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05815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有林场管理生态公益林的不足与完善一、国有桐柏毛集林场生态公益林基本情况国有桐柏毛集林场始建于1960 年 4月,位于桐柏县的东北部,地处豫鄂两省四地五县市交界处,分布在固县、毛集、黄岗、回龙四个乡镇,经营总面积 20.7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45.5 万立方米,树种主要为松、栎类等,林种主要为防护林。全场现有干部职工 162人,下设 5 个股室 5 个林区及园林绿化队、苗圃场、护林队、桐柏县第二森林消防队、病虫害测报站、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站、国家级马尾松良种基地等机构,是一个集良种繁育、科研试验、生态保护、营林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型营林场。生态公益林 14.84 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 13.

2、82 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 1.02 万亩。二、国有桐柏毛集林场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参差不齐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虽然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范围、保护等级和管护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管理,但林分质量仍存在参差不齐现象,近熟林、成熟林相对较多,部分混交林、疏林地、宜林地、未成林地林分质量较差。2.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不够每年生态公益林中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有大大小小十余起,导致人力、财力、物力损失,且森林资源破坏;周边村庄侵占国有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未能有效遏制;少数村民在公益林林区内放牧、取土、采矿、乱扑乱猎野生动植物时有发生,未能及时保护。3.

3、资金不足,生态资源优势未能合理利用开发毛集林场生态公益林 14.84 万亩,需聘请护林员进行日常管护,对遭受病虫害、雪灾、火烧木、风倒木等进行清理,对林分质量较差的林分进行抚育、补植补造等抚育管理措施,需大量资金为此。生态公益林中的补偿政策只停留在每亩地 4.75 元的基础上,而群营林林分质量差、管护粗放或疏于管理,每亩地补偿涨到 10 元,15 元。国有林场补偿资金不足,难于为此实际管护和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多年来,林场只重视保护,不重视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使生态效益未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效益。三、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由于林场多年来只重视保护,不重视改造提升部分被划入公益林的混交林

4、、疏林地、未成林地未能及时进行补植补造,抚育;对遭受病虫害、雪灾、火烧木、风倒木等林分未及时清理;对未成林地进行粗放型管理,从而使这些林分与其它成林林分相比质量参差不齐。2.森林防火、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在各主要路口、明显位置设置森林防火标识牌,但每逢清明等国家节假日村民上坟祭祖都采用烧纸钱的方式,造成火灾隐患;在巡查过程中,巡查人员巡查不到位,部分村民利用农闲侵占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且未能及时解决;村民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出现在生态林内放牧、取土、采矿、乱扑乱猎野生动植物等现象。3.缺乏稳定资金投入,生态资源优势未合理利用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禁止或限制采伐,划入

5、公益林大多是用材林、经济林,设计林场的切身利益。大面积生态公益林,特别是人工公益林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国有林场大部分收入匮乏,资金缺口很大,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使得公益林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经营管理。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森林生态环境禁止日益受到重视,以生态资源开发促进生态公益林发展,形成共赢局面,才能真正形成生态公益林长效管理机制。四、生态公益林公里措施与对策1.多措并举,提高林分质量疏林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未成林地,采取补植补造等措施进行改造,科学营建高效公益林。其中对生长在陡坡或土层十分瘠薄的灌木林,予以保护;对生长在缓坡且土层较为深厚

6、的灌木林,进行改造提高,使其变为乔灌复层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更好地发挥林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对于疏林地,采用封山育林措施,加强保护,培育次生林,也可按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均匀补植补造或局部补植补造的方式,形成不同树种或不同起源镶嵌分布的混交群落。对于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绿化造林,着眼建立针阔混交、乔灌结合,高标准质量的生态公益林。对于未成林地,加强抚育管理,尽快培育成为高效林分。2.加大管护力度,巩固公益林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队伍建设。林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护林员队伍,专职从事生态林管护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管护成效。对管护人员进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管护人

7、员一年一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每月定期召开管护人员、护林员培训会,通过培训,使一线人员知法守法。林场与各林区签订森林管护经营责任书,层层落实公益林管护责任,明确责、权、利;确定保护人员及其管护责任区位置、界线、面积等管护内容,使管护人员真正做到人员、标志、地块、责任、奖惩;五落实。同时,对管护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划界标桩,树立标识牌,注明四至范围、面积、林种、管护责任人等主要事项。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在公益林林区实行封山设卡和巡山管护。3.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林场积极引进投资商,吸引外资投向林区,以森林景观为主题,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合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

8、。分层次开发,突出林区旅游特色。对公益林的生态旅游实施分层次开发,有资源优势的先开发,为后期的生态公益林旅游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资金。林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寻求差异,切忌照搬、抄袭,否则不能吸收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消费者。4.合理调整规划采取分类管理的问题对生态公益林中的重点保护林,应采取严格的封山育林措施,管护经费和所涉及承包户的补偿资金确保到位,使所涉及承包户的生存完全脱离对当地森林的依赖。对被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列为一般保护林的林地,则应区别轻重缓急,分期逐步实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护措施。5.生态公益林才管护经费及补偿金建议制定合理的管护费用。公益林的管护经费,从现有水平看每年每亩 4.75 元已远远达不到标准,起码考虑国有林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超过群营林,达到1520元。林场在生态公益林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妥善处理保护,利用和发展三者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结语国有林场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的主战场,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参考文献1 江洪.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问题 J. 改革与理论,1995年06期2 曾培贤,曹仁福.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措施 J. 中国林业 ,1995年10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