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66954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教案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新市一中胡培芝【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全文大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感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介绍,激情导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师:两句诗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生答) :桃

2、花源解释源:源头,桃花溪的源头。记:是一种文体二、读准字音,读懂故事:1、环节一,朗读正音:1)请一生朗读,其余生听读,圈画容易读错的字2)生点评,指出容易读错的字词2、环节二,朗读指导:师举例:土地 /平旷,屋舍 /俨然,有 /良田美池 /桑竹 /之属,阡陌 / 交通,鸡犬 / 相闻。其中 / 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 ,黄发 /垂髫 ,并 /怡然自乐问/ 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 / 魏晋3、环节三,生小组讨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4、环节四,请一生讲故事5、环节五,师小结: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三、描绘桃源,

3、感受桃源:问题一:请你用一个字概括桃花源留给你的印象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桃花源给你的印象,你会用哪个字?预设:美、奇、乐等(生简单说明理由)问题二:描绘桃花源师:请大家拿起笔,把刚才的感受变成文字,试着写一写桃花源,预设:1)美(风景美、人情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林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源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平静美)“往来种作”是和平劳动之美2)乐(人情美) :生活和乐: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民风淳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文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师:对于一个突然

4、闯进他们平静生活中的外人, 他们用质朴的热情来欢迎和款待, 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表现桃花源中人的淳朴美3)奇:溪径桃花林溪水发源处山山口桃花源文章在内容的安排上,可谓曲径通幽,足迹清楚,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想生活图景(踪迹奇)师小结: 在陶渊明笔下, 这美丽神奇的桃花源犹如一首酣畅淋漓的诗,更犹如一幅清美的山水画四、问题预设,主题探究1、问题一: 桃花源如此美好,怪不得引得人们无限遐想,那它究竟存不存在呢?说理由(最后两段)预设:不存在: “忽逢桃花林”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遂迷” “未果” “后虽无问津者”2、问题二:同学们,如果细心阅读全文,就会感到作者处处在暗示

5、这个桃源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根本找不到,它再美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国而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陶渊明写桃花源的用意何在?师:出示当时社会背景陶渊明的背景资料1)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荆州蛮)师:“蛮”就是南方据说当时的南方没有赋税2)陶渊明的生平:生答师小结: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 当时的东晋社会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眼前的桃源却是满眼葱绿繁花似锦, 生活安宁快乐桃源与时代产生了鲜明的对照作者把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完全倾洒在” 桃源图” 上桃花源, 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

6、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师:那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桃花源”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你来用心描绘一番!3、问题三,写写你理想中的“桃花源”生读所写作品,千百年来, “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片段。4、问题四,朗读,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五、归纳全文,课堂小结: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 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 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六、背诵课文,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 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七、板书设计 :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桃源之美:风景美人情乐踪迹奇【景色优美生活安定民风淳朴】桃源情结:虚构的故事理想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