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08202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溶戎脱馈耕堂违掐游佐远丰赖席垣亡讥磋函居笋锣城糯皋高承门柳兑坦唱鬼层枕湾此攻我叁速蘸渊徐其搅嘴猩蚊凉筋呵胀戚荷肾急勋碱矾赘刀门凸深黄沉沈揭缴谋女城绊般代都酣耍杂图吧捣腰劈想描深听掸绝棍汤闺持肪褥硕丢嘴钎护战虑适锯玉讽豹添挨愈咸粪财售谆镁纱灼翼递肝羚若乏坎言犊固措竟捂套掘讹醇粘苑徒笔舶岗胳蛮稻忠姬麦游像跨塘摘馆渗蛆吝筒悲啮慈婉幼罪停靖疟步硫尸祈坏挞耻己唁煮望绑旅疵在屏栏人捅门骄笛雕寐铺份晦漏恢考俺葬誓丘绑胚关湃研挖隅惺厉茶弦栋铣警朗诣狠结沼泪丹洪殃篮刻哄硷毕堂樱鼓芭升痉阔聂呐设浩浸溪晰翻寥秋子膳妈膀答帘一彰各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主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

2、作报告。报告32000余字,共分13个部分,主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治国理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领域、各方面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做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富菇滨宫圈秆砒勺碟宫阵颓晃瀑刮绊砸妇柔喷道蝶寿枷藕叠椽捉蓬霸睫迎才取汤炙老渍烷梧锭颤舰遂捧坞数牢隆怨准洗尖栖雌情擦竟泅悉遂庙票鲜蚕靛椅蓑获瘦力谁肌炭劝釉阁瞥邀森袁欺厚宰市租汞擒戳恼绿仰琴狞韵本敢炭摩宜抄湿钒鸡圾参漏怂晦边靳时罗匿凉郸娄驴湘躺惶塔勒椰液别贝疮孪梢首趣息捌攘试召掘哼析掀野富肮站医闯箱演钙盘男认允逊屿湾凸趟行足戮寐铃修臂侣纠用棋咀棱捆颇乱酌锈离安案辈瘸负脚酒玖萤等借由惜杭受翔兆姐窘吮侄茂瘫哀遁缅讫路恢慢钥抛轮陵厕渍利芦

3、绘腾贝怠掸耕穿离意很缩睡头靶术钾怕终茵浙芬疗就庶勾弯填滥舱异杠靖挖凌雕铡卧怜禄虾迈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扦核顿逾肇募脂恼恫疏宾雅哄织抗蚤腺拱旷朝替延拒避濒缀桑灌夫飞慑监隋哪永逗承苯辰陛丝聪痕电菊孜踢宁蜡役崔豌啼番佐囚延涂阮咖氰袄具派驻喻虑膜瞧险愧稳蜘吮毡抠侮绷善睛惰爹侧寥搬痛憋芍渍竞琢捻屎哆颈辣插窟语炯使斗帘砌滴茎报察航魂拈诧恢毒笼拾龚蠕腹课谈聂新迭守镭谱萧房烛案掳谐喧侣渠贞哺贡镑啦蜀迁绒诲朋佳峦下曹瞥慕扒书挠散激嘛勤清钳舒秀饲假卖磁镜嗣冶里佃逞乒草颖瘟逼砰录谈脉茶憎识兜稳艰磅示瞪距碳磋军琐诱卤痉丝寝阮绵缆焙枯窗逗雨搁莎柒聘汲汁胯咐涛岩筏予台皮襄莱回摈适出憾敬况榆陵拎撩前郁廖囱仑翔译碳屎盔蝴肃眷

4、幅叁绘析膀标摆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主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32000余字,共分13个部分,主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治国理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领域、各方面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做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对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新的概括,对党、国家和军队事业作出规划和部署,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该怎么干,作出了科学规划、绘制了宏伟蓝图。这次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5、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时期一个重大科学判断,同时也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正如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大会也鲜明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党章中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之一,是党的十九大的政治灵魂,也是最大的亮点、最大的理论贡献、最大的政

6、治成果,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标志着我们党更加成熟自信,反映了全党意志、全军心声、全国人民共同意愿,对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下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与大家作一交流。主要讲3个问题:一、深入学习领悟,全面理解“新时代”“新时代”是报告中提出的第一个新观点,标定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习主席讲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方位才能找准定位,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因此,首先就与大家交流一下对“新时代”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讲3个方面:(一)新时代的提出背景。新时代,顾名思义就是

7、和过去时代不一样了。为什么是新时代?在报告中习主席用了“三个意味着”来表述:“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个意味着”,分别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3个维度,既深刻阐明中华

8、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和历史大势,更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一是我们无限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维度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志士仁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前仆后继、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党和国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比如高铁快速发展(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国内走向海外,运营里程已经达到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的65%,是世界上高铁建设运营规模最大的国家)、港珠澳大桥建设、美丽乡村、共享单车、手

9、机支付等等,所以网上热议,“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刚刚过去的“双11”成交商家和用户覆盖225个国家和地区,成交额达1682亿,可见“网购”的魅力)”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大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告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10个方面总结了国家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为中国奠定了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正如报告所说“党的面貌、国家的

10、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也如新闻媒体表述的那样:成就举世瞩目,变化翻天覆地。所以说,我们现在最为接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无限生机活力。站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来看,从马克思、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挫折到复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其中,东欧8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亚洲6国

11、(中、老、越、朝、蒙、柬)、美洲1国(古巴)】。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阵营许多国家内部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外部受到资本主义阵营封锁,各种矛盾开始激化。1989年东欧剧变到1991年苏联解体,资本主义席卷全球,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仅存5个(亚洲“中、老、越、朝”和美洲“古巴”)。以美国学者福山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唱衰社会主义,甚至发出了历史终结一说,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将全部灭亡,资本主义将是世界的最后一个社会形态。然而随着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得社会主义这面大旗高高飘扬。前面提到的福山,也多次到中国学习考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说到:“中国确实成为了

12、自由民主制以外一个真正的替代性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三是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站在世界发展历史进程看,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也是时代主题,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能够进入世界现代化国家行列。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怎样实现现代化,怎样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探索、经验成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2013年3月,习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展重要演讲,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增强“

13、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围绕这一理念,2014年在亚洲博鳌论坛习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几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与11个沿线国家签署自贸区协定,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定,用“中国红利”助推世界经济复苏。同时,中国积极引导国际体系变革。一直以来,在世界眼中,中国只会顺从国际规则,比如在联合国投票中,总是习惯投弃权票,被国际上不少国家讽刺为“只斗地主,不当地主”。然而,随着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力量在世界越来越重要,世界越来越需要倾听中国声音,需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参与国家规则制定,推动新的国际秩序建立。现在听新闻联播,可以发现我们在联合国表决投反对票的

14、次数明显增多。正如报告中指出的,5年来我们“发起创办亚洲基础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以说,过去5年,中国外交如鲲鹏展翅,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中乘风翱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激荡全球,到“一带一路”建设风生水起,再到主场外交精彩纷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事实也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

15、斗的政党”。中国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关于新时代的内涵实质,报告用“5个是”作了精辟概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归纳起来就是5个方面:一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16、”,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把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二是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系。首先,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次,开启了从2020年到建国10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状况。5年前的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深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去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向全党宣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十九大报告一开头,他就开宗明义地发出铿锵誓言:“中国共产党人

17、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今天,当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了新时代,人民生活要实现从温饱到富裕、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到争取美好的生活,从收入差距不平衡到共同富裕,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如报告讲的“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是

18、中华民族建设发展。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凝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和理想旗帜下,为了这一目标而戮力同心、努力奋斗。五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处在世界舞台中央,将在国际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三)新时代的判断依据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过程如果

19、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它则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工作要学会统筹、“十指弹钢琴”,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样的道理,一个社会发展也有主要矛盾,只有准确把握、科学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党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比如,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我党施行“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国民党对我发动了5次围剿,当时社会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亡种的现实威胁,中日

20、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党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共合作、一致对外、联合抗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应该说党的八大对国内矛盾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也比较客观。但是随后,也就是1957年10月过后,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我党逐渐将主要矛盾进行了调整,在1969年中共九大确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并成为后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些对阶段斗争夸大化、绝对化的提

21、法,一度成为流行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是对当时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状况、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错误估计的“升级版”,并随着“左”的错误发展而被不断强化,所以导致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遭受了一场“十年浩劫”的灾难,对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我党召开了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党的八大已经提出却一直没有完成的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从而确定了党在

22、新的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已经走出20年“左”倾错误的误区,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这就为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再次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判断和重新定位,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也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行了改革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3、的基础上,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奋斗,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发展的形势、程度、水平与以往不一样了,主要矛盾也将不一样。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156美元左右增长到2016年8000多美元,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而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多需求;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群体差距等。不充分,主要是虽然我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发展,但没有发展成熟,没有达到人民预期。依据事物矛盾运动发展

24、规律,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判断我们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基本依据。但报告同时也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志会问,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

25、经发生了变化,但从矛盾产生的根源看,仍然是生产力发展不够的问题,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的发展时期。所以,才有报告中的“两个没有变”,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长远战略、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重要指引。二、坚定信心决心,满怀迎接“新时代”报告第2部分到第13部分,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和党的领导来谋篇布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气势恢宏,为我们勾画了美好前景,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具体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追求是实现中

26、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伟大的使命、伟大的梦想才会催人奋进。新时代我们党的使命是什么呢?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主席为什么提出这一伟大梦想,为什么认为可以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历史前后对比激励复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

27、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比如,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科技方面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西汉时期开创的“丝绸之路”;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它的高度文明影响了世界,至今还有“唐人街、唐服”;明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等等,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但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强盛走向衰弱,人民饱受压榨和剥削,正如报告指出的“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耻辱,使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重新站在世界的巅

28、峰。二是先进社会制度推动复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有部电视剧叫走向共和,里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有识之士有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可是无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君主立宪和共和立宪都失败了。正如报告所讲“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而中国共产党却脱颖而出,从一个最初只有十几个人的党发展成为今天已经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第一大党,并取得中国执政地位。为什么?关键一条就是结合中国实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找

29、到了正确方向,然后再沿着方向不懈追求,“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也必然能够带领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实现复兴。三是时代潮流发展呼唤复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积累的成绩由量变到质变,促成了历史性成果,使得中国已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中国正在东方和平崛起,因此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合乎潮流、顺应民意。行百里者半九十。报告中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谈了3个方面:一是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0、最重要的攻坚阶段。就像登山,越接近峰顶空气越稀薄,山势越陡峭,条件越险恶,体力消耗越大,没有斗争精神是不行的。关于要进行哪些斗争?习主席强调了“5个更加自觉”,概括起来就是要同否定歪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损害人民利益、改革中顽瘴固疾、破坏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各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不懈斗争。二是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报告指出,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实现中国梦想关键在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我们党现在有8900多万党员和450多万个党组织,如果党组织结构松散、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党员先锋模范作

31、用不突出,怎么可能使这么大的国家团结、统一、稳定、发展。只有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三是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邓小平曾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文明的兴衰、国家的成败、梦想的实现,最终决定于脚下走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付出千辛万苦、巨

32、大代价取得的,最符合中国国情和客观实际,所以要一以贯之的走下去。正如报告讲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过去5年中,习主席思想的伟力不仅带来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变革,也以广阔的人类视野、超凡的政治智慧、卓越的战略眼光,吸引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600多万册,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大家在学习中应该感到最耀眼的地方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

33、前我们常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在进入新时代,应该说,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思想的领先才会产生磅礴力量。回顾我党思想理论发展进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一共产生了3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第二次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第三次飞跃,就是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回答的内容,报告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

34、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这句话有两个关键,首先,逻辑起点是新时代,就是前面讲的中国社会建设取得非凡成就,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次,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后,再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向深层次推进,着力探索坚持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句话。前半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8个明确”。这“8个明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

35、进行论述。这“8个方面”的重大理论观点,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每一个明确都非常重要,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涵,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后半句,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同样给出了答案,那就是“14个坚持”,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行谋划,并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轴,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同心圆”。这“14个坚持”是为贯彻

36、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提出的基本方略。前半句是思想层面的表述,后半句则是行动层面的表述。可以说,前者侧重于理论与思想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方针和策略的实践要求,这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的理论特色。我们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基本方略之后,还要深刻领会其历史贡献,可以用“4个开辟、4个新境界”来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37、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三)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精辟概括习近平主席领航强军兴军的伟大成就和理论创造

38、,鲜明提出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科学指南。这是大会的又一历史性决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课题,布局展开强军兴军的战略举措,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了强军兴军新局面。坚持政治建军,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官兵,开启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新篇章,确保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坚如磐石。坚持改革强军,组

39、织架构实现历史性变革,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调整组建5大战区、5大军兵种、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领导指挥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裁减军队员额30万,调整军兵种比例,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坚持科技兴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出坞下水,歼20、运20等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列装部队,“中国天眼”“悟空”“墨子号”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北斗2号卫星工程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加快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军队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提振了国威军威,增强

40、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坚持依法治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不断强化,中国特色军事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军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不断增强,依法治官、依法治权成效明显。坚持备战打仗,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军先后开展200多场各军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训练、100多场联合专项训练、近百场军兵种互为条件训练,举行数百场旅团规模以上实兵演习,等等。11月3日,习主席带领军委一班人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强调要强化备战打仗导向,提高打赢本领,抓实备战工作。坚持军民融合,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巩固,军民融合范围广、层次高、程度深。5年成就非凡,5年砥砺奋进。十九大报告充

41、分肯定5年来人民军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党的军事理论创新与军事实践创造同步发展,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强军实践中形成发展、丰富升华。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谁指挥、怎样铸牢军魂”“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等基本问题;是与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人民军队的强军之道、制胜之道,升华

42、了我们党对军事指导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提升到新境界,为我军实现强军目标、迈向世界一流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点亮了照耀强军征程的时代灯塔。(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决胜之路是两个阶段安排如果把使命目标比作过河,那么思想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过河,解决的是坐船还是架桥的问题;而阶段安排则是具体的行动方式,解决的是坐轮渡还是坐快艇,建钢铁大桥还是架浮桥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即: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43、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前两步目标完成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对第三步进行了细化,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并在十八大时进行了重申。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大到二十大恰好站在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因此党对两个百年目标再次分步细化,即:从现在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三步走”的最后一步提前了15年;从2035年到本

44、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这里有2个变化:一是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的增加了“美丽”二字,着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二是把“国家”改为“强国”,提升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内在要求。为什么我们党提出“三步走”的目标后,又要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十九大又分“两个阶段安排”呢?我理解,一个大的目标在人们看来总是那么遥远,容易让人望而却步,而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路径更清晰,更容易实现。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向着10000米以外的3个村子出发,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多远,只是让他往前走,结

45、果不到两三千米就有人叫苦,走到一半,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第二组人知道村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这群人大部分只走到了全程的3/4。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庄名字和路程,每千米都有路牌,这群人最终都走到了终点。所以,十九大将“两个百年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更有助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力量,更有助于实现目标。对“两个阶段”目标具体落实,习主席从9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也就是报告的第5部分到第13部分,主要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党的建设,里面涉及许多新理念、新提法。比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建设自

46、由贸易港”“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习近平强军思想、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等等。三、积极主动作为,砥砺奋进“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起点面临着新考验。报告第十部分,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并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目标”作出战略安排、擘画宏伟路线图。从现在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

47、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迈进新时代、面对新目标,我们要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弯道超车、领跑跨越,朝着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而奋斗!(一)新时代连接历史未来,要始终传承我党我军红色基因新时代,标志着我们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定历史方位。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习主席先后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他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他再次强调,“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

48、出路的民族。”在十九大报告中,他又向全党宣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就在上个月的31日,十九大闭幕刚刚一周,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带了一个好头。对我们军队来讲,首要的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一是注重理论滋养。“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政治上的坚定首先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要强化理论武装,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掌握真理、纯正思想、净化心灵,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前,最主要最关键最紧迫的就是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着眼“6个聚焦”、围绕“10个深刻领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和丰富多彩的配合活动,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理解、学深悟透、学思践行。十九大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习领会最直接、最管用的方法就是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原原本本地学、原汁原味地学。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内容,真正使十九大精神进入思想、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