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的临床意义.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70178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细胞的临床意义.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 料推荐白细胞的临床意义一 生理变化1. 儿童期白细胞较高。2. 一般在安静休息是白细胞数较低,活动进食后较高,上午低于下午。一日之内最高值于最低值之间可差 12 倍。3.当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时,可引起白细胞显著增加,可高达30 109 L,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妊娠期白细胞常轻度增加。二 病理变化一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总数的增多于减少成人中性粒细胞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主要成分, 占 50%70% ,因此中性粒细胞的增减,必然影响到白细胞总数的增减, 即中性粒细胞增加, 白细胞总数增加; 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也随之减少。1. 中性粒细胞增多 . 急性感染:阑尾炎、急性风湿热、扁桃体

2、炎等。. 急性中毒:安眠药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 急性大出血:肝、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所致大出血。. 严重的组织损伤:严重烧伤、心肌梗死、交大手术后。.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晚起。2. 中性粒细胞减少 . 传染病:伤寒、副伤寒;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乙肝、麻疹,此类感染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 理化损伤: 机体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 射线、镭照射或应用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有毒物质。. 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血液病,白细胞可1 109 L 。二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于减少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

3、麻疹、食物过敏。. 寄生虫病:尤其是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感染。. 某些皮肤病:湿疹、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银屑病。 . 某些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及某些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某些传染病:猩红热。. 某些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早期。1医 料推荐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四淋巴细胞增多于减少1. 淋巴细胞增多 【多于病毒引起】 . 某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风疹、百日咳、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等。. 某些血液病与恶性肿瘤:如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性淋巴瘤。2.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病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情况。五单核细胞增多. 某些感染:如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