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04314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4. 阳泉市 35 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1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阳泉市 3 5 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阳泉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课题组近年来,我市有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文章,多集中在中小学生方面,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推动有关。作为重要群体的幼儿,人们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事实上不如中小学生。我们认为,幼儿心理健康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其心理健康状况对今后心理素质更具有因果性影响。幼儿心理问题多表现在行为与情绪上,我们课题组经过认真讨论,决定选用适合我市幼

2、儿的评估用量表,以幼儿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为突破口,探索我市幼儿行为问题的基本特点,并初步建立我市幼儿行为问题评估的常模数据,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工具,更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调查主要针对3 5岁幼儿。被试分别在实验幼儿园、市政府幼儿园、城区幼儿园、南煤幼儿园、辛兴幼儿园、冶西幼儿园、庙沟幼儿园选择,被试组成【注】见表 1。表 1被试组成实验政府城区南煤辛兴冶西庙沟合计【注】表 1 数据是剔除无效问卷后的数据。2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男141554103655139女16165

3、4103355139合计3031108206910102781.2 方法 首先对参与资料收集的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按照课题组设定的程序发放问卷、组织家长填写、回收问卷、计算原始分数,然后课题组回收问卷及原始数据资料并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检查,将原始数据录入电脑,对数据进行统计。课题组共收回问卷288份,除去 1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278份。被试平均年龄:男孩组4.47岁,女孩组 4.45岁。1.3 调查工具选用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应用至今约有30年历史,是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特别是多动症)用得最广泛的量表。主要有父母用、教师用及父母教师用三种问卷。本调查采用

4、Conners父母用量表 1978年修订版,共 48个项目,采用 0、1、2、 3四级评分法,分别代表“无”、“稍有”、“相当多”、“很多”四种描述。这48个项目可归纳为6个因子,分别是因子:品行问题、因子:学习问题、因子:心身障碍、因子:冲动-多动、因子:焦虑、因子:多动指数,基本上概括了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其信度、效度已经过较广泛的检验,能满足一般需要。其记分及计算方式均较简单,用M 2SD来代表正常范围。1.4 数据处理经过 Conners父母量表得到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城郊、性别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全面了解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找到比较有价值的结论。数据统计分析过程采32020

5、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1.版5进行。2结果2.1 问卷数据的均值与标准差表 2被试在各因子的均值及标准差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 _多动焦 虑多动指数N139139139139139139男M0.550.740.150.680.510.66SD0.340.520.210.560.420.46N139139139139139139女M0.440.620.120.600.440.55SD0.340.550.210.550.410.43N189189189189189189城M0.500.720.140.

6、660.470.61SD0.310.520.210.550.370.41N898989898989郊M0.470.600.130.590.500.59SD0.410.580.210.560.500.52表 3被试组与 1978 年常模组比较 (M SD )表 2是被试在量表各个因子上的平均值及标准差统计结果。统计过程区分性别与城郊是因为男女幼儿心理特点的差异以及出于对地域差异进行分析的需要。由于未发现国内常模资料,数据分析过程既使用 1978年美国常模数据,又使用本次调查的数据作为常模数据使用,因此表 2数据既是本次调查的结果也是我们得出的35岁 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的地区常

7、模资料。这也为今后本地区幼儿行为问题的筛查提供可参照的标准。2.2 被试组与 1978年常模数据差异比较被试组与 1978年常模数据差异比较结果见表3。42020 年 4 月 19 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因 子被 试常 模T 值M SDM SD男0.55 0.340.530.390.556品行问题0.44 0.340.490.35 1.824女男0.74 0.520.500.335.340*学习问题0.62 0.550.620.57 0.028女男0.15 0.210.070.154.413*心身障碍0.12 0.210.100.171.357女男0.68 0.561.010.

8、65*冲动_多动 6.9930.60 0.551.150.77 11.850*女男0.51 0.420.600.61 2.428*焦虑0.44 0.410.510.59 2.016*女男0.66 0.460.720.40 1.559多动指数0.55 0.430.780.56*女 6.310注: *P 0.05(下同)表 3结果表明,与 1978年常模数据比,男幼儿在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 -多动、焦虑四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被试男孩子有着更加明显的学习和心身问题以及过低的冲动-多动性、焦虑性。过低的冲动-多动性可能是我们的男孩太乖,男性气质在减退。被试女幼儿在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三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我们的女孩相比美国女孩有低的冲动-多动性、焦虑性及多动指数特征,这究竟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还是我们的女孩过于乖巧,这里不做进一步的探究。两组被试在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其它因子上没有差异。2.3 性别差异比较男女幼儿间差异比较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男女幼儿在品行问题、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孩的品行问题及多动问题更加明显。男女幼儿在其它因子上没有差异。52020 年 4 月 1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