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93450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类代谢m幻灯片.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脂类代谢,脂类概述 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的生物合成 磷脂的代谢,1.概念:脂类是生物体内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的一大类物质的总称,包括脂肪和类脂。,脂类,脂肪 :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脂(triglyceride) , fat 是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可变脂)。,类脂 lipoid,固醇类:胆固醇(cholesterol, Ch) 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 ChE),磷脂 (phospholipid,PL),糖脂(glycolipid, GL),10-1 脂类概述,甘油磷脂 鞘氨醇磷脂,卵磷脂 脑磷脂,2.分类:,脂类的结构通式,甘 油,脂肪酸,脂肪酸,脂肪

2、酸,甘 油,脂肪酸,脂肪酸,脂肪(脂肪酸的甘油酯 三酯酰甘油),有机碱:胆胺-脑磷脂,有机碱:胆碱-卵鳞脂,胆 固 醇 (环戊烷高氢菲衍生物),HO,MG: 一酯酰甘油 (少量),DG: 二 酯酰甘油(少量),TG: 三酯 酰甘油(主要),有机碱,磷脂,脂类的来源与贮存,主要来源 糖 脂肪的来源 次要来源 食入,糖 蛋白质,代谢降解产物为原料合成脂肪,皮下 贮存 肾周围 统称脂库 肠系膜,(一)脂类的消化,小肠上段是主要的消化场所,脂类(甘油三脂 TG 、胆固醇Ch、磷脂PL等),微团,胆汁酸盐乳化,胰脂肪酶、辅脂酶等水解,甘油一脂、溶血磷脂、 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等,混合微团,乳化,脂类的消化

3、吸收,胰脂酶 磷脂酶 辅脂酶及 胆固醇酯酶,(二) 脂类的吸收,饱和脂肪酸: 简写式 月桂酸:CH3(CH2)10COOH 12: 0 豆蔻酸 : CH3(CH2)14COOH 14: 0 软脂酸(棕榈酸):CH3(CH2)14COOH 16: 0 硬脂酸: CH3(CH2)16COOH 18: 0 花生酸: CH3(CH2)18COOH 20: 0,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结构特点:,系统命名法:需标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和的位置。 或n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的甲基碳起计算 其碳原子顺序。 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的羧基碳起计算碳原 子的顺序。,CH3-(CH2)5-CH=CH-(CH2)7-C

4、OOH,十六碳-7-烯酸,十六碳-9-烯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油酸: 十八碳-9-烯酸, 18:19c, 亚油酸(-6,8): 十八碳-9,12-二-烯酸, 18:29c,12c -亚麻酸( -3,6,9) : 十八碳-9,12,15-三-烯酸, 18: 39c,12c,15c 花生四稀酸(-6,9,12,15) : 二十碳-5,8,11,14四-烯酸, 20:4 5c,8c,11c,14c 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3, , , , , ) : 22:6 4c,7c,10c, 13c,16c,19c 二十碳五稀酸 (EPA) -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2.不饱和脂肪酸:1-6

5、个双键,常 见 的 不 饱 和 脂 肪 酸,9及7系 体内可以合成, 6及3系 机体不能合成。 3、6及9三族体内彼此不能相互转化 必需脂肪酸 6及3系。 3族: 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延缓大脑衰老、 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一)储能和供能的主要物质,1g 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38KJ, 而1g 糖彻底氧化仅供能约16.7KJ,脂肪组织储存脂肪, 约占体重10-20% .,3、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合理饮食 脂肪氧化供能占 15-25%,空腹 脂肪氧化供能占 50% 以上,禁食1-3天 脂肪氧化供能占 85%,饱食、少动 脂肪堆积,发胖,(二)生物膜的重要结构成分,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细胞所含

6、的磷脂几乎都集中在生物膜中,是生物膜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胆固醇,糖脂,(1)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食物摄取) 亚油酸 18碳脂肪酸,含两个不饱和键; 亚麻酸 18碳脂肪酸,含三个不饱和键; 花生四烯酸 20碳脂肪酸,含四个不饱和键; (2)参与代谢调控,(三)提供给机体必需脂肪酸并参与代谢调控,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磷脂酰肌醇,三磷酸肌醇、甘油二酯,胆固醇,类固醇激素、VD3,(第二信使),(四) 保护和保温作用。,10-3 脂肪的分解代谢,一、脂肪动员概念: 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

7、利用的过程,称脂肪动员。,一、脂肪动员概念: 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称脂肪动员。,10-3 脂肪的分解代谢,动物和细菌获取能量的主要形式,三酯酰甘油的分解代谢,三酯酰甘油的水解,TG,H2O 脂肪酸,H2O 脂肪酸,H2O 脂肪酸,TG脂肪酶,DG脂肪酶,MG脂肪酶,DG,MG,甘 油,C,O,H,H,3,R COOH,1,2,H,H,R COOH,R COOH,+,二、甘油的分解代谢,糖异生,3-磷酸甘油,三.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饱和偶数碳链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 饱和奇数碳链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不

8、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是因为氧化发生在-碳原子上而的名。 基本过程: 1. 脂肪酸的活化成脂酰辅酶A (胞液) 2. 脂肪酸的转运 (也即穿膜) 3. 脂肪酸的-氧化 (线粒体) 4. 乙酰辅酶A的氧化,(一)饱和脂肪酸的氧化,1. 脂肪酸活化脂酰CoA形成(胞液),ATP,AMP + PPi,Mg2+,H2O,2Pi,反应不可逆,+ CoA-SH,脂酰CoA合成酶,形成高能键的反应: 通过ATP的一个磷酸酐键水解产生, 由ATP的第二个酸酐键驱动完成。,脂酰-CoA水解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G0= -13 KJ/mol 生物体内ATP供能往往通过偶联反应使 G0 0 脂酰-CoA形成与ATP水

9、解相偶联 焦磷酸的水解强化了供能,23,试解释脂肪酸活化的能量变化?,存在于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该酶至少有三种,分别相应于长、中、短链脂肪酸,24,脂酰CoA合成酶 (脂肪酸硫激酶),活化了的脂肪酸分子(脂酰CoA) 小于10个碳,容易穿过线粒体内膜; 大于10个碳?,脂肪酸首先要进入线粒体基质才能开始代谢过程,2.穿膜(脂酰CoA进入线粒体),1)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载体 肉碱(carnitine)来携带脂酰基。,羟基与脂肪酸连接成酯,肉毒碱 L-羟-三甲氨基丁酸,酯酰肉碱穿梭系统,移位酶,2)肉碱脂肪酰转移酶同工酶(CAT)(酶和酶) 催化移换反应 是由肉碱脂肪酰转移酶 (carni

10、tine acyl transferase )和肉碱脂肪酰转移酶 共同完成.,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 限速酶 ),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肉毒碱,此过程为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骤,CAT-是限速酶,脱氢: 脂酰CoA脱氢酶,FAD 加水: 2烯酰CoA水化酶 再脱氢:-羟脂酰CoA脱氢酶,NAD+ 硫解(脱乙酰CoA): -酮脂酰CoA硫解酶,HS-CoA,3. 脂酸的氧化,(1)脱氢 脂酰CoA经脂酰CoA脱氢酶催化,在其和碳原子上脱氢,生成2反烯脂酰CoA。 (2)加水(水合反应) 2反烯脂酰CoA在2反烯脂酰CoA水合酶催化下,在双键上加水生成L-羟脂酰CoA。,(3)脱氢 L-羟脂酰C

11、oA在L-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脱去碳原子与羟基上的氢原子生成-酮脂酰CoA,该反应的辅酶为NAD+。 (4)硫解 在-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酮脂酰CoA与CoA作用,硫解产生 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G0=+15.7kJ/mol,G0=-28kJ/mol,乙酰CoA,RCH2CH2CO-SCoA,脂酰CoA 脱氢酶,脂酰CoA,-烯脂酰CoA 水化酶,-羟脂酰CoA 脱氢酶,-酮酯酰CoA 硫解酶,RCHOHCH2COScoA,RCOCH2CO-SCoA,RCH=CH-CO-SCoA,+,CH3COSCoA,R-COScoA,乙酰CoA,-氧化循环的反应

12、过程,脂肪酸氧化的三个阶段,脂肪酸氧化最终的产物为乙酰CoA、NADH和FADH2: FADH2 2ATP; NADH 3ATP, 故一次-氧化循环可生成5分子ATP。 1分子乙酰CoA 经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12分子ATP。,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以16C的软脂酸为例来计算,则生成ATP的数目为:,7次-氧化分解产生57=35分子ATP;,8分子乙酰CoA可得128=96分子ATP;,共可得131分子ATP,减去活化时消耗的两分子ATP,故软脂酸彻底氧化分解可净生成129分子ATP。,对于任一偶数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其净生成的ATP数目可按下式计算:,n n ATP净生成数 = ( - 1)

13、 5 + 12 2 2 2,-氧化的次数,生成的乙酰CoA数,脂肪酸活化 消耗的ATP数,(二)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肝、脑),发生在-碳原子上脂肪酸氧化作用,RCH2COO-,RCH(OH)COO-,RCOCOO-,CO2,O2,NAD +,NADH +H+,NAD +,NADH +H+,RCH(OOH)COO-,CO2,RCHO,O2,NAD +,NADH +H+,过氧化,羟化,单加氧酶,脱氢酶,脱氢酶, -羟脂酸,RCOO-,(三)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氧化:指脂肪酸的末端甲基(-端)经氧化转变成羟甲基,继而再氧化成羧基,从而形成,-二羧酸的过程。 生成的二羧酸转运至线粒体,在进行-

14、氧化,最后生成琥珀酰CoA,直接进入TCA代谢.,CH3(CH2)n COO-,HOCH2(CH2)n COO-,OHC(CH2)n COO-,-OOC(CH2)n COO-,O2,NAD(P) +,NAD(P)H+H+,NAPD +,NADPH+H+,NAD(P) +,NAD(P)H+H+,混合功能氧化酶,醇酸脱氢酶,醛酸脱氢酶,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1. 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乙酰CoA,2.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差向异构酶、还原酶),1)进入TCA循环 2)胆固醇生物合成的起始化合物 3)脂肪酸合成前体的角色 4)生成酮体参与代谢(肝脏及肾脏细胞) 形成乙酰乙酸、-

15、羟丁酸和丙酮, 这三者统称为酮体,(四)、乙酰CoA代谢结局,酮体的生成和利用,1. 概述 酮体是肝输出脂肪能源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是肝脏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 酮体具水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及毛细血管壁, 在正常情况下,酮体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物质。 在饥饿、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过多,超出肝外组织利用能力,酮血症(ketonemia)、酮尿症(ketonuria)、酮症酸中毒等。,2. 酮体的生成 3. 酮体的氧化和利用,2. 酮体的生成,场所:肝脏 线粒体 原料:乙酰CoA 关键酶: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合成酶(肝中),3. 酮体的氧化和利用,肝内生酮,

16、肝外利用 肝脏向肝外组织输出脂肪酸能源的有效形式 利用酮体的酶有两种: 琥珀酰CoA转硫酶(心、肾、脑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中) 乙酰乙酸硫激酶(心、肾、脑细胞线粒体中)。,当由琥珀酰CoA转硫酶催化 进行氧化利用时: 乙酰乙酸 可净生成24分子ATP, -羟 丁酸可净生成27分子ATP。,而由乙酰乙酸硫激酶催化 进行氧化利用时: 乙酰乙酸则可净生成22分子ATP, -羟丁酸可净生成25分子ATP 。,丙酮可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变成丙酮酸或乳酸,进而异生成糖。,10-4 脂肪的合成代谢,甘油三酯 (肝脏、脂肪组织),磷酸甘油,脂肪酸,甘油的磷酸化,乙酰CoA,糖代谢,磷酸二羟丙酮,脂肪合成原料: -磷

17、酸甘油 脂肪酸,(一) -磷酸甘油的合成,来源有二,来自糖代谢:,G3-磷酸甘油醛 -磷酸甘油,细胞内甘油再利用(肝、肾组织),此过程既是细胞内甘油的生成过程又是其再利用过程,乙酰CoA: 来源于G和AA(丙氨酸脱氨), 丙二酰CoA: 脂肪酸的直接二碳供体,线粒体中的乙酰 CoA,需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或称柠檬酸穿梭系统)运到胞浆中,才能供脂肪酸合成所需。,原料,酶,乙酰CoA羧化酶,辅基为生物素-HCO3 脂肪酸合成酶系 脂酰基载体蛋白(ACP),(二)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软脂酸),地点,胞浆中(肝脏、脂肪等组织),NADPH - 供氢体(来自磷酸戊糖途经),辅助因子,ATP - 供能

18、,乙酰辅酶A都是在线粒体内生成的,(1) 乙酰CoA的穿膜转运: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2) 丙二酰CoA形成:乙酰CoA的活化 乙酰CoA 丙二酰CoA,脂肪酸合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 酰基转移反应,2 脂肪酸(16C)的合成 缩合、还原、脱水、还原的碳链加长循环反应,转酰基并羧化,(1)乙酰CoA的穿模转运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1 酰基转移反应,关键酶(限速酶),(2)乙酰CoA的羧化丙二酰CoA的合成,提供CO2,高糖低脂饮食会 促进此酶的合成,乙酰CoA羧化酶,该酶是种蛋白质的复合体, 其一是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 另外两种蛋白是生物素羧化酶和转羧酶,1分子乙酰CoA 和

19、7分子丙二酸单酰CoA 在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下, 由NADPH和H+供氢合成脂肪酸。,2、脂肪酸的合成 (16C),多功能酶,一条多肽链上具有7种不同功能。,以脂酰基载体蛋白(ACP)为中心,周围有序排布着具有催化活性的酶。 两个相同单体的-SH首尾相连成二聚体才具有活性。 ACP将底物转送到各个酶活性位点上,使脂肪酸合有序进行。 有催化活性的酶分别催化酰基转移、缩合、加氢、脱水和硫解反应,脂肪酸合成酶系,有7种酶活性和一个酰基载体蛋白质。,脂肪酸合成中的脂酰基载体,辅基:,酰基载体蛋白ACP: 相对分子量较低的蛋白质, 它的辅基是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后者与ACP的Ser残基相连,另一端的SH基

20、与脂酰基形成硫酯键。,它在脂肪酸的合成中相当于 脂肪酸降解中乙酰辅酶A的作用。,两类酰基载体 ACP的辅基磷酸泛酰巯基乙胺与辅酶A的组成部分,一条多肽链上具有7种酶,脂肪酸合酶催化形成脂肪酸的反应共有7步 分别为: 1、启动:乙酰-CoA:ACP转酰酶 2、装载:丙二酸单酰CoA:ACP转酰酶 3、缩合:-酮酰-ACP合酶 4、还原:-酮酰-ACP还原酶 5、脱水:-羟酰-ACP脱水酶 6、还原:烯酰-ACP还原酶 7、释放:软脂酰-ACP硫酯酶,一条多肽链上具有7种酶,过程:由酰基转移、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反应构成的重复加成过程。,酰基转移反应:(启动与装载) 乙酰CoA 乙酰-ACP

21、丙二酸单酰CoA 丙二酸单酰-ACP,乙酰CoA酰基转移酶,丙二酸单酰CoA转移酶催化,缩合反应: 乙酰-ACP和丙二酸单酰-ACP缩合生成 -酮脂酰-ACP(乙酰乙酰-ACP)。,第一次加氢反应: 乙酰乙酰-ACP在-酮脂酰-ACP还原酶催化下,由NADPH+H+提供2H,还原为-羟丁酰-ACP。,乙酰乙酰-ACP,-酮脂酰-ACP还原酶,脱水反应: -羟丁酰-ACP在-羟脂酰-ACP脱水酶作用下,其与碳原子间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烯丁酰-ACP(反式)。,-羟丁酰-ACP,-羟脂酰-ACP脱水酶,第二次加氢反应: -烯丁酰-ACP在-烯脂酰-ACP还原酶作用下,接受NADPH+H+提供的2H生成

22、丁酰-ACP。,-烯丁酰-ACP,-烯脂酰-ACP还原酶,丁酰-ACP,丁酰-ACP是脂肪酸合成的第一轮产物, 丁酰-ACP又可以在-酮脂酰ACP合成酶催化下 丙二酸单酰-ACP, 再经过上述缩合、加氢、脱水、加氢循环反应,增加两个碳原子,释放一分子CO2,消耗两分子NADPH,经过6次重复后合成软脂酰-ACP; 软脂酰-ACP,并在硫酯酶催化下水解释放出软脂酸,乙酰CoA7丙二酸单酰CoA 14NADPH14H+,软脂酸14NADP+7CO26H2O8CoA-SH,脂肪酸合成酶系 (7次循环),软脂酸(16C)合成的总反应式:,脂肪酸合成的特点:,在细胞质中进行; 有CO2的加入和放出; 由

23、甲基端向羧基断合成; 用NADPH作为还原剂。,软 脂 酸 的 合 成 总 图,脂肪酸的氧化和从头合成的异同,脂肪酸的氧化和从头合成的异同,体内有两种不同的酶系可以催化碳链的延长:,(三)脂肪酸碳链的延长(16C以上),内质网脂肪酸延长酶系 用丙二酸单酰CoA作为C2的供体,NADPH作为H的供体,中间过程和脂肪酸合成酶系的催化过程相同,产物主为24碳硬脂酸。,线粒体脂肪酸延长酶系 以乙酰CoA为C2供体,不需要酰基载体,由软脂酰 CoA与乙酰CoA直接缩合,产物主为2426碳硬脂酸。,1、糖代谢对脂肪酸合成的调节,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调节物 抑制剂:软脂酰CoA及其他长链脂酰CoA 激活剂

24、:柠檬酸、异柠檬酸、乙酰辅酶A,(四)脂肪酸合成的调节,糖代谢调节 激素代谢调节,糖代谢加强,糖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及柠檬酸别构激活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的调节酶), 促进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有利于脂肪酸的合成。 NADPH及乙酰CoA供应增多,有利于脂肪酸的合成。 另外,丙二酸单酰CoA又可与脂酰CoA竞争脂肪分解的调节酶-肉毒碱酰基转移酶,阻碍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 所以,糖供应充分,氧化分解正常时,脂肪合成代谢加强,分解代谢减慢。,1) 糖供应充足时对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糖供应不足,脂肪动员加快, 肝细胞内脂酰CoA增多,后者可别构抑制乙酰CoA羧化酶,从而抑制了脂肪酸

25、合成。脂肪酸的-氧化明显。,2)、糖供应不充分时对脂肪酸代谢的影响,1)、促进脂肪合成的激素 胰岛素 诱导 乙酰CoA羧化酶、 脂肪酸合成酶、 柠檬酸裂解酶等酶的合成, 从而促进脂肪合成。,2、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如 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乙酰CoA羧化酶 去磷酸化而复活。,肾上腺素、 生长素、 甲状腺素等 能促进脂肪水解的调节酶三脂酰甘油脂肪酶 活性,从而促进脂肪分解。,2)、有利于脂肪分解的激素,三、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肝和脂肪细胞主要按此途径合成甘油三酯,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草酰乙酸,3-磷酸甘油,甘油,乙酰 CoA,三酰甘油,脂肪酸,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关系,第五节 磷脂的

26、代谢,磷脂,甘油磷脂(磷脂酰甘油)由甘油 构成的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分。,鞘氨醇磷脂(鞘磷脂)含鞘氨醇而不含甘油的磷脂。是神经组织各种膜(如神经髓鞘)的主要结构脂之一。,(stereospecific numbering, Sn),在左侧,Pi,OH,国际生物化学协会建议采用立体专一编号,甘油醇磷脂和甘油衍生物的命名,H,组成:甘油、脂酸、磷脂、含氮化合物,结构:,X = 胆碱、水、乙醇胺、 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甘油磷脂,1. 磷脂酰胆碱 许多动物组织中都含有磷脂酰胆碱,其中乙酰胆碱 是一类神经递质,与神经兴奋的传导有关。 2. 磷脂酰乙醇胺 来自血

27、小板和损伤组织,可以引起损伤表面凝血酶 原的激活。可与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之间转化。 3. 磷脂酰丝氨酸 4. 磷脂酰肌醇 5. 磷脂酰甘油(心磷脂),重要的甘油磷脂,体内几种重要的甘油磷脂,(PC),(PE),(PS),纯的甘油磷脂都是白色蜡状固体。 1.电荷和极性 甘油磷脂在pH7时,其磷酸基团带负电荷。 其中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糖类头 部不带电荷。 而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极性头部 pH7.0时带正电荷。,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2. 水解作用 弱碱可以使甘油磷脂发生水解。 水解产物:脂肪酸、磷酸甘油、乙醇胺。 甘油磷脂的酯键和磷酸二酯键能被 磷脂酶(phospholipa

28、se)专一地水解。 这些脂酶根据它们水解的键分别命名为磷脂酶A1、A2、C和D。,磷脂酶A1: 广泛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溶酶体中,此外蛇毒及某些微生物中亦有。 释放产物: 脂肪酸和溶血磷脂。 磷脂酶A2: (Ca2+为此酶的激活剂) 普遍存在于动物各组织细胞膜及线粒体膜, 释放产物: 溶血磷脂及不饱和脂肪酸,(一)、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2、磷脂酶C:存在于细胞膜及某些细菌中 释放产物 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 磷酸肌醇、磷酸丝氨酸,3、磷脂酶D: 释放产物 磷酸、胆碱 或胆胺等取代基团,使之游离。,主要存在于植物, 动物脑组织中亦有。,磷脂酶B(溶血磷脂酶) 水解1、 2位酯键 释放产物: 脂

29、肪酸和甘油磷酸胆碱或甘油磷酸乙醇胺,溶血磷脂: 是各种甘油磷脂经水解脱去一个脂酰基后 的产物,是一类具有较强表面活性的物质,能使红 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破裂,引起溶血或细胞坏死。,甘油和磷酸进入糖代谢,进一步氧化成CO2和水; 胆碱经氧化或脱甲基生成甘氨酸; 甘油、磷酸、胆碱也可参与磷脂的合成; 脂肪酸进行-氧化。,2.合成原料:,甘油、脂肪酸、磷酸盐、胆碱、乙醇胺,Gly Met Ser 食物,ATP: 供能和磷酸基团 CTP: 供能、合成 CDP-胆胺 CDP-胆碱 CDP-甘油二脂,活性中间产物所必需.,1.合成部位:各组织细胞内质网,肝、肾、肠最活跃。,糖转化及食物,(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30、代谢,甘油二脂合成途径 卵磷脂和脑磷脂的合成 CDP-甘油二脂合成途径 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心磷脂的合成,1)甘油二脂的生成 方法 主要来自于 磷脂酸;,甘油二脂,3. 基本过程,葡萄糖,3-磷酸甘油,1,2-甘油二脂磷脂酸,1,2-甘油二脂(二脂酰甘油),2 RCOCoA 2 CoA,Pi,转酰酶,磷酸酯酶,由磷酸甘油、脂酰CoA反应生成:,方法 ,丝氨酸,乙醇胺,胆碱,S-腺苷甲硫氨酸,H2N-CH2-COOH,N5N10-甲烯基四氢叶酸,甘氨酸,2)胆碱、乙醇胺的合成,HOCH2CH2NH2,HOCH2CH2N(CH3)3,OCH2CH2NH2,磷酸乙醇胺,CDP-OCH2CH2NH2

31、,CDP-乙醇胺,乙醇胺激酶,胞苷转移酶,ATP ADP,CTP PPi,胆碱激酶,ATP ADP,OCH2CH2N(CH3)3,CDP-胆碱,胞苷转移酶,CTP PPi,+,磷酸胆碱,CDP-OCH2CH2N(CH3)3,合成过程中所需胆碱及乙醇胺以 CDP-胆碱和CDP-乙醇胺的形式提供。,3) CDP-胆碱和CDP-乙醇胺的合成活性中间物,乙醇胺,胆碱,甘油二酯,CDP-胆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CDP-乙醇胺,3S-腺苷蛋氨酸,4)磷脂的合成途径 卵/脑磷脂合成:,磷脂酰肌醇合成酶,磷脂酰丝氨 酸合成酶,心磷脂合成酶,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 酸、心磷脂合成:,鞘脂(sphingo

32、lipids) 含鞘氨醇(sphingosine)或二氢鞘氨醇的脂类,鞘磷脂,(一)鞘脂化学组成及结构,X-磷脂胆碱 、 磷脂乙醇胺 单糖或寡糖,按取代基X的不同,鞘脂分为: 鞘糖酯、鞘磷脂,1. 鞘氨醇的合成 部位:全身各细胞,脑组织最活跃 细胞定位:内质网 原料:软脂酰CoA、丝氨酸、磷酸吡哆醛、NADPH+H+及FADH2,(二)鞘磷脂的代谢,2. 神经鞘磷脂的合成,3. 神经鞘磷脂的降解,脑、肝、肾、脾等细胞溶酶体中的 神经鞘磷脂酶 (属于PLC类),磷脂胆碱,N-脂酰鞘氨醇,神经鞘磷脂,胆固醇的分布:,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脑、肝、肾、肠等内脏含量较高。,胆固醇的生理功能:,是生物膜

33、和神经髓鞘的重要组分,对调节膜的流动性、维持膜的结构与功能具重要作用。,是合成类固醇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3的前体。,胆固醇,A,B,C,1,2,3,4,5,6,7,8,9,10,11,12,13,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D,环戊烷 多氢菲,14,酯化: 由两种不同的酶催化,C3位羟基,LCAT,胆固醇的酯化,血浆中: 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酰基转移酶 (lecithin-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 LCAT),(一)、 胆固醇的合成,组织定位: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每天可合成1g左右。 细胞定位:胞液、光面

34、内质网,合成部位,合成1分子胆固醇需要:,18分子 乙酰CoA 、 36分子 ATP 、 16分子 NADPH+H+ 其中 乙酰CoA和ATP 糖的有氧氧化 乙酰CoA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 NADPH+H+ 磷酸戊糖途径,合成原料,胆固醇合成的基本过程:,胆固醇合成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1乙酰CoA缩合生成甲羟戊酸(MVA) 2. 鲨烯的生成 3. 胆固醇的生成,1. 甲羟戊酸的合成,关键酶,地点:胞液和微粒体 关键酶:HMG-CoA还 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特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糖蛋白; 别构调节(胆固醇是其别构抑制剂), 也可共价修饰调

35、节(磷酸化后失活,脱磷酸后复活); 胰岛素促进此酶合成,加速胆固醇合成代谢。,2.鲨烯的生成,甲羟戊酸(MVA) (6C),异戊烯焦磷酸(IPP) (5C),鲨烯 含30C开链烯烃,此过程在胞液和微粒体进行,MVA转变为 鲨烯(squalene),鲨烯由固醇载体转运到内质网中再合成胆固醇。,3、 胆固醇的生成 由一套氧化环化酶系统催化。,胆固醇的生成,羊毛固醇 (30C),鲨烯 (30C),胆固醇 (27C),(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HMG-CoA还原酶,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午夜最高 ,中午最低 ) 可被磷酸化而失活,脱磷酸可恢复活性 受胆固醇的反馈抑制作用 胰岛素、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饥饿与禁食 乙酰CoA、ATP、 NADPH 胆固醇 HMG-CoA还原酶 胆固醇合成胰高血糖素 合成 皮质醇 HMG-CoA还原酶 活性,高糖、高饱 乙酰CoA、ATP、NADPH 和脂肪膳食 HMG-CoA还原酶活性 胰岛素 诱导 HMG-CoA还原酶 胆固醇合成 诱导 合成 甲状腺素 + 胆固醇 胆汁酸 排泄 血清胆固醇,胆固醇转化为多种活性物质示意图,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