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端管理培训授课讲义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0974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高端管理培训授课讲义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高端管理培训授课讲义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高端管理培训授课讲义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高端管理培训授课讲义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高端管理培训授课讲义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复旦大学最高端管理培训授课讲义世界管理大会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以下为夏威夷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成中英演讲中国管理理论的架构建立中国哲学的发展,在今天世界上成为一个重要的潮流,过去35年来,我们开了无数的会,我创办的国际哲学会,在世界各地每两年一次,去年在武汉大学,很早以前在北大,还有在社会科学院,在西方的瑞典、美国、澳洲、英国、德国各地,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在海外学者的努力下,在我个人的关注发展下,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在这种基础上,我认为东方管理的发展,是个必然,又有很好的基础。我今天听到东方管理学派的成立,我不仅能够认同,而且我认为将来一定在最为现代化的上海是最先

2、实现。最为现代化的上海会成为最东方,最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心。当然,这里我也很羡慕苏东水教授能教出那么多好的学生。我去年在北大上课的时候我认识何智丽教授,他说他也是苏东水教授的学生。 我参加这个会也不容易,我从美国赶来,今天晚上就要走。首尔要举行45届哲学大会,那个大会从来不到东方来,五年前我建议中国政府举办这个会,因为中国要办奥运,无法接受3000多人的会议,韩国就争取到了。当然,韩国也是中国文化圈,这也反应出我们东方管理之大,东方管理很好,但我们还要谈中国管理,还要精密一点。我一直认为中国应该是一个核心,说是东方,但核心力量应该来自中国。很多年前我和日本人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儒家的核心激

3、励应该摆在中国。当初,日本人说应该放在日本,韩国人说应该放在首尔,我说他的根在北京。我认为,儒家一定会在中国兴起,在我的倡议下,北京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至少我们争取到儒家在中国发展。今天在各种条件比较具备的情况下,我认为东方管理、中国管理一定会发展起来,苏东水教授的功劳功不可没。 管理学不应该把人当唯一的价值 今天我的题目主要是想提一个架构的问题,我今天早上听了几位嘉宾的讲述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中国化?中国管理的基本特色在什么地方,基础在什么地方?管理是一个实践的学问,是一个用的学问,从长久的发展来看,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体的学问、一个本的学问,所以叫本体的学问。今天吃饭的时候,一位加拿

4、大的教授说,你在什么地方投资、什么地方开发、有什么样的目标,都牵涉到人的价值选择的问题,一个方向问题、一个方法问题,一个出发点的问题。看得出来,任何学问包括管理学,都和哲学脱离不了关系,哲学就是人类的学问、人的根本学问。我们要走向一个世界强国要重视根本学问,根本学问不能用也是空的,管理学和哲学应该说是连在一体。大家可以看出来,我喜欢讲具有本体性的一个哲学理论管理哲学,所以我叫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的了解下我们如何发展?首先我非常认同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我要补充一点,以人为本我们往往会过分的以人为本,也就是忘记还有一个大环境,还有一个根本环境,还有一个创造性的本源,那就是一个天的观念,天不是上帝,

5、天是最深层的宇宙的创造力。我们回到中国的传统里面,我们以人为本,但是要讲天人和谐。汶川大地震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事后做得很好,但事前我们没有任何防备,为什么?我们没有那样的重视环境、我们没有那样考虑到周遭环境的各种压力。 今天我们在发展中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有一个环境,环境需要我们关注,不要把人当做唯一的价值。人的价值来自人和物、人和世界、人和其他人,我是从哲学的高度提醒大家,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掌握人的价值。如果我要界定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基础和西方哲学基础做比例,我可以这样说,首先我认为天人合一的根本是以人为本。我们很多人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不做,很多人只是做而不知。我和西方做比较,西方人做任何事知

6、很重要,知先行在。从中国人的观念,做了再说,知在行先。我们是人,我们应该去掌握人的理性机制。天人合一这块,西方人是天人分离,这是很大的差异,因为他们宗教的传统、希腊人的传统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不一样,我们的体验是天人互动,我们没有原罪观念,我们只有原善观念,这是值得我们发挥的。西方人走路天人分离,价值和知识脱离,我们今天有很大的责任来帮助西方人恢复到一个人的关注,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以上帝为本,以人为本是讲人和世界的关系、和天地的关系。 中国管理要从周易这个源头出发 为什么我要讲周易?是我首先说周易是中国管理的源头。中国人为什么可以生生不息,可以在困难中走出来?中国人能够掌握天地的精神,不

7、会认命,会不断的创造。地是坤,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个精神发挥出来,就是巨大无比的。我们有一个责任,我们不要说把人和天分开,造成一种不必要的紧张,但也不能说天和人没有差别,还是有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以我们要自勉,但不应该把自己当做罪恶的载体,我们要善于发挥我们内在善的创造性,为人类、为自我来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第三个我要说的,在西方,我们可以看到人文基本上被物化了,把人的世界变成物的世界,物化了。西方说物质主义,西方人是有这样的趋向,就是一切都走向数字、数量、走向缺少人情味的状态,而中国人呢?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把人文和科技很好的融合起来、结合起来,这个世界应该是具有人的味道,不仅只是一

8、个物的世界,我们要走向人文化,人文和科技密切的结合,这个观念非常重要。但是,往往也有缺点。我们太讲人文的时候又忘记了科技的重要,我们又要回到本原的哲学,强调平衡、和谐,重新审查不断改造、不断创造、不断革新。不断创造这样的思想非常重要,一旦不去这样思考,我们虽然成功很多,但是一旦有事情发生,我们不能改变。今天,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看出来,我们是不是能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能做出一个更整体、更宏观但也不忘记精密、微观的调控?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点,我们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应该作为管理的根本目标,中国是把仁和义当作一体,仁是一种感情,义是合理性。仁义要兼顾,要悲天悯人的心、要为民请命。但我们往往又会

9、忘记了义,我们往往太过分激情,忘记了实践的需要、知识的需要,法律的需要、规则的需要,正义的需要,我们看到西方有一个倾向,把道德变成法律。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是把法律变成道德。我们把法律变成道德,往往模式了道德,其实我们道德和法律都需要。我曾经说过,美国是一个没有道德的国家,但是很有法律。中国是一个有道德的国家,但是缺乏法律。法律就是靠知识、靠理性,达到制度性的责任感觉,我认为我们在讨论中国管理的时候,我们觉得应该要参照西方实现更好的人类社会的存在,更好的人类理想。我们成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这个人是改造了人不止是改造了中国人,这是一个发展的途径。 在这个意义之下我提到五个层次,

10、意思是创造性的概念,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天是透过人来实现目标。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巨大的作用,就是要实现“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不断的繁衍和繁荣产生的一种价值。我说机器是一个最起码的,我们需要机械文明。但是这个机械需要文明的操作,所以我们需要手的软件,需要软件。但是软件和硬件如何配合?需要下一步的思考。我觉得有一点和西方共通的是知识,我们要追求知识、追求更多的知识。西方和东方竞争的时候,竞争也是为了最后的合作,是不是应该对人的知识、对世界的知识、对环境的知识一样要重视?而且还要更丰富。要用得比他们更好,要用就是价值问题,第四层次就是价值观。今天早上一位嘉宾谈到,我们需要制度,我很同意。价值

11、决定你的制度、决定你的生活方式。我们要认识我们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个价值是什么?我想苏教授谈到“人为为人”非常重要。人要为己,本源上人己是统一的,群己是统一的,这样的思想让我们更好的发挥自己。不是我为了人,我就纯粹牺牲?不是的,那是一种价值,你人格的成就也是了不起的,最后是道。道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道?我会谈到本体的概念。这个本体就是一个整体,能够是现在人的心的意识里,中国人讲心性,这个心性很重要。我们要强调心本身的开发,这个心的开发,是走向制度化、走向知识的建构、走向软件技术建构,走向硬件创造的基础,这五个层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发挥管理的架构。 在这五个层次上,我现在再回到刚才要说的方面,回

12、到本文。我们怎么能够创造不同的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我认为是多元的,苏教授也谈到多元的管理,多元至少有六种。一种是中体中用西体西用,西体中用、中体西用,还有一个是一本书跨文化管理。这个所讲的是低层次的跨文化管理,还有一个是高层次的跨文化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思想。今天我们从人的本体思想到伦理思想,伦理思想到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到政治学的思想,这就是以体贯通。我写的一个整体伦理学的论文,也发表成一本书,伦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涉及到西方的伦理、涉及到权利概念怎么体现?中国“以德为先”,这就为管理学打下一个基础。 我最后有个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篇文章我感觉挺有意思,我有一次演讲,首先是对个案

13、分析你要有一个标准,标准是什么?就需要一个体系。所以我对个人分析提供了一个需要体系的概念。 我对美国21世纪的管理理论进行了一个总结,也进行了一个善意的批评,我这里叫“本体心能用”。我喜欢这五个字,周易发展五家之言,过去大家不重视道家法家墨家,墨家特别重要,所以我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整个架构当中,这是最大的架构。我们要有一个本的概念,不能忘本。本怎么变成体?一个是历史的本一个是理论的本,管理上现在缺少理论的本。很多管理的书讲中国诸子百家很多很多,但我们还要有一个整体的理论的架构,这个心理论做了这样的尝试。怎么用?用的机制在心,心是一个价值概念也是一个知识概念。这个用,在各种管理功能上的使用

14、,可以达到各方面的发展,帮助我们解决目前很多的问题,包括从经济,从企业管理,从国际管理方面,逐步走向国际,成为多国公司,我很关注这个问题。 中国怎样和西方沟通?西方人怎样真正的接受中国?总结的来说,我们的心是操作西方管理的架构,用中国的道和心操作知识、技术和硬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西方人也是在做这样的工作,就像下棋,谁棋胜一筹就是胜利者,但是胜利者不要骄傲,世界全球化是不尽的过程,生生不息的过程,所以我们中国的发展也是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国的管理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今天讲东方管理,讲中国管理哲学,这个科目,各位年轻的朋友,这将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发展都靠大家共同努力,谢谢

15、。 以下为GE Money中国董事总经理Shaun Tan演讲东西方管理融合下的中国企业成功之道(议题主持人何志毅:很高兴来做这个论坛的主持,我觉得有点很小的遗憾,就是我们没有穿唐装上来,东方文化融合下的融合之道,内容有很多的融合,但我们都穿西装,形象上是西方作派。我经常在这种会议上想起去年孟加拉国的信贷银行总裁尤纳斯博士,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到北大演讲,那天我也参加了。我注意到,他穿了一套民族服装,包括他的太太、女儿,都穿印度服装,而北大的领导给他发聘书的时候是穿西装。虽然我们穿西装是表示尊重,我系着领带,勒得很难受,但这是一种礼仪礼节,不知道什么时候全球变成了一种礼节,其实我们穿一个唐装拱拱

16、手挺好,非典时候这还挺卫生,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作为我的开场白。 第二,作为苏老师的弟子,对东西方管理情有独钟,加上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的企业从无到有,走上世界的舞台。未来的20年,中国的经济会越来越强大,中国的企业在世界舞台上会有越来越多的身影,中国的品牌在世界上会越叫越响。致力于管理的学者包括政府官员,我们都应该共同探讨中国管理思想或者叫东方管理思想。这里的细微差别我们今天不讨论。我坚信中国可以出管理思想的,之所以现在只有西方管理思想,是因为企业管理学科的历史太短了,我们可以把历史拉长想想,2000年以后呢?很多学科的历史都是按照千年计算的,但管理科学的历史也就1

17、00年,有人说泰罗时候是管理科学的诞生,从泰罗说起来也就100年,100年只有一种主流思想、一种管理思想,并不证明这各学科只能有一种思想,我们拉远2000年,一定有很多的思想,至少会有三种是基于宗教文化基础上的管理科学思想,至少有三种。一个是基于基督教文化下的管理思想,一种是儒士道的传统宗教文化传统下的东方管理思想或者叫中国管理思想,将来可能会有基于伊斯兰文化之下的管理思想。IFSAM大会是尊敬的导师苏东水教授筹备已久的大会,这场论坛是为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进行研讨设置的,下半场还有四位演讲嘉宾,首先请Shaun Tan,他中国的姓应该是陈。刚才和Shaun Tan和小苏老师一起研究,他说闽南语

18、陈念Tan,再移到英语,中西方就进行了融合。有请Shaun Tan先生为我们做发言。) Shaun Tan:感谢您的介绍,尊敬的各位复旦师生们,女士们先生们,我是来自英国,我的父母不是英国人,因此当人们邀请我讲一下东西管理融合的时候,我就想如何做?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讲我个人的经历。我一直在全球不同的地方工作,不停的旅游,在我来看东西方管理风格有什么差异?第二,我认为两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成功之处? 首先讲一下我个人的背景。我是出生于苏格兰的,那里非常冷,那里常年多雨,不是一个很适于居住的地方,而且吃的东西也不好吃,我的父母决定把我送到东南亚,他们认为东南亚不够远,不如送到更远的澳大利亚,这可能

19、是地球上离苏格兰最远的地方了,我在澳大利亚居住过。我在澳大利亚毕业之后又回到了东南亚,我开始在亚太地区工作,然后决定回到欧洲,也因此我回到了欧洲。首先在美国工作,然后我又回到了欧洲,读MBA课程,做银行业,有时候会到美国,有时候去非洲,在那里工作。有时候我的雇主决定把我送回到亚洲去工作,同时给了我一个负责亚太地区的责任。我觉得我旅游得更多了,因此我想关注更多的国家,因此我今天就在这里,中国上海。 从我的职业和我的生命、我的旅游看来,大的公司及银行业和金融界是我的领域,这方面我们可以讲很多,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基于如下几点的: 东西方管理的六个不同 第一,中西方的管理风格,在想法上和风格上、做法上

20、有不同。西方的做法更加倾向于长期关注,会有很多的规划。东方的做法,可能更机会主义,希望可以回报最大化,有时候会牺牲长期的规划。 第二,在规划和执行方面,东方是先做,限制性,西方会有很多的规划,有时候规划太多了,有太多的规划和执行纠结在一起,规划太多了。比如说英国就非常擅长的说说说,就是不做,有时候结果就不太好。 第三,哲学上理念的不同。西方对管理的风格是这样的,你必须要有影响,你必须要让你的团队团聚在决策的周围,同时还要有陈述,要做到你答应的东西。西方的管理也是非常基于合作的。有时候你在西方要建立一个团队,而在东方呢?大多数情况下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非常直接的非常权威的,同时也更加多的基于

21、关系。 第四,东西方之间的差距是对危机的处理。在西方的公司,人们对于风险的看法就是风险的计算,看风险的经济学怎样,有多少可能性爆发,我们可不可以把风险缩小到一个规模,这样公司就可以承担,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去做。我认为,在东方至少在我看来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我们一点风险都不要承担,这个太有风险我们就不做了。另外一个阶段就是愿意承担最大的风险。我们为了成功会不惜成本、不惜风险。 第五,有关信任。在银行领域,我从事过的公司主要都是西方的公司,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很多事情是基于信赖的,也就是确认公司内部信赖是贯彻始终的,有很多的讨论、很多的开放、很多的对话和沟通来确保信任。东方的管理理论当中,我再强调

22、一下,这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不针对某个国家,也就是信息的分享相比西方不够,开放度不够,不会让员工能够获得一些机密的信息,同时在关系当中也有很多隔阂的地方。 第六,我也注意到,在我过去的经历当中,和名称没有关系,和你是西方公司还是东方公司没有关系,而是看你具体的做法,看你有什么领导力使得事情的发生。东方人来看,更多是你在名片上写什么,你的头衔是什么?如果再看日本、泰国、新加坡、越南、缅甸,我们都会看到这些情况,这些从我个人的经历出发,这是我看到的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文化的弱点是不需要过多关注的 什么更加重要?除了东西方有什么差距外,什么更重要?我们能做什么实成功?能把东西方的风格融合起来让双方

23、都从中获益? 首先是针对东西方都适用的是想法,对非常成功的公司来说,对非常成功的团队、个人来说,一定要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我一定能做,你必须要培养这种想法,必须要期待迎接挑战,要很愿意想象那个过程。 第二,要有诚信和开放,尤其是在跨文化的团队中工作的时候,你一定要热爱你不熟悉的文化,你一定要对国家感兴趣,你一定要取长补短,要学习当地的工作文化和企业文化,而不需要过多的关注文化的弱点,确保整个团队都有共同的观点。 第三,要享受挑战,享受不同环境带来的挑战,每个人都知道,雷诺的总裁,这个人的生长环境是这样的,在巴西长大,然后去法国,在黎巴嫩住过,他讲很多他生活在不同的地方生长、工作,这是非常有挑战的

24、事情,这可能不是他生命中最享受的时光,至少他一开始是这样想的。这种复杂的经历,让他能够享受挑战,能够应对每天生活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第四点涵盖东西方的也就是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适应。意思就是你一定要有信心、要有决心致力于你做的事,还要时刻保持谦虚来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同的声音做不同的事,从不同的角度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改变、适应。然后是你的良师益友,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这为你提供不同的想法、经验,对我个人来说,这对我的职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对我的个人生活也很有帮助。我有很多良师益友,有时候他们不和我在一个商业圈,有时候是我的同事,有时候是我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对我来说是一个指导,可以让我不停的尝试我

25、的想法,也就是说你要不停的倾听那些人,吸取不同的想法。 个人对比组织,就是要鼓励个人或者团队来不断的挑战现状、挑战现在的观点,因为这是你不断可以促进的方法,同时让这些个人和团队成员找到挑战所带来的解决办法,同时还是要成为团队的成员之一,那是一种平衡的艺术,你一定要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维系团队平衡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后是核心价值观,知道你从哪里来,你要有一些原则和宗旨,能让你在不同的文化当中生存,这些东西你必须要不断的秉承,让你有前进的方向,对你来说,对我个人来说,比如说诚信、谦卑、不断学习的动力、承诺、把事情做好,在商业社会当中我们都想赚钱,但钱不是唯一的,同时还包括你要有一系列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

26、个领域,我们应该找寻哪些东西避免犯错。我首先想到的两点是这个症状,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英国说法,就是“这个东西不是在这里发明不是在这里创造所以我们不喜欢这个东西”,这个想法我们一定要避免。不要让这个想法成为你尝试新的做法、想法的障碍。这都是我对东西方管理的看法,我想给各位讲一下其他的东西,东西方文化管理当中一定会有一些差异,我想给大家讲一些差异。 左边图的蓝色,指的是西方或者是欧洲的想法,右边红色区域是东方的想法。这是讲三顿饭,一般在欧洲,有一个冷的早餐、热的中餐、冷的晚餐。大多数的东方国家,三餐都是热的。饭店方面,你听到的音量,欧洲饭店和东方的饭店音量,在欧洲非常安静,而在东方国家饭店音量是非

27、常吵的。然后是各自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欧洲或者西方,他们所表达出来的面部表情就是他们所想的,而在右边是东方的,你是笑的,但是你心里想的可能是不开心的。这是表达观点的区别,西方的观点是非常直接的、非常一针见血的。东边,可以看到,绕啊绕,最终绕到那个观点上。这是两种解决问题的风格不同,左边是直接解决问题,而右边是绕过这个问题。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北京要举办奥运会,在1970年,如果看一下上面一半,在欧洲主要是汽车,而在亚洲主要是自行车。现在呢?恰恰相反,在亚洲有更多的车,而在欧洲人们开始骑更多的自行车,因为他们关心环境。这是关系,在欧洲想法是非常直接的,而在东方,却是非常复杂的思想结构

28、。最后一个图,是排队,是我个人在上海的,伦敦大家是排队上电梯,而右边大家在上海等电梯是涌成一群。 我的总结,东西方之间会有差距,但也会有共通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相同之处,相互借鉴,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世界管理大会全程实录(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学生下午好。今天在这里举办东方管理论坛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2008年对中国来讲是有纪念意义的一年,今年是中国奥运年,又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这30年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这30年的过程中,以复旦大学东方管理学派苏东水教授为首的学者们,不断的在研究、探索中国的管理理

29、论,以此探讨建立一些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理论。我们东方管理论坛从9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举办了十一届,今年是第十二届,都是为了构建一个东方管理的思想交流平台,能相互的学习、交流,以此促进东方管理的发展。今天论坛开始之际,首先有请东方管理学派的苏东水为本届论坛做致辞。 苏东水: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各位东方管理研究的同行,今天我们能相聚在一起,组织举办第十二届世界管理大会,世界管理论坛和东方管理论坛,从1997年开始,我们成立世界管理论坛东方管理论坛开始,现在是第十二届了,每一届都有发展。我记得在第一届开幕典礼的时候是一个特殊的大会,我们为了那些博士生和硕士生,与企业家搭一个平台,我们进行了学术交

30、流,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二届了,我们一共有3000多人次参加了这个会议,有1000多篇文章,这是大家努力的成果。我们希望东方管理论坛在大家的努力下越开越好,主要是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核心的东方管理文化,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贡献。第二个目的,要发展我们的东方管理文化跟它建立的东方管理科学,我们期望是东方管理能成为一门科学,这要靠大家的努力。这里有很多行家,有很多专门的学者,也有国外的学者,也有国内的大学,现在全国有12个大学和单位成立了东方管理研究中心,东方管理研究院,对东方管理开展了管理的研究。过去是从理论的研究,现在深入到案例的研究。东方管理,如果没有案例作为支

31、撑,案例作为我们研究的一种事例,那我们东方管理这个学科要发展还是有困难的。我们希望通过借鉴,可以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怎样把我们中国最早探讨东方管理的学者,东方管理现在人家称为一个学派,要发扬光大,为我们的首创,为大家的努力,为大家的成就,我代表我们的组委会向大家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做贡献,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苏东水教授的致辞,就像苏东水教授所讲,东方管理也是历经30年的探索和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以三学三为的理论体系。形成这样的体系,就是如何落实到实践当中,我们是以管理学者和企业家对话的形式形成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互动,进一步提升东方管理的应用体系。今天的论坛分两个议题,首先是进

32、行东方管理企业实践的议题,第二个议题是讲东西方管理融合下的中国企业的成功之道。 首先请出第一议题的主持人和嘉宾,有请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苏勇副教授,有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汪泓校长、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哈佛大学博士程中英教授、有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薛求知教授,有请中大集团董事长谈义良先生,上海漕河泾高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青洲博士。请大家欢迎这个议程的主持人苏勇教授。) 议题主持人苏勇: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很高兴主持下午这场东方管理论坛东方企业家与管理学者的论坛。今天下午第一场论坛的主题是东方管理与企业实践,我们一共有五位嘉宾,先做一个主题的发言,和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

33、有一个互动。 有请汪泓校长,汪泓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东方管理引领高校战略管理与规划。汪泓: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在海内外专家和朋友的面前展示在东方管理思想,特别是苏教授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思想下,我们如何进行高校战略的规划和考虑。这次非常感谢苏教授和复旦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协办的机会,下面我们就从东方管理的思想根植于中华管理思想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为古典管理哲学渊源,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为本质特征,形成了国家管理、军事管理、家族管理和管理者自身修养为管理的体系。西方很多管理理论被广泛用用于企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

34、管理。从战略家度来说,这些理论在实践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东方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的运用有它的侧重。东方管理比较强调的是一种“道”,西方管理思想比较注重战略方法的研究,理论研究比较考虑管理方法的应用和管理的次序建立。而我们所讨论的东方管理思想,特别是中国的管理思想内涵当中,是以道为主,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思想、管理的哲学、管理的文化作为核心内涵。因此,苏教授所提出的我们理解东方管理哲学思想当中,包括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观,特别强调人的一种境界、价值观、思想层面的内核。我们的高等教育,我们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当中,是属于应用型的本科研究生为主

35、题的高等院校,发展主要考虑产业经济和区域解决,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根据产业规划的导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以及人们精神境界和文化培植的过程。我们这几年在实践和摸索当中感觉东方管理思想的引领下,怎样探索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义、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要使中国办学魅力显现出来,更要注意精神层面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谐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塑造理想人格思想和境界融合在办学的过程中,作为我们学科专业整个规划当中非常重要的内涵。 学校提出了办怎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奋斗的精神、一种

36、理想和充满追求的境界,国际的视野,社会责任感、工程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作为我们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同样,在两项创新、三大规律、四个纳入体现了五种精神的思想。现在我们处于松江大学园区当中的一所高校。 办学模式,那就是把人和环境的互动联系起来,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强调的“开门办学”,我们学校在办学模式上,2.2万的学生,50%的工科,40个工科专业,20个经管,20个现代创意,现代服务业的创意专业。工科形成天上的航空飞行学,地上的汽车学、海上的游轮经济,如何和人联系起来?大的上海产业构架,这些成为我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他提供平台,就是要沟通,要把产业的理念、社会进步的理念构建起来。 我们第一个是开

37、门办学模式,就是和国内外的大企业合作,把社会的管产学研有机结合,我们专业设计了两个委员会,一个是校务一个是学科和以学科为主的院委员会。委员会是把学术界、政府界和产业界的人有机的组合在里面,用什么衡量?就是以德的标准,以对社会贡献度的标准,以人们的价值观和我们对社会推动的进步力,这也是东方管理思想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包括国际上的大公司,西门子公司及博世公司都和我们建立了相应的平台。第二是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在学校学习更多的,我们也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如何让学生放在社会实践和产学合作?我们学校实行50%的同学有8000到1万师行了三学期工作、三学期学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让他们在社会实践

38、中学会奋斗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更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探索性,也是在社会价值理念的引领下提升学习的动力。当然,我们这里面要注重高等教育的规律,我们追诉着苏老师的思想,怎样把东方管理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这里面的高等教育规律必须遵循。我们有管理学、经济学大门类。和复旦大学商量的时候,怎样在已有的博士点、硕士点基础上,怎样把中华民族的学科发扬光大?我们考虑在三个门类下的学科,工商管理下面有工商、人事、财务管理,管理科学和工程下面五大方向,我们想和苏教授探讨,在苏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想在我们的一级学科下面一个研究的二级方向,成为众多管理科学当中独树一帜的管理思想。 人民群众日益对优质教育的呼唤和渴望

39、,我们在面对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如何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呼唤?我们用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解决国家在发展当中需要的人才。我们可以培养非常好的飞行员、机械师,我们实行了2+2和3+1模式,由企业出资,每个学生100万,家庭只需要出学费6500元,当然他也要回馈社会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树立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这是我们松江的第六个小区,1200亩土地,号称8万平方米的工程施训中心。我们的员工,今天有很多的教授在下面,我们的工作劳动不成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人在发展当中的理想、境界而奋斗。 我们刚才讲了40个学科专业方向,我们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

40、、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面对现代创意产业我们考虑两个嫁接,一个是和国外最优秀的大学嫁接,和国外共同合作。第二是和现代产业嫁接,在学校发展当中,使得这些学科有机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学校的发展,我们必须以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作为引领工程,同时人才队伍作为主题,我们的老师充满着理想、追求我们的追求,有奋斗的精神,我们的学生带出来一定是非常有追求,也有一种探索、探究的,不断的孜孜不断奋斗的人,我们给他的是学习的能力、奋斗的能力。我们提出的六项重点建设工程,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引领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教育质量创优工程、产学研战略联盟拓展工

41、程,产学合作教育创新工程、现代工业中心建设工程。其中我们我们还加了礼仪课,如何和外国人拥抱,如何和家长拥抱,当孩子拥抱一次父母的时候你感觉怎样?父母的喜悦溢于言表,学生学会了尊重人,学会了在社会事物交往当中的礼仪,就是我们一点点教导我们的同学。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提升了他的境界、提升了他的务实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同样认为这些办学模式,我们都是和企业合作的标志。我们认为大学怎样培养人?是通过大学文化的熏陶,通过大学文化的渗透来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培养人,我们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教育得非常好的,只要你精心的灌注,特别是精神、文化层面价值理念来激励他,他的成长会更快。

42、这个塑造和打造的过程中,需要东方和中国的管理理论不断形成学派和流派,在高等教育的科学性方面体现出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效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进行了大学精神的培养,校训校风学风,学风包括老师的学生风尚和学生的学习风气,把理念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变成我们全校追求的目标,行为的尊则,成为我们工程大人精神的气质和文化的品格,使得这个学校可以在五年当中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综合排名提高了100多位。这种精神状态,是我们在东方管理思想、中华民族的管理宝萃当中的力量,是苏教授给了我们鼓舞,这个思想将鼓励我们不断的探索,谢谢各位。 议题主持人苏勇:感谢汪教授的精采报告,

43、汪泓教授不仅是自身的管理学者,成功把我们东方管理思想运用到大学管理当中,从刚才汪教授的演讲当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深厚感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成为一所非常有特色的成长非常迅速的大学,我想,这和我们汪泓校长把东方管理思想成功运用于高校管理当中是有关系的,再次感谢汪泓教授。 下面我们邀请的第二位演讲嘉宾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各位对成教授一定不会陌生,成教授很早就致力于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研究。我想,我们在座的很多学者都读过成教授的C理论,他也很早提出这方面有关的理论,有请成中英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论中国管理理论的架构建立:兼评当代西方管理思想。

44、 成中英:从1991年我认识苏东水教授以来,我对他的发展东方管理感觉是一件大事,我很佩服。1991年我到上海来办学,苏东水教授非常有兴趣,所以我们合作了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是我们精神上很相通,因为他在东方管理思想也发展得很早,我自己对思想中西管理哲学是源自于我对中西哲学的研究,这块我可以说还是从更哲学的立场。哲学这块,从1985年我回到北大讲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比较哲学,提到中国哲学可以用在管理思想上,尤其周易可以用在管理思想上,产生一些影响。中国哲学的发展,在今天世界上成为一个重要的潮流,过去35年来,我们开了无数的会,我创办的国际哲学会,在世界各地每两年一次,去年在武汉大学,很早以前在北大,

45、还有在社会科学院,在西方的瑞典、美国、澳洲、英国、德国各地,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在海外学者的努力下,在我个人的关注发展下,造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在这种基础上,我认为东方管理的发展,是个必然,又有很好的基础。我今天听到东方管理学派的成立,我不仅能够认同,而且我认为将来一定在最为现代化的上海是最先实现。最为现代化的上海会成为最东方,最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心。当然,这里我也很羡慕苏东水教授能教出那么多好的学生。我去年在北大上课的时候我认识何智丽教授,他说他也是苏东水教授的学生。 我参加这个会也不容易,我从美国赶来,今天晚上就要走。首尔要举行45届哲学大会,那个大会从来不到东方来,五年前我建议中国政府举

46、办这个会,因为中国要办奥运,无法接受3000多人的会议,韩国就争取到了。当然,韩国也是中国文化圈,这也反应出我们东方管理之大,东方管理很好,但我们还要谈中国管理,还要精密一点。我一直认为中国应该是一个核心,说是东方,但核心力量应该来自中国。很多年前我和日本人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儒家的核心激励应该摆在中国。当初,日本人说应该放在日本,韩国人说应该放在首尔,我说他的根在北京。我认为,儒家一定会在中国兴起,在我的倡议下,北京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至少我们争取到儒家在中国发展。今天在各种条件比较具备的情况下,我认为东方管理、中国管理一定会发展起来,苏东水教授的功劳功不可没。 今天我的题目主要是想提

47、一个架构的问题,我今天早上听了几位嘉宾的讲述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中国化?中国管理的基本特色在什么地方,基础在什么地方?管理是一个实践的学问,是一个用的学问,从长久的发展来看,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体的学问、一个本的学问,所以叫本体的学问。今天吃饭的时候,一位加拿大的教授说,你在什么地方投资、什么地方开发、有什么样的目标,都牵涉到人的价值选择的问题,一个方向问题、一个方法问题,一个出发点的问题。看得出来,任何学问包括管理学,都和哲学脱离不了关系,哲学就是人类的学问、人的根本学问。我们要走向一个世界强国要重视根本学问,根本学问不能用也是空的,管理学和哲学应该说是连在一体。大家可以看出来,我喜欢讲

48、具有本体性的一个哲学理论管理哲学,所以我叫管理哲学。管理哲学的了解下我们如何发展?首先我非常认同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我要补充一点,以人为本我们往往会过分的以人为本,也就是忘记还有一个大环境,还有一个根本环境,还有一个创造性的本源,那就是一个天的观念,天不是上帝,天是最深层的宇宙的创造力。我们回到中国的传统里面,我们以人为本,但是要讲天人和谐。汶川大地震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事后做得很好,但事前我们没有任何防备,为什么?我们没有那样的重视环境、我们没有那样考虑到周遭环境的各种压力。 今天我们在发展中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有一个环境,环境需要我们关注,不要把人当做唯一的价值。人的价值来自人和物、人和世界、

49、人和其他人,我是从哲学的高度提醒大家,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掌握人的价值。如果我要界定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基础和西方哲学基础做比例,我可以这样说,首先我认为天人合一的根本是以人为本。我们很多人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不做,很多人只是做而不知。我和西方做比较,西方人做任何事知很重要,知在行先。从中国人的观念,做了再说,知在行先。我们是人,我们应该生存的去掌握人的理性机制。天人合一这块,西方人是天人分离,这是很大的差异,因为他们宗教的传统、希腊人的传统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不一样,我们的体验是天人互动,我们没有原罪观念,我们只有原善观念,这是值得我们发挥的。西方人走路天人分离,价值和知识脱离,我们今天有很大的责任来帮助西方人恢复到一个人的关注,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以上帝为本,以人为本是讲人和世界的关系、和天地的关系。为什么我要讲周易?是我首先说周易是中国管理的源头。中国人为什么可以生生不息,可以在困难中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