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70094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1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落实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关于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我系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性质,以及今后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 IT 技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了保证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良性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制订先进可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科建设的方向,抓住主要矛盾,使有限的建设资源投入到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

2、中去,以便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跻身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特制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 行业需求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及我市江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可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能够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2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

3、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能够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

4、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当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另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由于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方向不同,发展的速度不同,各地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渤海一带及南方的广东、福建、浙江一带,内地省份需求要少些,南方的要比北方多些。二、专业建设目标3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本专业培养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电

5、子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生产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是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提升在省内同行中的地位。三、专业建设思路1. 专业基本情况:电子信息工程还是比较年轻的专业,招生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整体实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师资及配套教学条件还有很多不足。在5 年的工作计划中,在完善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工作下, 重点加强嵌入式应用、 FPGA/SOPC 应用、 DSP 应用能力培养,进一步建设新专业方向: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为未来的物联网市场培养急需专业人才。当条件成熟时,由新方向转为新专业。尽

6、量在5 年后把我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一个高素质,高标准的一流专业。2. 专业优势和办学特点:2.1 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按照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培养模式的思路,完成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并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行顶岗实习机制,经过下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素质、4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增强学习意识和职业技能。经过就业岗位分析,归纳本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要求,和行业需求,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坚持实行“双证”书制。2.2 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

7、教学质量、本专业在校专业教师11 人,其中教授1 人,副教授3 人,讲师7 人,全部专任教师获得维修电工中级以上职业资格,都是“双师”型专任教师;每位教师都参加过企业挂职锻炼,把企业的文化和生产过程、技术要求带回课堂,为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改革打好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3 开展创新教育,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专业利用各种兴趣活动和开放实验室、创新工作室,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和电子竞赛活动;同时经过导师制,让专业教师带领几个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就业实力。2.4 普遍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普遍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围绕职业岗位能力,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实施教学。四、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2020 年 4 月 1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