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她是我的朋友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58053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她是我的朋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8她是我的朋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8她是我的朋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她是我的朋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她是我的朋友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8 她是我的朋友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2指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描

2、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词: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阅读重点段落,理解课文内容(本教学环节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探究阮恒献血前后的内心活动。)1阮恒是在什么情况下献血的?献血前他是怎么想的?(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思考问题。(2)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句体会。)如果就会输血迫在眉睫。(“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迫在眉睫?)一阵沉默之后,一只

3、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为什么会颤抖,为什么举起手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他在想些什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学生理解时,教师相机板书:献血前:举 放 举 犹豫(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阮恒的心情,并通过读表达出阮恒的心情。2阮恒在献血过程中又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阮恒表情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阮恒动作的句子。(1)学生默读批画。(2)分组讨论。(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句交流理解。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

4、住脸。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a既然不是针刺疼了他,他怎会啜泣,怎会呜咽,怎会低声哭泣呢?阮恒到底在想什么?(学生在理解时,可结合课文插图,要让学生明白,在抽血过程中,他始终认为自己会死,这种想法一直困扰着他。)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说些什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4讨论:作者为什么用阮恒的回答作为课文的题目?(此环节设计旨在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三、总结全文1再读全文,说说阮恒的哪些行为打动了你。作为同龄人,你想对阮恒说些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了解关于友情的故事。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