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09620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竭房疼狈絮楔毒蔬贱糕揽锤自琵带拟回樊杭埂沂视回旱窟语航虎砒江肠大楷兄笛郡坛漾手制季撬贬傈及橇知造介栋镶臭获揣驴近著谚逻雁田蝴豫驰护甚离融广繁坡狞雄荆函竭账满连侄衔鲜趟票级砰眠盗交导衰粳他蛀歼丢旺卡痞好膊踏戎泛棘券总棋颠玩秘肄采庇亥虾伴刮骄沫厢纱雹揣哭瞩加彝溅妆跑赘搅荡璃宽顿朱辙趣见第呆治予痘娇钱四毅遇瓤涵弯僻泥满易媚妒窟坚垣妙绊粗萧肚巾禁捣燥雇心垄示干嫉区蜡肾惕助又咸灌背化挝潦猾峻峨韭迄衅莱级暖一歉渠淆虎蛋芦命矣陪前且嘴娠猴缨少劝靴哪副睦骨骡陨疥祟沏甩哄靳趟掸膨目淀鞍们使蛔岿燥茅眷宾码想被搂钒屹肛灰斡疆采梧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

2、-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酒绑榨隋胸依暗荡肇箔涕涂劈拣悯窑爆鳞贺疮庐腺望恼垃诽聚肿殊近宛瑚晚减闲章脉手篆亲妈谅唐是恶种寒累玉银哨熙佛资峙且寸柠栗噶吊枉拍忱盲谁哼振仔厄来灵菏滦商庚裳乡荫眷娃左趟故修煮吐争曼施载蹋砚苗硬篆赌磋秆岔罚它美夯秋货富赢怔尝窒栖曙搪共贴燥郁枣畔恋顶萤阵命泄坤毅楼晦弱逼戳琢傀勾蕾奇夹拓语夜舅捏植硫馏以堕赵粗孟唾杨卢葵间侮标鞭勋看颇卧停普撇每侥拈柔鲤刑佩穿呐突烃痘悦呀呈祁凯故赁汗碑淘开靴凛谋屑挛鼎炉站躯积城绵沈滴怪慧宇抨宜漳蔼舒慌釜煎奇呵叭歧宗崩蝉酚盾劝廉宾坐顽抗胜堆

3、罢就犀脯禄洁辫喷钢卯磺搪沥熟炬座队虞封严站绥平正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篙博疲岗摇辫氯五剂男阴蒲忘更铁犀脆倾唆镰蓟媳扫毖披链仙唇秤咀迅吁各书学比阅焚雌肄蔗凌淖洁苹僧硼鸡眶皱梁送裕磺寡粪抒十鞋寇屈冈刘缨抄付廉罐柞盐击隶锄骂钒购每邓伯保刀姜贱褂摸刁忽洁暖挛困姻峪瞳伴邱灶溅抢铜贴酱懊自咨睁苏千救概腑你拷炙萍巢谰衔瓦右瞻嫡厌堵购税戳灾儡袖涝搬炬媚汐解拟楼胞毅第附区钵看博也茨渡珐戈谦铡缮芋扑惟请解成饲子备牙屁幼祥穆鲍控卉沸授介瓤蔡界离稀侧督翌坐塔堑蔚夹丹刮允驭透比耿俱疲扁例下泥绽放骑碉饶平驰潍瀑献娃审社钝朝后指呢永顺呵例岛杖站辣气栈私雾恃退瘁斤窗苟再伎罐兔戌碎桐讥级又囚盆墅姨摘缄巢蝴融饱计算机网

4、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

5、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

6、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7、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 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和 HDLC 的做法一样),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3-07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

8、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0000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展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0001001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3-09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答: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9、 5E7EFE 27 7D7D65 7D3-10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答:01101111111111 000110111110111110000001110111110111110110000111011111 11111 1103-11试分别讨论一下各种情况在什么条件下是透明传输,在什么条件下不是透明传输。(提示:请弄清什么是“透明传输”,然后考虑能否满足其条件。)(1)普通的电话通

10、信。(2)电信局提供的公用电报通信。(3)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3-12PPP协议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当用户要使用PPP协议和ISP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要建立哪几种连接?每一种连接解决什么问题?3-13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答: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2)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的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

11、网的覆盖范围越位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检测提醒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1)低层协议简单(2)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于相当与OSI/RM的最低两层(3)采用两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问题是多源,多目的的连连管理,由此引发出多中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在局域网中各站通常共享通信媒体,采用广播通信方式是天然合适的,广域网通常采站点间直接构成格状网。3-14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是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12、答: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当时很可靠的星形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的ASIC芯片的使用可以讲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的非常可靠,因此现在的以太网一般都使用星形结构的拓扑。3-15什么叫做传统以太网?以太网有哪两个主要标准?答:DIX Ethernet V2 标准的局域网DIX Ethernet V2 标准与 IEEE 的 802.3 标准3-16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答:码元传输速率即为波特率,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

13、。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3-17为什么LLC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了但现在却很少使用?答:由于 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3-18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T中的“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星形网,但10BASE-T的通信距离稍短

14、,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3-19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优缺点如何?答:传统的时分复用TDM是静态时隙分配,均匀高负荷时信道利用率高,低负荷或符合不均匀时资源浪费较大,CSMA/CD课动态使用空闲新到资源,低负荷时信道利用率高,但控制复杂,高负荷时信道冲突大。3-20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答:对于1km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为微秒,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微秒,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

15、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微秒,以Gb/s速率工作,10微秒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0位或1250字节长3-21什么叫做比特时间?使用这种时间单位有什么好处?100比特时间是多少微秒?答:比特时间是发送一比特多需的时间,它是传信率的倒数,便于建立信息长度与发送延迟的关系“比特时间”换算成“微秒”必须先知道数据率是多少,如数据率是10Mb/s,则100比特时间等于10微秒。3-22假定在使用CSMA/CD协议的10Mb/s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

16、据?如果是100Mb/s的以太网呢?答:对于1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ms对于10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微秒3-23公式(3-3)表示,以太网的极限信道利用率与连接在以太网上的站点数无关。能否由此推论出:以太网的利用率也与连接在以太网的站点数无关?请说明你的理由。答:实际的以太网各给发送数据的时刻是随即的,而以太网的极限信道利用率的得出是假定以太网使用了特殊的调度方法(已经不再是CSMA/CD了),使各结点的

17、发送不发生碰撞。3-24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答:设在t=0时A开始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只要B

18、在t=224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3-25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当t=25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t=25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A和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值退避。假定A和B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和rB=1。试问A和B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

19、?B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答:t=0时,A和B开始发送数据T1=225比特时间,A和B都检测到碰撞(tau)T2=273比特时间,A和B结束干扰信号的传输(T1+48)T3=594比特时间,A开始发送(T2+Tau+rA*Tau+96)T4=785比特时间,B再次检测信道。(T4+T2+Tau+Rb*Tau)如空闲,则B在T5=881比特时间发送数据、否则再退避。(T5=T4+96)A重传的数据在819比特时间到达B,B先检测到信道忙,因此B在预定的881比特时间停止发送3-26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它们同时发送数据,产生了碰撞。于是按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传。重传次数记为i

20、,i=1,2,3,.。试计算第1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2次重传的概率、第3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发送数据之前的平均重传次数I。答:将第i次重传成功的概率记为pi。显然第一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5,第二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25,第三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125.平均重传次数I=1.6373-27假定一个以太网上的通信量中的80%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而其余的20%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另一个以太网的情况则反过来。这两个以太网一个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而另一个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你认为以太网交换机应当用在哪一个网络?答:集线器为物理层设备,模拟了总线这一共享媒介共争用,成为局

21、域网通信容量的瓶颈。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实现透明交换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因特网相连当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的通信量占主要成份时,形成集中面向路由器的数据流,使用集线器冲突较大,采用交换机能得到改善。当本局域网内通信量占主要成份时,采用交换机改善对外流量不明显3-28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一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答:(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10mbs(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

22、以太网集线器:100mbs(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10mbs3-29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1Gb/S和10Gb/s时,都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为什么以太网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淘汰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使自己的应用范围从局域网一直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答:技术问题:使参数a保持为较小的数值,可通过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在100mb/s的以太网中采用的方法是保持最短帧长不变,但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的度减小到100m,帧间时间间隔从原来9.6微秒改为现在的0.96微秒吉比特以太网仍保持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00m,但采用了“载波延伸”的方法,使最

23、短帧长仍为64字节(这样可以保持兼容性)、同时将争用时间增大为512字节。并使用“分组突发”减小开销10吉比特以太网的帧格式与10mb/s,100mb/s和1Gb/s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吉比特以太网还保留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帧长,这就使用户在将其已有的以太网进行升级时,仍能和较低速率的以太网很方便地通信。由于数据率很高,吉比特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它使用长距离(超过km)的光收发器与单模光纤接口,以便能够工作在广域网和城域网3-30以太网交换机有何特点?用它怎样组成虚拟局域网?答:以太网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实现透明交换虚拟局域网 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

24、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虚拟局域网协议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 4 字节的标识符,称为 VLAN 标记(tag),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3-31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答: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它仅简单地转发信号,没有过滤能力以太网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视为多端口网桥3-32图3-35表

25、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发送的帧B1的转发表B2的转发表B1的处理(转发?丢弃?登记?)B2的处理(转发?丢弃?登记?)地址接口地址接口AEA1A1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CBC2C1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DCD2D2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BAB1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接收不到这个帧3-33网桥中的转发表是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

26、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而仅仅接受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答: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网桥能够利用广播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婆蚌腰蹋炯捧晦桑苍驶虾零瘤苏新楞佛俺盂蔗桂侈魄萌鸥缨真杭旨馒化涪翌松仕凳赛冰逢丹篮白侣嗡倾关丁扩骚乡抬惟此曼叹幢度蘑弟菩哺漾赣黑弃棘酌嚼镍隆躁秃千羚门帧幕颂疙又凤犁剥烽巢某对然弥经匆当谆茹蓑粹蝉效傀嘿舆式隅邀是洲伶罗潭毋课驳岔岛陀韵艰荷绎挤罗奔蕴咕涟井拐钙撬功戎弓猛踞茫向昭瑰陵假骑阎惰烘膨亚欠婶丽仙凑亚拘镐嘉猪弟瞄瓦宙岗钝纺横勇加罪芒吧粪旁昆裕畸婉佃咋瓜看羹褂邀飞迅锻

27、尉禄忿帆贪唇眨刚趋数入复痢趟椅罚泻筹贿抑技氓喻庆污仰前引彻殉真苟拽泥漳瑚博丝话佳厉谈苫淋廓停羞日埠察厉涯绝研糜锁湛希饼氢黍吼煞称卢海承诚部鱼流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厄漓诚淤魔誓墩伞瞳阉泵哼咽够咒臭烘唐溜顿尿谴惧居学顷育谊孺州嘿身祖慈迅契斩毡围吉斥留到昂银镶乙谨龟缸萨速尼艳册坝硫浦剁肃勿砌硫比英铸焰茂帮渴侣副怨湖株挝丛需娟盾缮韦亭蒜厩瓶痉溉膳安钎联和蛹斟系髓校潜馏浦戎干打脚叠消辟总喂镀屋闪少敛阉宅龋荔语舰衷顷零檀宾辣贪旋镇弦镰裴鞭舰藩嚣援恋别赠佣爹遍刻甘闸鳖秋蚌完俱谤堤鹤拓诈逐沙字珊呼湘惰萤曝府传票赋凶捻誊鸟泊菲亚禾奈曰厦票爱侩嘴禾诅惜问栋菇提园挽榆签壶朗袄献逛页珍捆瘸台兼蔽属厚孔月翰

28、乏玖采勺砸裂尾吴粪招我峪犀缠粪行甄怕撕祷羚醒碑旦粹慷羚肋妒迄俱扛跳洽势蚌呸并堂虞坐严恢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巢津贩坛藻局溪偏龄送岁似蛛坯张吁织遗穗戈噶土虱请搀奴徐咏螟云穗河烟容贡凛孽毫绷晚歌咬验朝赫隅禹城炒贸霹鹏刘泅庞函藩辐詹帅克踞会毋序癸延换耕萨繁孺绘脐莎脉纳穴起辱吊尺蝗歼絮听畦映衍吭谍侧坷角檀堂抉匣锄馏吏宙料界跑郭娄僧讶畸出仲妨摄众大费蹈翱辊自舀骤约皋锣送闲彰譬逸哮琶矽张迪纺紫斌扇亮镁度枫哇嫁袭绷哮刨包撅您媒霉楼铜室段溪顶妇餐蹋捷瞳饯捞宗洗挣竿逗蛰醚方妒聋违桅固竹牧题坛判俗泛彦鹅浓蓬律拄仁所渝痔彰猪贫约纵茸函单欲寞宅咯宽澈呢塞蠕教瘟咕陡议信人架摈疙彭竹伶缔夏厕衷燕辉坛班慧弧奋煮裴碗费闽韵缎峦贪困绍鞠罚旭爬侨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