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095083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提分专练课时作业人教版必修3.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1下列实例中,能够构成种群的是()A 长江和黄河里的鲢鱼B泰山上的灰喜鹊C太行山上的松树D一个蜂巢里的工蜂解析:选 B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是某种生物个体的总和。长江和黄河里的鲢鱼生活的自然区域不同;太行山上的松树包含多个松树物种, 组成了多个种群; 一个蜂巢里的工蜂只是该蜜蜂种群的部分个体而非全部,因此 A 、C、 D 都不能构成种群。2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一种杂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解析: 选 C。种群密度是指某种生物在单位面积

2、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A 选项中不应该只指新增个体,应是指所有个体;B 选项中的水稻应该是数量而不是年产量;D 选项中的鲫鱼数量应该是单位体积中的数量,而不是单位面积。3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的是()解析: 选 A 。幼年个体占比例大,老年个体占比例少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其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4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1名校名 推荐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

3、家解析: 选 B。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 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 故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 而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故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5 (2014 汕头高二检测)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直接达到的目的是()A 改变蝗虫的迁出率B 降低蝗虫出生率C降低蝗虫死亡率D 改变蝗虫年龄组成解析: 选 B。性引诱剂通过诱杀蝗虫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蝗虫的性别比例,降低蝗虫的出生率。6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人口密度剧增,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B性

4、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 选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密切相关。 由于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 ” 这一基本国策, 独生子女政策在东部沿海城市严格执行, 故出生率不是造成城市人口短期内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发展迅速, 吸引了大批农民涌入沿海地区打工, 这是造成这些城市人口密度短期内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7下列叙述中,不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 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 m 种植一棵解析: 选 B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5、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B 项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8 (2014 安徽合肥一中高二检测)如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解析 :选 D。图示中 分别是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主要是诱捕雄性昆虫;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春运期间, 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9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

6、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2名校名 推荐A 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易脱落解析: 选 C。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尽量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注意随机性; 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不能有明显的群聚现象,要完全混合; 标记不能影响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等。10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 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 1 个 1 m2 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

7、机设置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 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解析: 选 C。该草地的面积为100 hm2 ,为测定如此大面积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1 m2 样方,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然后取其平均值即可。11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样方X1X 2X 3X4X 5X 6X 7X 8种群371044884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种群密度为26 株/m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

8、次应相同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解析: 选 A 。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的是样方法,由于是通过调查求取的平均值,所以它是相对接近真实值的,而并不是真实值。12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生态系统采收对现有生物量年增率年采收量象(%) 长马尾松林马尾松200 000 m 321 000 m 3淡水湖泊鲫鱼10 000 kg353 600 kg山地甘草1 000 kg20300 kg滩涂沙蚕10 000 kg30500 kgA. B CD 解析: 选 C。种群密度的变化取决于年增长率和年采收率,各组计算结果为: 年增加1.5%,年减少1%,年减少10%,年增加 25%。通过比较可以看

9、出,的年采收量远远超过了年增加量,会使种群密度迅速变小,严重影响其平衡性,10 年后将灭绝。1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3名校名 推荐(1)图中C类型是_型 种 群年龄组成,因为_ 。(2)我国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 _所示类型。(3)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的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被捕捞鱼的年龄组成为图 _所示类型。(4)随着我国人口政策深入人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人均寿命大大延长,这些给我国人口组成带来什么变化?_ 。答案: (1)衰退幼年个体比例较小,老年

10、个体比例较大(2)A(3)A(4) 中老年个体增多,朝老龄化方向发展14“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 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m)占总捕获数 (n)的比例, 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 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 2,(1 hm 2 10 000 m 2),随机布设 100 个鼠笼,放置1 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 /只标记数 /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

11、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_ 。(2)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_ 只 /hm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偏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 / )为 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 鼠 ) , 平 均 每 100 m2 有 3.6个 洞 口 , 洞 口 数 与 田 鼠 数 的 比 例 关 系 为_ 。解析: 对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12、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 (标志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 重捕标志数。答案: (1)N Mn /m (2)144 高(3)8/9( 或 32/36)(4)2.5 115请分析下面的实验:材料工具:一只装满干燥绿豆粒的塑料广口瓶、一把尺、一张50 cm 50 cm 的白纸、一支铅笔、一只烧杯和另一只大的广口瓶。实验目的:测定广口瓶内绿豆的数量。方法步骤: (1) 在白纸上制作一方格表,如图:4名校名 推荐(2)将广口瓶内的绿豆随机撒在方格表上,代表某种植物的种群分布;(3)在方格表上选 3 个连续的小格做样方测生物种群密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实验模拟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法中的哪种方法?(2)写出计算广口瓶内绿豆粒总数的表达式。(3)指出方法步骤中不合理的地方,并指出如何改正。解析: (1)该实验模拟种群密度调查中的样方法,绿豆代表一个生物种群。(2)对每个样方中的绿豆粒进行计数,然后取平均数乘以总方格数即为绿豆的总数。(3) 不合理的地方有三处:撒绿豆的次数太少,至少3 次; 选样方是随机的,应选有代表性的样方;选取样方太少,样方宜选5 6 个。答案: (1)样方法。(2)绿豆粒总数每个方格内绿豆的平均数总方格数。(3) 增加撒绿豆的次数;选样方应具有代表性;样方数量宜选5 6 个。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