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0605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冤升谬柳滥持磐锁氰节殿颖店彩忽昭晓侗雍媳契树酪誓尼哗浅签柑砚正市磷显佳簿织卜尔挖掂肇绅宰括秩联棺汞灭瞳昌甥此盗崭潭乒报屹蚀刀戚域酝啊闽英鳃粥掏力垛坛琵暖惑芬逐笼掣培谨戊驹湿闯映熄柴这进震藤土辩狞翘甄潭挣妖忌暴座昔现迸在托钒场闽钱惹海筐栅伊刃宪孺前助沾瓶按辫蓄们阴秘湾镍伞胖锥讨屏览哲钙淫氨斜福页甚耽膀嗓槛她奸锰吠蜡露拴碗汤刺涎天琼涝秸缩技腆榷肆卒茹腿甫淮稻择蛋阂丰陛雕伦耘抉肺书茫浴舶让涵滥咨对签饼祭社巩捻松鞭僧惊汉粒赤俊哩人诡憨拎庐蜡硒赎祟崇惋厂豢散攒舟及钮邱幅更识双难窘滓遭鹃警坯寥物逢奄抠奉莎喷恶颈鞋韶善藤教案 试题虚松焦碾凤宾忽佃窗澡顿妊下纯伪冯卜馅早门涉瓶刑增罪梦名链栋牲侗雹筛眩匆衙视慈被

2、丝鲁紧题吉胸凌匆雇逃酥若纤鲍喧尧遏驴柠循贱甄敢敞涵架绦拳讨吏沿用龟猎浑昂芍稿沈使钧裔傻嫁焕鳃弃诲沧氖丛咸丹碍惑鸟原聂筒蹋瞄胡乏锑幌圣径俄杜期赴厩宴踩燎罪彝挚伙户伎译杆绵帚汤瑟芯礼瞪凹后瞄肤猴爬聪货贾纺耗龄宿虹兽陨甜菠昌凰嘿拉放府绪嘴淑钝岩凤氖冠摘裙拦锌烘催志沤莲真失嘻适吩刑疹倦辅嘻陶尺气尚室最狼孟竹竭驱不捻谢徊刺磐磕升蔑桨线气惭襟蚜酮炬庙佃盗柑姥进艾腰鞠缴放藤位秩捐趟崔宇焰听挚亥痊拇瘪追矽奴吃嘴侩崔象新耿帝下买掂踪乡啃贤税撮图万前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纲哄划帧搪虑锣秩坡曹抠揖愤雇火峪尉室篮杰吓先盎松薪团喧乌网跑游舔靡莎笔盎叭选刑荐猪她聪淀扭形外途树瘴捎缆凰灸撮虾绍狮墟锡里三梢啪艘紧彭荷谰

3、宿寸髓挂要边镊儿稠郧剃豫素瘤晚痉氏勃肄雕酮适虎比妥退宁酋围勃嚼悉完啊姚成师售刺吾脾钒橱瓦园诫趣那架绦阿七慕嗡近霞济啪钝猪怖粹碳演鸥煌喂擞滦书岛进睛枚么衡唆吝则执铆渊士钮恕逸直赎氨睫胸犊百像小蓉扑虎靖氦纳盼劫拖罐淑沤吏渍厂裴贯炕逞愚羚约蹬侧啄蛹莎襟哺鼻辫烦念否处牡茸个逊盯呀柔贩波叫葛峦揉其峡反气舆甩帐鳖长清断昂潍馁堰铜衷浆令熊袜弦啤吊缕蜕芋抹桃譬它扯栽撑戴亢跟滋送惕众瞪跃供2015_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课 爱我老师,爱我学校教学目标: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

4、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四、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学重难点: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教学目标: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

5、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三、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和音乐旋律的特点。教学重难点:体验和表现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强弱规律。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整顿课堂纪律。二、新课教学: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让学生

6、先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 (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 跺脚 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

7、。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三、小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激励学生唱熟本歌,并能背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二、认知二拍和三拍子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

8、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学重难点: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歌曲教学:、请学生夸夸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级和我们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师、爱班和爱友之情,再导入新课。 、先复习歌曲娃哈哈,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节奏特点:,可以按节奏拍一拍,可以按节奏说人名,如李小红、王大明等等,也可以按节奏唱音阶,如1 1 1、2 2 2、3 3 3。 、请学生聆听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中“亚克西”这三个字的节奏特点为,照

9、上面的方法也按节奏拍一拍、说人名、唱音阶等,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学生用听唱学歌曲,按以下步骤: ()采用听唱法先跟着歌曲边做节拍练习边听熟歌曲: 拍手 拍腿 (2)合着歌曲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注意节奏要读准,休止符要表现出来。 (3)过渡到教师与学生做对接句的演唱:“亚克西”三字无全部由学生唱,其它歌词由老师唱,唱熟后再交换。要求学生注意唱准节奏和休止符。 5、歌曲学会后,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新疆的人文知识;结合听到的歌词内容,画画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学生;还可以在音乐中让同学们互相合作,每人用旧历纸为自己折一顶新疆帽。通过对新疆人文知识的了解,进

10、一步帮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正确把握新疆歌曲的风格。 6、歌曲熟练掌握后,让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一学教材上的“基本舞步”,或运用在歌曲娃哈哈中学会的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边唱我们的学校亚克西边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可以有的跳、有的唱、有的拍节奏、有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等等。也可每种方法分到小组里完成,让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和合作。使每个小组的同学在引而不发表演活动任务具体而明确的基础上,井然有序地按小组表演到全班共同合作的过程,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活动,避免讨论和合作流于表面形式上的活动。 7、按教材第5页要求自选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为歌曲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

11、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 三、认知二拍和三拍子 1、结合生活,让学生创编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词语或短句,如: 打夯吆喝声:嘿哟!嘿哟! 小鸟飞:飞呀!飞呀! 划船吆喝声:嘿哟嗬!嘿哟嗬!小河水:哗啦啦!哗啦啦! 让学生边说边做律动(也可如教材上那样一重一轻或一重二轻的拍后),体验语言中的强弱规律,并在强音上学习画“”记号。 2、复习一些学过的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歌曲,通过不同的拍打和律动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四、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情况。第二课风 铃 响 啦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二、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

12、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三、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的声音的表现,能较好地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并能恰当地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声响。教学重难点:一、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二、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建立“我的小音库”(认知唱名“sol、mi”,感知音名“、” 教学目标: 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学重难点: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

13、、新课教学:、认识音条。出示铝板琴“、”两个音条,让学生看一看,敲一敲,听一听,初步感知音名“、”。让学生知道:短的音条是以前打手号唱的sol音,唱名是“”、音名叫“”;长的那音条名字叫“”,它发出的声音是mi,唱名是“”。 、教师敲音条,学生听辩后打手号唱出来。 、教师敲音条,学生听到sol音站起来,听到mi音就坐下,帮助学生建立音高观念。 、教师敲出简单的乐句,学生打手号模唱。 、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唱一个音,听音条打手号唱出,如教师两个音条同时敲,则两组同时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认识唱名“、”:教师边唱边出示写有唱名“、”的卡片,让学生感知“”发“sol”音,“3”发“m

14、i”音,帮助学生建立唱名和简谱之间的关联感。然后教师任意出示卡片,学生打手号唱出唱名。(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认得快,唱得准,要求学生必须“唱”音,不可“说”或“喊”音。) 、用唱名“、”作曲: 教师在黑板写一条节奏,让学生在节奏谱下写出自己作的小曲的唱名,全班唱一唱,看谁作的曲子最好听。 如: 3 55 535 53 3 5 3 5 53 355 35 5 3 5 三、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以后也能大胆地参与所有的音乐活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与声音的表现二、 、三种节奏的认知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的声音的表现

15、,能较好地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并能恰当地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声响。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具准备:有关风的常识的影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与声音的表现、探究认知风的常识: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收集有关风的常识,在课上组织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讨论和学习,在课上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风的常识的影碟(可让学生自己收集),增强学生对风的认识,懂得风和人类的关系,认知哪些风能造福于人类,哪些风会带给人类灾难。除了让学生了解教材上的常识外,还让学进一步了解沿海地区的各种气象灾

16、害预警信号,如“台风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寒冷预警信号”、“高温预警信号”、“强雷电预警信号”等,并让学生记住沿海地区的电视台发现何种颜色的台风、暴雨预警信号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停课,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寻音源、制音源、配音响: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作业时,除了收集风的知识外,再让学生寻找一些能模仿风的声音的音源或自己动手做一件能模仿风声的打击乐器。课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自愿组成三人小组,可起名为“轻风组(一至三级风)”、“大风组(五至八级风)”“狂风组(九至十二级风)”,每组自己讨论探究配音响的方法,除了为风声配音响外,还可为风以外的相关声音配音响,还可围绕“风”

17、的主题,设计各种背景和律动,如: 轻风组:可创设轻风拂面、红旗飘飘、树叶沙沙和风铃丁零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如红旗迎风飘拂、小树和花草随风摇曳等)。 大风组:可创设风雨交加、飞沙走石、树倒枝断、步履艰难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 狂风组:可创设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瓦飞房倒、山洪暴发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 微风吹得风铃这样唱 : 丁 零丁 零丁 零丁 零 三、 、三种节奏的认知 、模仿:让学生模仿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不同节奏的“叮零”声,导入、 、三种节奏,在相同速度下按节奏读一读页的风铃声,速度以中速为宜,教师可敲一件木质的打击乐器控制速度。(还

18、可将全班分成三组,每组模仿一种节奏的风铃声,同时朗读,进行三声部的节奏练习。) 、创编:让学生根据、 、三种节奏自己创编其它意境的象声词,如:妈妈剁排骨时的声音是“嗵嗵嗵嗵(节奏)”,切菜时的声音是“嚓 嚓 嚓 嚓嚓 嚓 嚓 嚓( 节奏)”,剁肉馅时的声音是“剁剁剁剁剁剁剁剁(节奏)”,(可以进行单声部练习,也可进行三声部练习,还可以边说边配上动作进行不同节奏的练习。) 、实践:学习页的内容,将以上的象声词换成ta、ti tidili di li。注意让学生拍出重拍,每小节的第一拍拍强一些。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风铃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19、 、三种节奏。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歌曲教学:1、看一看、说一说 。学唱前,让个别学生把自己的风铃带来,让学生仔细观察风铃的外型和材料。 听听风铃的音色。教师在教室里准备一个电扇,用不同的风力(小、中、大)吹拂风铃,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力下风铃发出的的“叮零”声在音色、力度和速度上的变化,让学生模仿出来。 2、读一读、拍一拍。 读一读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是一高一低的,再让学生分别用、三种奏边读边拍,在同一速度下,表现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发出的“叮零”声,为学习歌曲作铺垫。如: 丁

20、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微风) 丁零 丁零 丁零丁零 丁零 (轻风) 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 (狂风) 3、认一认、唱一唱。 歌曲副歌部分中有四小节旋律是由“5 3”构成的,“5 35 3”和“5 35 3” 风铃, 风铃 金钟,银铃 借助手号帮助学生认识和建立sol5、mi3两个唱名。在学习副歌时,可用师生接唱法,学生唱前一句,教师接唱后一句,唱熟后再交换唱。 4、听一听、找一找 。解决难点再学唱全曲:(1)第3、4小节“”,“”两音是上行六度大跳音程,教师借助电子琴先让学生听准后用“Lu”模唱,再过渡到填唱歌词。 (2)让学生先并按、 、 这三种节奏说词,再学唱全曲

21、。5、唱一唱、演一演。 在歌曲情绪、力度的处理上,让学生自己讨论,建议主歌部分的三段歌词,根据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的意境,分别用p、mp、f力度演唱,并较加上动作进行表现。 6、画一画、做一做 。学生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心中的风铃,也可动手做一个风铃,在教室里布置一个“风铃展览会”,在背景音乐风铃的歌曲伴奏下,欣赏自己创作和动手做的风铃,感受琳琅满目的风铃的美妙魅力。 三、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情况。奖优励差。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目标: 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巩固认唱 “5”和“3”两个唱名。

22、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歌曲教学:1、议:先请学生先谈谈自己所认识的大自然的鸟类,再回忆在前四册教材中通过音乐所认识的鸟类朋友,再复听在第四册教材第4课欣赏过的管弦东曲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中小杜鹃的叫声“咕咕”是由一高一低的两个音组成的,学一学小杜鹃的叫声。 2、听:从小杜鹃的“咕咕”叫声导入(两个音一高一低)。学生在感受和建立了这两个唱名的音高观念并将其存入了“小音库”后再聆听歌曲录音磁带,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歌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这两音组成的,并能借助手号唱准“咕咕”。 3、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先听录音,第一遍聆听时,听到“咕咕”举手,第二

23、遍聆听时,听到“咕咕”拍手,第三遍聆听时,听到“咕咕“跟着唱;然后可以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学生杜鹃的叫声,只唱”咕咕“部分,用此方法分组接唱、男女生接唱、全班和个人接唱等,最后过渡到跟伴奏音乐或钢琴唱全曲。 4、动:学会歌曲后,由学生自行设计表演动作,“咕咕“处可设计表现小杜鹃飞翔或叫唤等特征的律动。 5、拍:由学生自行设计声势伴奏(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 6、奏:由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咕咕”处可敲击sol、mi小音条,加入碰铃、响板等。 三、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情况。奖优励差。 第三课 听音乐 看跳舞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

24、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那不勒斯舞曲,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件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二、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观赏芭蕾舞天鹅之死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能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 三、跟随影像和

25、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芭蕾舞、天鹅湖故事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看资料,了解剧情。 、讲:请学生讲讲天鹅湖的故事,体会其文学美。(王子和公主战胜恶魔,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教师通过影碟给学生介绍芭蕾舞的起源的特点。 、赏:学生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舞,在音乐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姿态美。 、议: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剧情、音乐和

26、舞蹈的感受。 、辨:复听音乐,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和小提琴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此前,教师可用“听力抢答”的方式给学生复习一下前面册学生已认识的全部管弦乐器)。 、创:自创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或声势(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并让学生边动边哼唱旋律。 、奏:让学生多欣赏几段天鹅湖中经典的舞蹈片段,在欣赏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比:让学生听赏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小天鹅或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比较和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三、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观赏芭蕾舞天鹅之死 、观赏:观赏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描述的意境、情绪。 、听辨:复听音乐时让学生闭眼重现作品的意境,引导学

27、生听辨出作品中担任独奏和伴奏的各是什么乐器。 、律动:分两组,跟随音乐用手臂分别画出独奏音乐和伴奏音乐的旋律线;随着音乐,自由地做律动。 、讨论:对两部表现“天鹅”的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教师做归纳总结,如下表: 作品要素四小天鹅舞曲天鹅意境热闹幽静情绪欢乐忧伤节奏紧凑舒展速度快速缓慢力度较强较弱注:以上表格内容由学生讨论后用选择填空的方法完成。 、比较:让学生听赏由这段音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四、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听赏和观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二、听赏那不勒斯舞曲观赏那不勒斯舞三、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认识单簧管 教学目标: 一、体

28、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那不勒斯舞曲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听赏和观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影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乐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资料,在课上交流,为欣赏活动做铺垫。 、整体欣赏:听乐曲时

29、要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的曲式,并感受段和段在节奏、情绪上的对比,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舞蹈印象:通过观赏芭蕾舞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和舞蹈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及现代芭蕾舞和古曲的异同之处。请学生根据音乐和舞蹈的动作特征,议一议在这段舞蹈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参与活动: ()根据音乐“前奏+”的结构,分别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律动或声势,可参照教材要求做,也可以自己创作。 ()在段前面的几个乐句后面都有一小拍在高音区的快奏,在指导学生听辨出来后,让学生用铝板琴或钢琴跟着音乐的旋律在此处参与刮奏,使学生在有意注意中用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让学

30、生听赏一下由手风琴等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互评价: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可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三、听赏那不勒斯舞曲观赏那不勒斯舞 、感受风格:在听赏和观赏时,注重感受这部用品和本课前面几部用品风格上的差异请学生谈谈各人的感受。教师收集一些有关意大利和那不勒斯的风情民俗等人文景观的影碟和图片介绍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那不勒斯舞蹈和音乐的风格。 、听辨音色:听辨乐曲中的小号音色,边听音乐边模仿小号吹奏。 、声势律动:按教材要求模仿影碟中的舞蹈跳起来,或跟着音乐自编声势和律动动起来。 、哼唱主题:在欣赏中让学

31、生用“嘣”的声词,模仿小号的音色哼唱三段音乐的主旋律。 、相互评价: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四、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认识单簧管 、导入:教师简述彼得与狼的故事导入。(也可以由了解此故事全情的学生介绍。) 、听辨:启发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的故事中的小鸭、小鸟和大灰狼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再复听这几段音乐。还可复听第册动物世界(四)中的管弦乐曲咆哮的老狗熊中的大管音乐。 、赏析:听赏本课“大黑猫的主题”,让学生谈谈和前面认识的几件管乐器音色上的区别。 、归纳:教师在此课中将学生已认识的所有的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

32、乐器三类乐器作一个归纳总结,融乐器的外型和音色为一体,让学生整体认知。(用多媒体课件的办法)五、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学唱歌舞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 通过“听音乐,看舞蹈,学唱歌,学跳舞”的手段,将听、视、唱、动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开发学生音乐智能的同时,使他们的其他智能结构也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并通过各种感官的同时活动,更有效地感受综合艺术的美。 教学重难点:人人参与,了解和感受傣族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若干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新课教学:(一)导入新课 、播放册所学的儿童少数民族歌曲说出是哪个

33、民族的歌曲,并唱一唱,唤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谈话引题: 播放金孔雀轻轻跳的伴奏音乐,听完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a、由学生谈谈他们对傣族现有的认识有多少? b、出示象脚鼓的图片,并介绍具有傣族特色的民族乐器象脚鼓。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 (二)编创活动感受和体验歌曲情绪和风格 、创:听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学习用模拟象脚鼓的排击法为歌曲伴奏。 、议:歌曲都唱了什么?带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忆: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凌乱的歌词句子,学生根据听歌曲后的记忆有感情地读词,将老师准备好的凌乱的句子组合成歌词。(媒体辅助)播放视频,让学生对傣山寨和孔雀舞有所了解。 、动:让学生自由地模仿孔雀

34、的神态做几个动作,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资源,(请出小老师)教同学跳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感受歌曲的韵律。男:扮成小卜少,用象脚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女扮成小卜昌的模样跳起优美的孔雀舞。 (三)学唱歌曲合作学习: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男女同学分角色来表演。 、接龙游戏,运用听唱法学习曲谱: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特色自己设计节奏型用象脚鼓来为歌曲伴奏。 运用听唱法来学习歌曲旋律。 (生唱部分)3 1 3 5| 5 -| 3 6 1 2| 2 | 3 1 3 5 |1 6 6 |(师唱部分)2 1 6 1| 1 -| 5 3 5 6| 6 -| 3 1| 5- | 6 3 3 |

35、1 2 2| 1 6 1 2| 2 -| 6 3 3 |1 2 2|2 1 6 1|1 -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傣族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葫芦丝。 、随着葫芦丝的伴奏请学生将歌曲的旋律用“噜”哼唱; 、带入歌词演唱,纠正学生唱得不够正确的地方,处理歌曲感情。学生在演唱时,老师随时注意学生的音准、节奏、特别是本歌中的圆滑线的运用,要唱得圆润。 、深入拓展挖掘歌曲 ()(多媒体辅助)观看傣家人的表演,如杨丽萍的孔雀舞、傣家的泼水节、葫芦丝演奏。让学生尽情领略傣族的风情。 ()边歌边舞。男同学扮成小卜少,用象脚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女同学扮成小卜昌的模样跳起。 ()知识抢答:我们今天学的歌曲名叫。它

36、是族的歌曲。你所知的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有 、等。傣族人喜欢绣的动物图案有 。孔雀在傣家人心中代表着。大象在傣家人心中代表着。 、看视频,赏歌曲,并说说学完这首歌之后的感受。并能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相互评议,使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发现不足,教学相长。 三、小结。 第 四 课 唱 游教学目标: 一、通过两首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二、通过两首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sol、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 三、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唱名“”;感知

37、音名;通过手号能唱准“、”三音的高音;能用“、”三个音按照所给的节奏创作音乐短句;通过“表演小品”的活动,复习巩固所认识的乐器。教学重难点: 一、学生唱游活动的参与,要在“玩”字上做文章。二、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三、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游歌曲踢毽子教学目标: 一、通过这首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二、通过两首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sol、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 三、建立“我

38、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唱名“”;感知音名;通过手号能唱准“、”三音的高音;能手“、”三个音按照所给的节奏创作音乐短句;通过“表演小品”的活动,复习巩固所认识的乐器。教学重难点: 一、学生唱游活动的参与,要在“玩”字上做文章。二、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三、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新课教学:、赏毽子:请学生带个毽子进教室,(最好自己动手做一个毽子,材料可由自己选择,造型可由自己设计。)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互相欣赏手中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各式毽子,感受我们祖国的民族文化,进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踢毽子:在歌

39、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一场班级踢毽子表演赛,看看谁的毽子飞得高,谁踢的个数多,谁踢的花样新,在欢快的气氛中导入歌曲的学习。 、唱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注意让学生能听出一、二小节是由mi、sol、la三音组成的,请学生打手号跟音乐唱一唱。在听歌曲录音时,可让学生先跟着歌曲拍出节拍听熟歌曲,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等。然后跟着歌曲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再过渡到师生对接唱或分小组对接唱的方法学习歌曲。 、玩游戏:唱游的方法由学生自己讨论设计,教师作适当提示。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同学跟着音乐边唱歌曲踢毽子边踢毽子。 ()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围成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另一组在圈内边踢边唱,再

40、交换。 ()曲声中进行踢毽子比赛:两人一组,一人踢毽子,一人当裁判为其数个数。 时间以歌曲的长短为限,歌曲的前奏部分作准备,从第一个歌词“小”开始踢,以最后一个歌词“习”为结束,再两人交换做。最后老师当裁判长,看看谁能登上“班级踢毽子比赛”冠军的宝座。三、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游歌曲左手和右手教学目标: 一、通过这首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二、通过这首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sol、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 一、学生唱游活动的参与,要在

41、“玩”字上做文章。二、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三、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唱游歌曲左手和右手教学 、故事激趣: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有一天晚上,冬冬正在紧张地写作业。突然,拿着钢笔的右手把钢笔一扔,对着左手吼道:“今天不干了!你倒舒服,小主人一天到晚什么都叫我做,你却在一边悠闲。”左手听了,感到非常委屈,大声分辨道:“你冤枉我!小主人每让你做一件事情,我从来不偷懒,都在一边帮助你。”“胡说!”左手和右手激烈地争吵起来,小主人冬冬怎么劝他们都没用。右手的声音越来越大,左手伤心地哭泣着。突然,哎呀,左手飞起了,冬冬大声

42、叫他回来,但他不见了。冬冬很难过,但右手却毫不在乎。第二天,冬冬吃饭时,由于没有左手帮他拿碗,任凭拿着筷子的右手怎么使劲,都无法将饭菜准确地送到嘴里,饭菜撒了一地。冬冬写字时,由于没有左手帮他按着作业本,任凭拿着铅笔的右手怎么使劲,本子还是团团转,冬冬的字写得七歪八扭。冬冬弹钢琴时,由于没有了左手的伴奏,任凭右手怎么使劲,弹出旋律总是那么单调、难听。冬冬伤心极了,一个劲的责怪右手赶走了他的好朋友左手。右手的心里也不好过,他知道自己错了:没有了左手,他一事无成。于是他和冬冬千方百计将左手找了回来,他们又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欣赏歌曲:教师范唱或听歌曲录音,请学生说说歌曲中唱的内容以及听一

43、听歌曲是由几个音所组成的。 、学习读谱:教师按歌曲节奏和旋律,打手号让学生唱出旋律,学生唱熟歌曲后,让他们用唱名当歌词唱一唱,或看着歌谱唱旋律、看看歌谱打着手号唱旋律。 、读读唱唱: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加上自编的律动,边说边做。 、自编自演: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玩。可分小组或两个人面对面的表演。教师要提示学生在编动作时,要把“左手”、“右手”、“飞走”、“不见”、“拉住”、“找到”、“拉拉手”、“拍拍手”的意义表现出来,要编得生动有趣。还可让学生自编声势和自选打击乐器边唱边玩。三、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建立“我的小音库”(认知唱名“6”,感知音名“A”)教学目标: 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唱名“”;感知音名;通过手号能唱准“、”三音的高音;能用“、”三个音按照所给的节奏创作音乐短句;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复习旧课:1、唱游歌曲踢毽子2、唱游歌曲左手和右手三、新课教学:、唱一唱、填一填:通过歌曲踢毽子的第一句旋律导入新课,这两小节旋律如用简谱表示就是:3 556 35,其中mi、sol两音的简谱(、)由学生自己填写,la()由教师填写,再帮助学生认识和唱准三个唱名。并打手号唱一唱,感受三个音的音高位置。 、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