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081678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渭南市潼关县城关镇文川小学:刘媛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在1084 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生活延伸。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认识“缘”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默写。过程和方法:通过自学、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

3、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并把学到的启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句哲理,培养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你们知道哪些名山大川?生:自由回答。师: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名胜。 (播放庐山风光片)看完短片,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怎样的庐山?生:作答。师:庐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游览庐山,觉得自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感慨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课件出示题西林壁

4、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师:指名读诗题。生: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师:指名读诗。师:(出示课件)指导读音及生字书写。岭、峰都是后鼻音。“缘”:第四笔的名称是(撇折) ,第五笔的名称是(横折) 。师:指名板演生字,其他学生跟写,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生:纸上练写生字“缘” 。三、明确方法,组织自学。师:同学们,谁能出出点子,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这首诗?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完成。生:自主学习,教师随机指导。四、交流收获,品味诗意。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自学收获。生:交流一、二行诗。师:口语训练。师:(出示课件:六个不

5、同方位的图片,观察后述说。)生:横着看,庐山侧着看,庐山站在远处看,庐山站在近处看,庐山从高处看,庐山从低处看,庐山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说。师:指导朗读。师:指明交流三、四行诗。师:指导朗读。生:全班齐读全诗。师:指名读。生:男女生赛读。师:指名背诵古诗。(出示课件:配乐)五、质疑明理,拓展导行。师:同学们入情入境的读了这首诗,你们完全理解了吗?谁还有疑问?生:质疑: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出示庐山六个不同方位的图片)师:诗人只从这六个方位观察了庐山吗?还会怎样观察?生:仔细观察,用一句话说说图意。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师:看山如此,看待事情呢?(教师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生:举例。六、全课总结,因势利导。师:诗人苏轼通过游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用发现的眼睛,从生活、学习中明道理、学道理、用道理。七、布置作业。1、默写题西林壁 。2、将从诗中受到的启发应用到生活中。板书设计:题西林壁横侧远近高低(角度不同,效果不同)全面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