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01222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如何提高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高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广州某住宅基坑工程的大直径搅拌桩施工,对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进行浅析。关键词:大直径搅拌桩 ; 成桩质量 ; 控制提高 ; 合格率1.工程概况 工程基坑属复合型,采用搅拌桩防水+喷锚的支护形式,基坑呈不规则多边形,且搅拌桩工程量较大约为838根,搅拌桩桩径800mm为大直径搅拌桩,间距为600mm(详见上图)。搅拌桩要求穿过砂层和有机质粉粘土层进入不透水层不小于2m,且穿过基坑底不少于2m,施工桩长约为7.7m11m。水泥采用32.5R复合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5。 2.工程地质 工程原始地貌为冲洪积平原。该场地现属耕地

2、或水塘,目前地势平坦开阔。场地内各地层主自上而下为:层厚0.201.80m的人工填土;层厚0.200.70m的第四系植物层;含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含砂粘土、粗砾砂,层厚0.3012.40m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含有机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层厚1.105.30m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含角砾粉质粘土,层厚2.6037.10m的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层;含粉质粘土,层厚0.605.00m的第四系残积层;含全、强、中、微风化炭质泥灰岩和微风化石灰岩,层厚0.7010.60m的石炭系地层。地下水位深度为0.105.20m。 3.现状调查 800mm大直径搅拌桩的施工,对现场布置、材料供应计划和桩机设

3、备的要求较高,其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比普通直径的搅拌桩要求更高,且现场地质地下水较丰富,影响搅拌桩的施工。这些都增加了保证大直径搅拌桩施工质量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对大直径搅拌桩的质量控制。 3.1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层深部将土体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化成整体性的并有一定强度的挡土、防渗墙。施工流程如上图示;说明:(1)定位 (2)预搅拌喷浆下沉(3)喷浆搅拌上升 (4)重复搅拌喷浆下沉 (5)重复喷浆搅拌上升 (6)完毕 3.2结合搅拌桩定义和施工工艺原理,对已完成的部分搅拌桩展开调查,其结果如下表: “桩体喷浆局部不均匀”和“桩身强

4、度不够”的不全格点数占总不合格点数91,如果能解决以上主要不合格项则能将合格率提高91(10087)12,则水泥搅拌桩验收自检一次合格率可提至751284,是完全能够将合格率提高到87%。因此,为了达到目标,采取了如下措施: 3.2.1由于导致水泥搅拌桩不合格的主要类型为“桩体喷浆局部不均匀”和“桩身强度不够”。针对这两个不合格类型,查阅相关资料后将分析的结果表达如下图 3.2.2根据以上因果图,可以得出11个末端因素逐一进行检验: 经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查阅相关规范资料及设计说明,得到了影响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技术交底不够;钻进硬层时处理不当;拌和时间不够;操作工人不按配比投料

5、。 4.对策实施 4.1技术交底不够 4.1.1加强图纸会审的工作,主动与设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将图纸中不清晰的地方逐条剖析解决。 4.1.2不定期召开水泥搅拌桩方案实施专题会议,确保每一个施工员都熟悉图纸和方案,确保按设计意图实施。并根据施工的进度,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做法,对班组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列出有关施工控制要点,使所有作业人员真正理解到施工内容及施工要点。 4.2钻进硬层时处理不当 当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某深度出现硬层时,可根据地质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方法: 4.2.1当此段硬层小于50cm时,若下钻相对比较容易,可稍稍放大回浆量,短时间内穿透此硬层。若下钻比较困难,不得任其缓慢钻进

6、,一方面要及时增大回浆量,另一方面要在动力头上加大比重,并在最下面的两个横向搅拌刀片上焊接锋利的破土刀片,使其能够迅速穿透此段硬土层。4.2.2当此段硬层大于50cm时,可将此土层作为持力层,无须继续深入。派专人进行现场监督指导。 4.3拌和时间不够 4.3.1派专人进行现场监督,灰浆搅拌作业增加拌和次数,灰浆拌和机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2min,保证拌和均匀,不使浆液沉淀。 4.3.2搅拌时不允许出现搅拌桩头未到桩顶浆液已拌完的现象。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搅拌机应下沉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 4.4搅拌桩供灰不满足设计要求 4.4.1按照设计要求、地质实际情况和机械

7、设备性能进行工艺试验桩,确定不同土层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拌和时间。 4.4.2召集现场操作人员开会,对他们进行详细交底。 4.4.3在水泥浆罐的罐壁上用稍大的铁块或螺丝帽焊接出用水面和水泥浆面的准确位置。制作水泥浆配比用量表,并将其贴在现场搅拌区的显眼位置,这样就完全足以避免没有达到每米水泥搅拌桩需加入55kg水泥的设计要求的情况出现。 4.4.4水泥浆液搅拌均匀性。贮浆池内浆液应均匀,输送时应确保其连续,喷浆搅拌时,若输浆管道堵塞或爆裂,应及时组织处理,时间过长应换浆。 4.4.5指派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通过实施以上几点措施后,对现场再次进行了抽芯试验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1%(详见下表) 最后统计结果表明,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比预期目标还提高了4%。 5.结束语: 通过本工程的施工,本文认为大直径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是完全可以控制及提高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还锻炼了队伍,增强了项目成员的质量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实现 “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目标。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可作为同行业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参考文献: 【1】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 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 现行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