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学生教学].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62964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学生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学生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学生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学生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学生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过程与方法: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

2、,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4、阅读课本第4

3、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二、制作我的“月球卡”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

4、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

5、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二、制作月球卡: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教材简析本教材主要使学生会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知道月球的一些基础知识并能按照科学探究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整理。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也愿意研究,但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从未系统研究过月球,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进行有关月球知识的系统整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6、;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与同学合作探讨交流和有关月球的资料;能根据资料整理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信息照片、课件、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就有着美好的想往,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在人间广泛流传,谁能吟诵一首古诗,或讲一个有关月球 的故事?(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7、)2、关于月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3、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出示课题:1地球的卫星月球。二、学习新课1、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师: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件: (2) 师: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板书:肉眼观察 望远镜观察 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人类登上月球(3)师:请大家说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生:广泛发表自

8、己的想法。 (4)师:同学们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5) 师:大家还知道其他的观察月球的工具吗? (6)观看课件。 2、交流有关月球的其他信息。 (1) 师:请同学们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生: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2)师:请同学们把交流内容按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的地形特点、月球的其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 生:小组内将课前搜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3、制作“月球卡”。 (1)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思考自己的“月球卡”如何去 设计? 生;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并在小组中交

9、流自己的构思。 (2)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生:分组制作“月球卡” 4、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拓展延伸师:同学们还想进一步究月球吗?如果想,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月球的资料,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媒体使用:月球图片、课件板书设计或实验设计教学反思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有关月球的神话故事不少,文人骚客中有关月球的词句更是不胜枚举。人类不仅有对月球的幻想和向往,也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教学原则,展开本课的教学活动。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总是围绕着地球在运

10、动,这些科学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学生是知道的。本课也正是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星体展开了宇宙教学,从学生已经有的浅显的宇宙知识开始认识宇宙的。例如:课初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由此,把学生日引入探索宇宙活动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探究热情十分高涨。同学们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很自然的导入了本课的教学。由于教学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所以十分顺畅进入学习新课环节。在课前我查阅了大量有关天文的资料,并制作了课件。因为,教材上只有几幅图,几行文字,如果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不仅不买老师的帐,而且也很难

11、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新课中,研究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中,在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此时,在大屏幕播放了课前制作的课件-声情并茂的出现了从远古时期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作观月记录,到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并用它来观察月球;从无人探测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考察,到人类利用飞船登月进行实地探测与实验。同学们通过观看,不仅知道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而且还深深体会到这个历时几千年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体现了科学不断推进,人类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伟大精神。从而达到了本课三维目标的要求。

12、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搜集资料制作“月球卡”由于课前同学们有准备,再加上我制作的课件中有目的制作了很多有关月球方面的数据,所以,同学们在活动中更加积极。让学生们课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记录在月球卡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一个信息交流的活动,一个知识不断扩展的过程,应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场“头脑风暴”。理想情况下,当学生们围绕有关月球的主题开展讨论交流时,他们会把在不同地方搜集到的有关月球的知识进行共享。 总之,本课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经历了情境问题探究归纳的过程。但本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在各教学环节时间的安排上有待更加合理,学生汇报交流的时间应更加充分。5教学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