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9072516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鬼门十三针带图解.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鬼门十三针它是专门用于惩治邪病的,特别是乍尸,死人复活的。都可用此法。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 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 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 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 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 九针劳宫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 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

2、 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狐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 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 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 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针鬼路,即申脉【火针】,三下。 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 七针鬼床,即夹车,入五分。 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 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 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 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 十二针鬼臣,即曲池(火针),入五分。 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

3、,阴日、阴时针左转。刺入十三穴尽之时,医师即当口问病人;何妖何鬼为祸,病人自说来由,用笔一一记录,言尽狂,方宜退针。1.人中穴;位于鼻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针法;斜刺从下向上刺入3-5分2.少商穴 ;属手少阴心经。位于手拇指未节外侧,距指甲0。1寸针法;从外向内直刺3.隐白穴 ;属足太阴腺经。位于足趾内侧,去指甲角一分许取穴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4.大陵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与侧腕屈肌腱之间。针法;从外向内直刺。5.申脉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位于足外侧部 外直下方凹陷中。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6.风府穴 ;别名舌本,鬼枕。鬼穴。曹溪。属

4、督脉。位于颈部,当后正中发际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针法;从外想内直刺 7.颊车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颊部,下颔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上下齿用力咬紧时嚼肌隆起处针法;从外向内直刺8.承浆穴;别名天池,鬼市,垂浆。属任脉,位于面部,当唇沟的正中凹陷处针法;从外向内直刺9.劳宫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掌心,当2,3,掌骨,握拳曲指时中指尖处针法;直刺3-5分10.上星穴 ;别名鬼堂,明堂。神堂,属督脉,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针法;直刺1-4寸,可透少海曲池对侧 12.会阴穴 ;别名屏翳,海底,下极。属任脉,位于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联合与肛

5、门来连线的中点针法;从下向上直刺,要刺出血13、海泉穴:位于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正坐张口,舌转卷向后方,于舌面下,舌系带中点处取穴。针法:从下向上直刺,严禁出血。 怎样检查;用大拇指与二拇指掐住患者中指根部一节的两侧如中医问脉那样如果跳动感很强,就是有外邪在作怪如果无此征兆,则是属于癫痫病。先要采取劝说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说,你是哪方的神仙?哪位屈死的冤鬼,有什么要求你跟我说。我都能办到,你或要吃或要喝。是要猪头还是要烧鸡,要是缺钱花,可以给你焚化纸钱,总之我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如果经你的再三劝说对方却不理不采,那就要动硬的了,拿出银针来恐赫它如果恐赫还不服,那就要采取针刺的方法惩治它。

6、 针法;常用针有毫针,三棱镇针和皮肤针,其中最常用的是毫针针扎上后,先要采取轻刺激的方法,边扎针边恐赫它;你服不服?如果对方说服了那就讲条件,按它的要求去办,如果不服,那就要采取强刺激的方法,进深针或大弧度捻转,或用里提插或者进针后手持针柄作震颤动作等,在通常情况下只要少商一针就管用,也可以在十三针中任选二至三针强调的是不要把事情做绝了,以避免后患舌底,会阴,人中这三个尽量不用,因为用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穴位,都能把对方封住,治于死地,如不用此三穴,其他的穴位都可以制服它,并能放走它。即或它已经被你制服,并且走了,也要以理相待,仍要还愿焚化纸钱在你为患者治病时,最好是戴上一道护身符,以防自己遭灾惹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