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60662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树问题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植树问题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植树问题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植树问题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植树问题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树问题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树问题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树问题说课稿 兴庆区第十七小学 周 萍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主动学习,最佳动机,循序渐进,这是著名教育家乔治波利亚提出的学习和教育原则,遵循这些教学原则,我对植树问题的设计思路如下。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教材把它放到了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本身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研读教参和教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编者力图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进行自主探索。通过对问

2、题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将发现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快速的发展。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决定对整个探究的过程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能激发学习兴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让探究的环境更真实、探究的过程更深刻、探究的结果更可信。为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通过经历探索“植树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

3、效方法的能力。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解题方法的归纳概括。教学难点:理解“植树问题”模型的解题方法。四、教法与学法再说说教法与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节课以探究归纳为主线,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知识冲突为诱因,以教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每个环节之中,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在本节课都有不同

4、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个性化学习中开展交流活动。通过比较与反思、推理与验证,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五、我的困惑和思考反复研读教材,我不仅有这样的困惑:采用规定的材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调动起来吗?如何能让学生的探索活动积极、主动,并有兴趣的进行?探究结果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此时,我也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获得营养又美味的数学?如何有效组织数学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依据活动参与、自主建构、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六、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 、理解概念初步认识间隔、间隔数和间距。(预设用时5分钟)1、课前情景:用学生感兴

5、趣的猜谜游戏引出“手”,让学生在知道有5根手指的基础上,找出老师说出的4指的是手指缝的个数,使学生认识到每相邻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在数学中叫做间隔,间隔的个数叫做间隔数。2、在认识间隔和间隔数之后,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熟悉的间隔,加强对间隔和间隔数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场合中间隔的大小不同,自然引出了间隔的长度叫做间距。3、紧接着让学生用间隔和间隔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从一楼去2楼要上几层楼、6个间隔几棵树和7个灯座有几个间隔等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结合生活情景设计了三个梯度,初步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间隔、间隔数和间距,找出生活情境中的间隔,用间隔和间隔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整

6、个过程由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从具体的生活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探究发现、得出结论。(预设用时24分钟)本环节主要通过简单、具体的植树情境研究解决“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案。活动一:动手操作,快乐探究。李叔叔计划在一段长12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1米,而且两端都要种。 请帮李叔叔算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独立思考:李叔叔计划中的关键是什么?怎么来栽树?可以栽几棵树?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试着在草稿本上动手画一画、摆一摆,并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想法。(学生可能会说到平均分、间隔个数等于全长除以间距等。)活动二:观察体验,总结规律。 2、小组讨论

7、:在全长12米的小路一边自主设计不同的方案。小组内说一说,完成表格。引导学生探究两端都栽时,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后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是:棵数=间隔数+1;还知道全长、间距、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是 :间隔数=全长间距。3、设置在路的一端和两端有建筑物的情况,引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种、一端种和两端不种。指出本节课重点研究两端都种。(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5分钟)出示117页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重点理解“1005=20(个)和20+1=21(棵)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除法来解决。呈现了解

8、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间距、间隔数和全长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练习一:填一填(1)、全长是 30 米,间隔数是6 。间距是( )米。(2)、棵树是8,间隔数是( )。(3)、间隔数是9,间距是9米。全长是( )米(4)、全长是72米,间距是8米。间隔数是(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通过抢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四)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模型。(6分钟)植树问题中的树,在生活中仅仅是树吗?还可能是什么?引发学生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植树问题。本环节密切联系生活,设

9、计了看得见的“假树”、看不见却能想象到的树、看不见能听得见的树三个植树问题模型。通过把什么看成了树、把什么想成了树、这里还有树吗?这是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类型?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把植树问题模型和生活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都从生活出发,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情景,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性认识,同时也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意义。(五)课堂小结,思维延伸。(预设用时2分钟)根据这节课的特性,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其他同学补充,学生根据自己探究的过程进行总结。课后作业:用一个世界数学难题,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植树问题”的积极性。七、板书设计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 一端种:棵树=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两端不种: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全长间距【板书设计说明:这样的板书设计整齐、美观、合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