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法的缺陷及开放式评价法的替代(2).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98107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行评议法的缺陷及开放式评价法的替代(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同行评议法的缺陷及开放式评价法的替代(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同行评议法的缺陷及开放式评价法的替代(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行评议法的缺陷及开放式评价法的替代(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行评议法的缺陷及开放式评价法的替代(2).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同行评议法的缺陷及开放式评价法的替代(2)2. 前沿学者的快速甄别。用突破点四要素和开放式评价可快速甄别前沿学者。按规范填写突破点四要素的表格进行公开展示和规范确认,对于社科与智库领域的候选人还应要求他们按照突破点四要素为核心做 20 分钟的学术演讲,然后把视频公开放到网上,就像 TED 演讲一样,因为是金子就乐于发光,出思想就愿意宣讲。此法立竿见影,原因有四:一是明确要求只有做出突破性进展的学者才有资格入选,与头衔、引用率、刊物等级等无关,对于职业学者来说,如果没有做出新突破,是心知肚明的,而且突破点四要素具体明确,没有做出也确实难以写出;二是在科研上只有想到、做到才能说得清楚周到,所以对于

2、真正做出新突破的学者,很容易填写出四个要素;三是在科研上提出好问题和巧思路是难得易懂的,即提出好问题和巧思路很难,但是理解它们却比较容易,没有提出好问题与巧思路则难以做出新突破;四是突破什么;就已经对突破性成果进行很好的前沿定位,也就确立了该学者的前沿地位,配合前沿知识图谱的标识,更是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3. 开放式评价和前沿学者的界定与甄别让高端人才问题迎刃而解。主要(但不限于)解决四大难题:明确只有前沿学者才是学术带头人,前沿学者的定义正是学术带头人的应有之意,并据此分配经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计划,应明确只引进前沿学者,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极易实施学界及社

3、会的监督;抓大放小,实现高效合理的科研管理:对前沿学者进行严格的开放式评价,而团队成员则由前沿学者来甄选、考核;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同一个,就是常说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人才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两者都是让高端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前沿学者的甄别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关于院士退休年龄,笔者一贯不赞成一刀切,只要是前沿学者,就与年龄无关。梁立明等统计 1901 1960 年间世界上共问世 1053 项重要科学发现,其中 33 项是 61-70 岁科学家做出的,6 项是 71-80 岁科学家做出的9.就说明老当益壮的情况是存在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让青年才俊及时

4、胜出。笔者提议并主持统计了最近 20 年(1995-2014)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经济学奖的共计 188 位科学家在开始进行诺奖成果研究时的职称情况,将之分为四类,其中院士主要是指各国最重要的科学院院士,如美国科学院、美国科学和艺术科学院、德国科学院、日本学士院、法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如表 2 所示。可见,青年学者占 60%以上,副教授及以下职称的学者占75% ,院士只占 2. 1% ,如果规定只有高端头衔的学者才能领衔重要研究,才能主持大课题、大项目,那么可能大多数诺奖等重大成果都不会问世,所以无论自由研究还是课题研究,都应该只看能力不看头衔。当然,刚开始研究重

5、大突破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人发表阶段成果,发表系列论文;有人等到完全突破后,把核心内容用一篇论文发表,因此刚开始研究重大突破的学者不一定能够及时被认定为前沿学者,但是根据开放式评价的原理和前沿学者甄别的原理仍然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因诺奖成果是重大突破,这些具有超强创造力的杰出学者可以凭借诺奖成果的前期的阶段性突破性进展成为前沿学者,或者凭借诺奖成果之外的其他突破性成果而成为前沿学者,尤其是这种规则可以引导那些杰出学者先做出相对容易的突破性成果赢得前沿学者称号,实现科研上的财务自由,然后再开展重大突破研究。在甄选大项目主持人时,以突破论英雄,用开放式评价对自荐和他荐的候选人在该项目的细分领域或

6、相邻领域的先前成果进行突破点四要素规范展示,以此评价其是否胜任主持人,大突破者优于小突破者,小突破者优于无突破者,同类比较一目了然:谁在该领域的最前沿或谁最接近最前沿,谁就胜出。综上所述,由发现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的根本缺陷入手,笔者提出开放式评价法这一高效合理的替代方案,据此还解决了对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前沿学者的界定与甄选问题,使高端人才问题迎刃而解,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新思路。参考文献:1刘益东。 试论超越同行评议的复合型学术评估法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98.2唐纳德 · 肯尼迪。 锦标赛、奖金和科学 杂志EB / OL.(2002 - 02 - 15)2015 - 02 - 12.37刘益东。 开放式评价与前沿学者负责制:胜出机制变革引发的云科学革命J. 未来与发展,2013(12):4,7.48刘益东。 设立战略家工作室,创建世界一流思想库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4):253,250.5刘益东。 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J. 时代教育,2008(5):5.6刘益东。 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J. 科技创新导报,2009(36):108.9梁立明,赵红州。 科学发现年龄定律是一种威布尔分布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