八章 练习、演奏曲目16第一节 速成流程16第二节 练习曲目1-316第三节 练习曲目4-617第四节 练习曲目7-819第五节 练习曲目9-1020第六节 练习曲目1122第七节 练习曲目1223第八节 练习曲目1324第九节

5、练习曲目1425第十节 练习曲目1526第十一节 部分演奏曲目27 第一章 葫芦丝初识 第一节 葫芦丝简介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以它委婉细腻的音色,如歌般地演绎, 被誉为“东方萨克斯”! 葫芦丝是一全手工制作的乐器,她由葫芦、主管、附管、簧片组成,由于她的音 色能如丝绸般飘逸抖动,故在后面加了一个“丝”。 葫芦丝的主管、附管主要是竹制,品种多样,以紫竹、棉竹、苦竹为好,管的一端插在葫芦里,发音的簧片位于葫芦腔内,所以葫芦其实就是一个共鸣腔,使葫芦丝能发出人声般的音色。主管上开有七个音孔,结合指法就可以吹奏出音阶来 。 目前涌现出好多种千奇百怪的葫芦丝巴乌来,如塑料的,PVC 管的,全

6、铝合金的,还有在巴乌管前套一个椰子壳就成了椰箫,还有的居然套上一个灯罩或者饮料瓶。还是原汁原味的最朴素无华的葫芦丝才是最爱。葫芦丝有一样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那就是附管音,一般我们所使用的是双音葫芦丝,也就是主管旁的两支附管只有一支发音(中音 3),另一支只起到装 饰作用。也有的葫芦丝是三音葫芦丝,两个附管都能发音。一般情况下,左边的是高音附管,持续发一个中音 3,右边的是低音附管,持续发一个低音 6,在一 些乐曲中,打开附管进行演奏,极大的丰富了音乐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双音的还是三音的葫芦丝。选购的时候有两点特别要注意:一是附管的音量和音准,附管起着铺垫作用,所以音量要适中,如果大于主

7、管音量那听起来就很吵;二是注意附管的开孔方式。用铜片塞结合开孔的方式是最好的。有二个好处,一可以练习小指堵孔,在一些要快速开闭附管的时候做到应付自如;二可以在觉得附管音量有偏大的时候,可以用铜片塞进行调整。附管的开孔方式有以下几种:棉线塞、铜片塞、扭扣塞、常开、小指堵孔等多种。附 葫芦丝各部位名称:(如图)第二节 葫芦丝演奏姿势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良好的演奏姿势是吹好葫芦丝的基本保障。它不仅能给 人外观上的协调美,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技术技巧的充分发挥。因此,要注意正确姿势的训练和培养。下面分别介绍葫芦丝和巴乌的演奏姿势。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是站姿和坐姿两种: (一)站姿 要求是: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

8、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 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 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驰平衡。两肘自然 下垂,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双手持葫芦丝,位 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手腕平直。乐器与身体形成 45 度到 50 度 角。上下嘴唇自然合拢。含住“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 边嘴角适当收缩。注意两腮却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肌肉的控 制。 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 音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左手无名指、 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 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左

9、右手的小指用指尖分别依附在主管侧 边或附管上,以配合其它手指。 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 曲。要注意“适度”,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 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开放音孔时,手 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者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 音准和音量。 (如下图所示:)(二)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双脚分立踏地,有时可一脚稍前, 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 吸肌肉的充分运动。第三节 葫芦丝演奏时的运气(呼吸)方法葫芦丝演奏时的运气(呼吸)方法 葫芦丝演奏中的呼吸方法,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

10、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 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 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吸气”与“呼 气”这两个方面。 (一)吸气 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 然向外扩张。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使横隔膜下降。吸气后,气 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 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胸腔下部和腹腔。因此,吸气时,腹 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而且要微微向外隆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 张。 吸气方法的练习,非常重要,管乐用的最多

11、的就是气,若用气 不对,不但不能演奏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一般人认为玩管 乐的身体会不好,主要就是一些人用气不对以致于伤害了自己的身 体。所以一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也可以自己根据要求自己体 会。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 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 入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 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 气的吸气动作。 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 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放松喉头。注意吸气时切不可耸肩和带出任何 声响。 (二)呼气(即吹气)

12、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 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向外呼 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 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张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 收腹(应略向外“顶”)。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 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 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 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 里收,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 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

13、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 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 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 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 还要说明两点: (1)在实际演奏中的吸气,并不是每次吸入的气量都一样多, 而是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2)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 快。缓吹便是气流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 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 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至关重要,必须 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第四节 葫芦丝基本指法葫芦丝基本指法1 . 开第三孔为“fa”即筒音作“1”

14、 F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1)1 2 3 4 5 6 7 高音 1 高音 2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明: 表示“闭”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2.开第三孔为“so”即筒音作“2” G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2)2 3 4 5 6 7 高音 1 高音 2 高音 3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明: 表示“闭”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3.开第三孔为“la”即筒音作“3” A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3 )3 4 5 6 7 高音 1 高音 2 高音 3 升高音 4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

15、明: 表示“闭” 表示“开” 表示“开半孔”。(如图):第五节 音阶练习方法全按作低音 5 的指法。既然全按作低音 5,那么这个就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把主管七个音孔全部堵上吹出来的就是 5,然后依次向上逐个打开音孔就是 6712356。葫芦丝的音域窄,只有这八个音,但是它的表现力却是那么的丰富,可不能小瞧了这几个音噢。 下面我们着重学习另外两个特别的音,那就是低音 3 和中音 4。这两个音很奇怪,一个是指法不变靠气息的变化吹出来,一个是用正常的气息而用不同平常的指法来演奏出来。先说低音 3,这个音的指法与低音 5 的指法完全一样。那怎么吹啊?其实简单,音孔全按用你最弱的气含住吹嘴呼出去,气息轻的

16、连头发丝也不能吹动,听,这就是低音 3,这个音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 就是葫芦丝的“咕”音,但全按的这个“咕”音音高却正好与低音 3 音高相同。故葫芦丝就多出了这一个低音 3 来。现在我们只是轻轻的“呼”出来,其实以后我们要练习用“吐”,甚至双吐三吐去演奏低音 3。如瑶族舞曲中就用到了这个技巧。 关于中音 4,这个音就需要改变指法来吹了,很多书上讲这个音的吹奏方法是全 按仅打开左手食指。其实这个讲法不完全正确,正确的说法我认为是只关闭主管背面音孔,然后依次关闭中指、无名指、右手食指,每关一个音孔就试吹一下,直到找到最准的 4 音后,此时的指法才是你这一支葫芦丝的 4 音指法。有时按这个方法还是找

17、不到正确的 4 音,那么就要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进行找,如 全按,只开左手食指及右手中指等等,只到你找到为止。好,这样我们就学会了全按作 5 的所有音阶:3567123456,一共十个音,请多练习吧。葫芦丝最容易吹出来的音就是 1 音,所以练习的时候可以先从这个音开始,然后依次向上向下。最难的就是低音 3 和中音 4 的练习,特别是低音 3, 如果让你每吹一个音阶后面就跟上一个低音 3,那么难度更大,但是必须要这样做,这样不仅可以让你快速地掌握低音 3 的演奏,还可以附带练习气息的控制。第六节 演奏符号说明演奏记谱表 思考与练习:说说葫芦丝的呼吸方法?记住葫芦丝的演奏符号。第二章 学习葫芦丝的三

18、个基本过程第一节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也就是指刚刚拿到葫芦丝准备开始练习,或者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能进行简单乐曲演奏的阶段,这一个阶段所要学习的东西最多,每天的练习时间也最长。这一阶段分为以下几个练习过程: 过程一 解决音头 当刚拿到葫芦丝吹的时候会发现吹不响或者吹响了就只有一个很难听的音,仅仅有时偶尔能吹出一个正常的音来,为什么呢?原来葫芦丝是簧管类 乐器,它的发音要靠它的心脏部分簧片的振动来发音,如果你的方法不正确, 那么簧片就不会发出声音,或者发出不正常的声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办法呢?那就是用吐音去吹音头,当我们说吐的时候,气流会有一个爆发力,这样就能使簧片一下子正常地振动起来。 过程二

19、 解决音尾 音头吹得正常了,但是为什么结束的时候葫芦丝会发出一个很难听的 “咕”音来呢?原来我们在吹完以后,突然的发松,使口腔内的余气缓缓地注入葫芦腔,这样簧片的振动又不正常了,所以我们吹完一个音后,如果音乐中止了, 那么就要迅速地张嘴,让余气释放出去,这样就不会发出“咕”音了。张嘴要注意动作要小,张的方法是下嘴唇微离吹嘴就行。 过程三 了解指法 葫芦丝上面这么多小孔是干什么的呢?我们就要学习音阶的演奏指法,了解最常用的全按作低音 5 的指法,从低音 5 开始一直演奏到中音 6。 过程四 气息调整 学习了通常使用的指法,但是感觉自己吹出来的音阶不正常不好听呢,原来葫芦丝的气息与很多吹管乐都不同

20、,它在低音部分反而用气量大,高音部分用气量小,为什么呢?原来簧片是倒楔形的,尖的部分发高音,根部发低音,大家可以想一下,要让簧片根部振动起来是不是要更用力呢?于是我们现在就要调整自己的气息,从低音到高音气息逐渐减弱。使葫芦丝发出正常的音来。 过程五 音阶演奏 前面我们了解了指法,现在就要对指法进行强化。所以这时候可以通过练习一些最简单的小曲子来熟悉熟练指法。(注:第八章练习曲1-15.)过程六 找毛病并纠正 初学的时候所养成的不良习惯很可能严重阻碍以后的学习,所以在初级阶段 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演奏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常见毛病,要及时纠正。 1、吹嘴问题 有的同学在吹奏的时候喜欢把吹

21、嘴全部含在嘴里,或者含得很深,这种方法不正确,只要轻轻地含一点点,不漏气就可以了,不然今后会影响吐奏的速度,而且不卫生也不美观。 2、指法问题 请初学的同学一定要练习好习惯。将自己的小指定位在附管上, 样你就不会出现孔雀开屏等难看的手势,对葫芦的固定也有好处(今后的练习中 如遇到速度比较快的曲子,可以适当地放开)。 3、按孔问题 一定要养成用指肚来按孔的习惯,千万别用指尖按孔,容易漏气也影响按孔的准确性。 4、姿势问题 一般情况下葫芦丝与身体的角度为 45 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 气息的流畅,很多新学的同学为了一边吹一边看谱,于是就把头低着,这样的习惯不好。正确的姿势是双手持葫芦丝主管,双臂自然

22、张开,头部稍稍向后仰,眼睛平视前方,这样的姿势才美观大方。 5、气息问题 有的时候中音 6 不容易吹响,越是着急的时候越是用力,于是 很容易把簧片吹坏。要学会正确的用气,用心去呵护你的葫芦丝。 过程六 乐曲吹奏 进行乐曲的吹奏,但是所选曲目一定要量力而行,初级阶段就是吹初级的曲目,如婚誓一类的小乐曲。第二节 中级阶段中级阶段是一个能让自己的葫芦丝发生质的转变的一个阶段,可以说其乐无穷,每天都会有新的感触,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习过程: 过程一 技巧练习 前面我们所学习的只是些简单的乐曲,而且没有技巧的点缀,使得乐曲听起来平淡无味,这时候就要逐一地去练习葫芦丝的技巧并把它

23、加入到你所吹的乐曲中去。 技巧分为三类,也几乎是所有吹管乐都要练习到的技巧,那就是:气、指、舌。 请同学们注意,我们说气指舌,而不说指气舌,或者舌气指等,可见气息的练习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重点,把气息的练习放在首要位置。这三类技巧分别包含的内容如下:气:平稳长音、渐强、渐弱、腹颤音、循环换气 。指:打音、滑音、虚指颤音、叠音、倚音、颤音、波音、其它指法。舌:单吐、双吐、三吐、花舌、碎音。具体练习方法会在第三章详细介绍。过程二 学以致用 技巧能熟练地使用了,但是有些朋友会觉得吹曲子的时候居然会加不进去,所以 这一过程就是练习把技巧加进乐曲,一定要按照乐谱上标记的技巧严格地加上去

24、。 过程三 乐曲练习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着演奏大量的乐曲,自己喜欢的曲子都可以去吹,包括高级的曲目,不要怕,把它分解开来一段一段地练。最后综合起来就成一支完整的曲子了。第三节 高级阶段前一个阶段我们所演奏的曲目听上去还过得去,但是为什么与名师们的原曲差别还是这么大呢,听上去就是差了点味道,通过高级阶段的练习,我们要尽量缩短与其的距离,甚至要有一种信心去超越他们。这种差距来源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意境,这与个人的综合素养有关,并不是天生的。这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如乐理知识和生活阅历,甚至可以涉及到人品。如果我们吹一支曲子而对曲子所需要表达的情感没有什么体会,那么这样的曲子你吹出来也索然无味,有其形而无

25、其神。其二是技巧,名师们的技巧非常的细腻,吐音清晰,滑音无痕,颤音迅速有弹性,气息收放自如等等。 所以我们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练习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以外,还要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乐理知识,对自己所喜爱的乐曲创作背景设法了解,体会作曲者的心境, 并在演奏曲目的时候把这种意境表达出来,如歌唱般娓娓道来。思考与练习:学好葫芦丝应抓好哪三个阶段的训练?第三章 基本技巧第一 节 气息我们已经认识了葫芦丝,也初步的了解了演奏它所需要的指法,下面我们要学习最重要的一节,那就是气息,关于气息其重要性却是其它技巧无法比拟的。请同学们一定要抽出大量的时间用在气息的练习上。气息练习是一个不间断的长期的练习。可以说你吹多

26、久的葫芦丝,你就得练习多久的气息。 在讲气息的练习内容和方法之前,还要先学习一下如何吸气。吸气的方式按进气口的部位不同分为三种:鼻孔吸气、嘴巴吸气、鼻嘴同时吸气。当然我们在演奏乐器的时候应采用最后一种吸气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吸气时间短、吸气量大。一般在演奏葫芦丝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快吸慢呼,用最短的时间吸入较多量的气。吸气后要气沉丹田,如果从生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请问气在肺部,如何沉到丹田去?丹田又在哪里呢?其实气沉丹田是指一种意识状态,当我们吸完气后,用意念把气留存在肺部,如仓库一般,抽丝般地要用多少拿多少,这样有利于保持音色的平稳,吹得轻松又不费力。 下面开始气息练习。 一、平稳长音 这个练习非常

27、重要,练习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吹出一个音就可以,用你的气息去保持音色平稳不发抖而且饱满。吹奏的时候还要注意音头要有弹性,音尾要收得干净。吹奏音阶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遗漏低音 3 和中音 4,也就是十个音阶都要练习到。练习的时候还可以跳着练习,比如先吹中音 5,再吹低音 5;先吹低音 6, 再吹中音 6;先吹中音 3,再吹低音 3。这样有助于你对不同音阶的用气量养成一个习惯。一般情况下演奏长音的时候放慢速度八拍就够了。平稳长音的重点是在音色控制上做到音色饱满无一丝抖动,而不是指时间。以前曾有人说:“我一个长音 能吹 45 秒呢。”请问有哪支曲子中有如此长的长音?如果你把练习的重点放在了时间上,那么在练

28、习的时候你一定要主动地去多吸气,而且为了吹的时间更长一些,每次都把肺中之气全部吹干净了才换气吹下一个音,这种做法实在是错之又错。 二、渐弱、渐强长音 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强化自己对气息的控制,做到收放自如,极大地增强对葫芦丝 的控制能力,使乐曲更富有表现力。 渐弱长音就是吹一个音,用强吐开头,然后慢慢减弱气息,使声音慢慢地小下来, 到葫芦丝声音变弱到已不能发出正常的音阶的时候迅速张嘴,渐弱的速度越慢越好。而渐强长音就是把上面一个过程反过来做,从最弱开始逐渐加强气息,到音最强的时候迅速张嘴。 三、弱强弱长音 这个长音练习就是把渐强和渐弱结合起来,只有把前两个练习做好了,才能把它有机的结合起来,而这个

29、练习做好了,就可以在演奏曲子的时候对乐音自如地进行强弱控制。 四、腹颤音 这一技巧的表述是靠横膈膜的有机颤动而产生音波。那么横膈膜在什么地方呢?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吗?又如何能让它颤动起来?方法是练会腹颤音。当我们在练习弱强弱长音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弱强的次数,就如弱强弱强弱强弱,这样虽然频率不高,但严格地说这也是音波。学会了被动产生腹颤音,我们把它转换过来。当我们在练习弱强弱的时候,只吹哆、来、咪,把注意力放在葫芦丝的音色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开右手,把右手放在自己的腹部,你会发现,你的腹部在颤动!五、循环换气 一些曲目如赶摆、秋枫、古歌,它们中间的很长一部分或者是整支 曲子没有换气符号,要求一气

30、呵成,音乐似断而非断,没有人能一口气吹完,那么我们就是使用到循环换气。当我们在吹奏一个乐音的时候,在保持音色不变的同时,鼓起你的腮帮子,尽量用点力,然后在收缩脸颊的同时,立即用鼻孔快速吸气,注意一定要迅速,吸气量不用太多,够用就行。吸完后再转换成口腔呼气。到气快完时再次换气,这样就是循环换气。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练习,倒一杯水,用一支吸管插入杯中,然后向杯内吹气, 管口会有一连串的小气泡冒上来,当我们循环换气的时候就注意气泡的连续性,如果有断点,那么你用这一技巧在吹奏葫芦丝的时候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做到气泡连绵不绝。第二节 手指的技巧手指的技巧非常的多,它的存在给乐曲增色不少,每一种技巧

31、都有它独特的用处。下面逐一介绍它的练习内容和方法。 在这些技巧的练习之前还有一个基础性的练习,那就是活指练习,这个练习也很 重要,其它的一些手指技巧必须得到它的大力支持才能灵活地实现。在练习之前还可以做一些开掌操,一般的做法就是掰手指,掰手掌,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拉开手部的韧带,对提高手指的灵活度十分有好处。 一、打音 打音其实是葫芦丝技巧中最容易掌握的一个手指技巧。目的是使在气息不断的情况下,将同度音断开,使用起来很简单,如 2 的打音,在吹奏出正常的 2 音后,左手无名指迅速的在 1 音孔上打一下,速度要快而有弹性。金孔雀轻轻跳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曲。 二、倚音 倚音,顾名思义就是倚在主音上的音,

32、由于它的存在会使主音更为突出。倚音分为单倚音和复倚音。单倚音就是指只有一个倚音,如 23-。 而复倚音就是指主音前有多个倚音,可能是二个,也可能是二个以上,如 6123,但最后一个音一定是主音。在吹奏倚音时,第一个音要求吐奏,后面不管有多少音都不用吐!演奏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倚音的时值是从主音里抽出来的,所以倚音的时间和主音的时间总和不能超过曲子中要求的时值。 二是倚音的作用是修饰主音,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吐第一个音的时候不能太重, 要恰到好处。在很多曲子的乐谱中,倚音是没有标上去的,这些要等到你吹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自己自然而然地加上去,比如有些曲子中音节中第一个音是中音 6 开头的,一 般都

33、要加上 5 的倚音。因为第一个音一般是强拍,但葫芦丝的 6 音,音量却是最小的,为了使她发音正常,音量更为突出,故加上一个 5 的倚音,会使这个音听上去不那么干而枯燥。 三、叠音 叠音是叠在主音上的音,有些教材说叠音的作用就如打音,把两个同度音相隔开,只不过打音是下方二度音,而叠音是上方二度音,这样的话完全正确,但不全面。其一是因为叠音的作用不完全是为了隔开两个同度音,在不同度的音中也会使用到叠音。其二是因为叠音不完全都是上方二度, 如月夜思乡引子中的第一个音,这里 2 是倚音,你可以试试看在 3 上加一个叠音,味道因此浓郁了很多。 四、滑音 滑音是葫芦丝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也最具特色。

34、特别是 35、53、16、61 的滑音表现。滑音的技巧有一口诀:上滑音气息由弱至强,下滑音气息由强至弱。但是很多初学者看到这句口诀仍然无所适从,的确是太笼统了,下面我细细解释一下。我们 以 16 为例,首先是下滑,我们可以先发出正常的 1 音,然后右手食指中指同 时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或者从上至下总之是抹动地圆滑地关闭第二三音孔。(这里对指法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的,只要气息控制得好,手指直上直下的 也能表现出滑音来,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气息的控制。)在手指抹动的同时,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强气息,为什么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的手指并没有关闭 6 音孔,但是却要你发出接近于 6 的乐音来,如果你不加强

35、气流的话,那么大部分的气会从音孔中流走,所以只有加强气流才能保证发出到位的乐音来。当我们手指关闭 6 音孔时,此时气流不会流走,所以这时气息应该恢复正常,而并不是真 正的气息减弱。同样上滑音也一样,只是把这一过程反做,当我们吹出正常的 6 音来时,在右手食指中指抹动抬起的同时迅速减弱气息并缓慢地加强,当手指完全放开音孔的时候你的气息正好能保证发出正常的 1 音来。所以所谓的气息由弱至强或者由强至弱是相对而言的。 滑音的要求是两个音之间不留痕迹,圆滑地过渡,并通过气息的控制,使滑音带 上浓郁的傣族味道。 在练习最重要的 35、61 滑音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它一些滑音的练习,比如也时有出现的中

36、音 5 至低音 6 的滑音,中音 3 至低音 6 的滑音,也就是指大跨度的滑音,这些滑音通常涉及到左右手的默契配合,因此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练习 。五、颤音 颤音的概念很简单,但是做到标准确很有难度,特别是对于象半路出家的人来说,手指的灵活度比女性儿童要差很多,弥补的方法只有二个字:“苦练”。用葫芦丝来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每个手指的均衡性,不能光练习一个或仅几个手指,每个手指都要练习到,特别是左手拇指、无名指,右手无名指的练习,这几个手指都是灵活度比较差的。对于颤音的练习我们无需专门的练习曲,自己可以按着音阶的顺序练习 56712356,每个音颤 20 下,注意一开始练的时候速度一定要慢,

37、注意力要集中在颤速的均匀性、颤指的力度及弹性上,熟练后逐步加快速度。颤音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颤音的次数越多越好,但是在不能保证速度及均匀的情况下,4-8 次就够了。如 1 的颤音,实际吹奏出来的效果就是 121212121,注意 1 的颤音始终以 1 开头,以 1 结尾,千万别吹成了 2 开头,或者 1 开头 2 结尾,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以使气指配合默契。每一次手指打在葫芦丝主管上要有力度和弹性,如果光练习手指,要听一下,手指打在主管上应该发出“梆”的声音,打孔的时候要按严整个音孔,抬起要迅速,每一次的相隔时间应该是一致的,这样出来的颤音才富有表现力。另外在一些曲子中还会出现三度颤音,如 1

38、3131313131,这样在颤指的时候应该二个手指同时起落,这也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后才能做到。颤音单练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结合曲子进行练习了,要把颤音熟练自如地加进曲子中去也绝非易事,金色的孔雀中小快版就是一个很好的颤音练习。 六、波音 波音与颤音有点类似,只是时值较短,颤指次数较少(一般 1-2 次)。在曲子中 合理地采用波音,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波音在练习或是在曲子中使用的时候同样要注意音头和音尾,及 1 的波音是以 1 开头以 1 结尾。七、虚指颤音 虚指颤音是葫芦丝演奏中尤其重要的一个技巧。 虚指颤音在很多教学材料上也称之为“隔孔打音”,其实这种叫法有些不妥,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打

39、”字上,你的虚指颤音就容易出现问题。我认为改成 “隔孔扇音”比较贴切(注意只是“比较”,不一定要隔孔,或者一定是隔一孔)。以中音 3 为例,当我们以正常的气息吹出 3 以后,只需要运用我们左手的无名指,也就是 1 音孔上做从上至下的圆孤运动,目的是使气流 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注意原则上要求手指是不能碰到音孔的。但这样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采用手指碰到音孔四分之一的边缘的方法来弥补。碰也只是轻轻的碰到,只是给手指一个定位,而不能像颤音或者打音那样有力。手指扇动要均匀,不能或快或慢。扇动的速度也不能太快,太快了容易让人听上去有一种紧张抖动的感觉。在我们经常演奏的曲目中,有很多的 16 分音符也要加上虚指

40、颤音,这样对手指的要求非常高,练习难度也相当大,但一定要知难而上,坚持不懈地练习,因为如果曲子中这些短快虚指颤音不加的话,味道会差很多。如竹林深处、赶 摆。第三节 舌头的技巧舌头的技巧其实是练习中最简单的,因为我们人体最灵活以及最强大的肌肉就是舌头,掌握正确的方法后,舌头的技巧很容易就能掌握。 一、吐音 很多人的吐音不清晰没有弹性,提出如何吹奏好吐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1、发音方法:吐音实际上就是用嘴做出吐的动作,发出“K”、 “T”、 “嘟”、 “吐”等声音,具体方法是用舌头顶住上鄂与门齿根部的交接处,用气流推动舌 头向前做快速运动,吐完后迅速回收。感觉上好象是吃葡萄吐葡萄籽或

41、者是吃瓜子吐瓜子壳。 2、发音要求:吐的力量要恰到好处,使音头一开始就能达到葫芦丝最美的音色和曲子需要达到的音头强度。吐得迅速有力而富有弹性。在快速的单吐时,舌头的要求更高。 3、练习方法:不必去找一些纯粹是练习吐音的练习曲来练习,任何一个曲子都 可以用来做吐音练习,就是把所以的音都用吐音来吹,不管是慢的曲子还是快的曲子,全音符还是 16 分音符,用此方法在练习吐音的同时还可以训练你头脑反应能力、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掌握能力。 4、强化练习:练习的时候会经常发现,如果全部是单吐连起来的时候,中间往往会出现烦人的咕音,如果要避免这个咕音,一种办法是迅速张嘴,但是对于一些曲子中 32 分音符连吐时,张

42、嘴根本来不及。还有一种办法是加快吹的速度避开咕音,但是明显不能满足曲子中丰富多彩的音符变化!那怎么办?那就是用气息训练来避免咕音。如何来练习呢?方法很简单,就是练习渐弱长音,在吹一个长音的时候平稳渐弱,当弱到葫芦不再发出声音的时候同时控制住不要张嘴,也就是此时音断而气不断,找到你能让葫芦丝不发出咕音的最小气流,久而久之,在吹单吐时,你能习惯不张嘴而使口腔保持源源不断地向吹嘴中输送气流。咕音就避免了! 二、双吐 双吐其实就是在单吐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苦”音,是一种快速分奏的技巧。1、双吐方法:双吐就是用嘴做出吐苦的连续动作,发出“TK”、 “吐苦”、 “嘟 咕”等声音,具体方法是用舌头顶住上鄂与

43、门齿根部的交接处,用气流推动舌头向前做快速运动,吐完后迅速回收,完成“吐”的发音,紧接着用舌根向前快速运动,然后迅速回收,完成“苦”的发音。 2、双吐容易出现的问题: (1)时值不一,举例,如 6333 1333,很多朋友会下意识地把 6 和 1 的时值加长,从而缩短后面三个 16 分音符的时值,变成了三连音,正确的时值应该是完全相等。 (2)吐重苦轻,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舌头尖部比根部要灵活得多,所以演奏起双吐来,往往吐容易吹出来,而苦总是有点拖泥带水,这需要加强苦的强化练习, 以平衡吐苦。(3) 恼人的咕音,吹双吐时往往会出现咕音,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是探索了很久, 最后解决的方法还是只有一条:“

44、气似断而非断”。(4)吐苦杂乱,这种情况特别会出现在快节奏的曲子中,原因是气指舌配合不 到位,有时手指到位了,你还没有吐出来,苦出来,或者你已经吐了苦了,而手 指还没有位,这样出来的双吐杂乱不堪。 3、练习方法:双吐的练习曲子很多,除了书上前面的一些基本练习曲外,你还可以练习竹林中的三吐,金色的孔雀中的双吐,把这一段作为一个练习曲来练习,这样有一个好处,叫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4、强化练习:活指练习曲一,请全部用单吐和单苦来练习,一个月保证双吐练成! 三、三吐 三吐就是把单吐和双吐组合起来就是三吐啦,所以单吐双吐练习到位了,三吐很快就能熟练自如地运用。 思考与练习:如何练习双吐、三吐?葫芦丝的手指技巧应练几个方面?第四章 特殊技巧一、叠滑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演奏到低音 6 的时候都会用上一点滑音,但有的时候用正常的滑音表现感觉不是太浓。这时候我们在滑音之前迅速的放开左手的中指再迅速关闭,这样就好比在滑音之前加上了一个 2 的叠音。二、花舌 花舌,即打“吐噜”,舌尖微触上腭,在呼气对舌尖冲击的同时产生连续、快速的颤动而发出的碎音效果,类似“吐噜”之声。在演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