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13156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7800字 摘要 目的 观察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MOTOmed训练,对照组给予头针治疗与MOTOmed训练分开进行,上午头针治疗,下午MOTOmed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

2、(MBI)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改善微循环、健脑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7,具体如下:1.2.1 观察组 头针治疗与MOTOmed训练同步进行。在头针进针捻转后留针,即刻开始MOTOmed训练。头针治疗:采用焦氏头针法刺激相应功能区。选取患者病灶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平衡区并定位8。针刺操作时,局部头皮采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后,用0.25 mm25 mm一次性无菌毫针,与头皮呈15角左右迅速进针,一般进针20 mm,得气后,快速捻针23 min,频率200次/min左右。头针留针过程中,

3、每隔5 min平补平泻捻转1次,每次1 min。留针时间与MOTOmed训练时间同步。MOTOmed训练:采用德国RECK公司生产的MOTOmed viva-2型智能训练系统。根据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情况为患者选择被动运动、主动辅助运动或抗阻运动模式,并根据患者双下肢运动的平衡情况,为患者调节阻力大小,嘱患者双下肢平衡用力,每次训练30 min。以上治疗每周一至周五,每天1次,周六、日休息,连续8周。1.2.2 对照组 头针治疗与MOTOmed训练分别实施。患者头针治疗均安排在每天上午完成,MOTOmed训练均安排在每天下午进行。头针治疗穴位选择、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针刺频率、疗程及MOTOmed

4、训练时间、疗程均同观察组。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进行评分。得分低说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轻,得分高说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重。下肢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0下肢部分评定。总计34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越好。平衡功能的?u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共14项检测内容,每项评分04分,满分56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平衡功能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10评定。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5、。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 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BBS、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3 讨论近年来,有关头针结合MOTOmed训练治疗卒中的模式是头针与M

6、OTOmed训练顺序或反序先后进行,比较随意,疗效不一,尚无统一有说服力的标准化康复治疗模式。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头针和MOTOmed训练的结合模式进行优化研究。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脑肢同步康复治疗模式)与先头针后进行MOTOmed训练(脑肢非同步康复治疗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自身对照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说明两种治疗模式均有疗效。组间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对NIHSS的改善优于对照组。NIHSS不仅反映肢体的功能,还包含了意识与定向力、凝视功能、面瘫、视野等其他功能活动的评定。它能较完

7、整地反映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因此可以认为观察组对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FMA反映了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BBS通过指导患者完成相应的动作,根据患者对受试项目的完成情况,测评患者的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是患者恢复步行功能的前提,即BBS评分与FMA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与FMA评分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观察组对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更有优势。MBI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可信度、灵敏度均较高的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的方法,其中如厕、转移、步行、上楼梯这四个项目直接与FMA和BBS相关。观察组

8、M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与FMA和BBS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和平衡功能的改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确有帮助。 祖国医学认为卒中主要因气血逆乱、心(脑)脉痹阻或血溢于上(脑)所致。“脑为髓海”“诸经皆归于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说明头(脑)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是全身阴阳气血汇聚的重要部位。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施针于头皮上的对应区,可以激活与运动、感觉、平衡相关的大脑皮层区域,促进功能重组,从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11。传统头针治疗中风,患者往往采取仰卧位被动接受,缺乏主观能动性,往往忽略头针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导引(如MOTOmed训练),

9、而导引措施也恰恰是巩固头针疗效的关键12。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偏瘫患者的恢复关键是打破异常的运动模式,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而在目前的康复治疗中,更多的是错误运动模式形成后的纠错训练,而一旦错误行走模式形成,很难彻底纠正。MOTOmed训练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共同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并对其进行强化,同时提高下肢的协调灵活性,有利于大脑正确运动程序的形成,从而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功能13-14。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因为二者不仅有相同的适应证,而且二者对于治疗卒中偏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极强的互补性15。二者同步进行,一方面,可能使大脑皮层在头针刺激下对各种传入的神经冲动提高敏感性,启

10、动机体的活血机制,将头针效应整合到大脑中枢正确运动模式中去,从而更容易建立偏瘫患者的正确运动模式。另一方面,留针过程中MOTOmed训练可能使各种神经冲动不断传到大脑皮层,更好地调动神经反馈机制,从而调整患者的运动模式,巩固大脑皮层运动区正确运动模式的建立16-18,有利于头针瞬时效应的延长19。此外,头针与MOTOmed训练同步进行,患者可通过MOTOmed训练仪屏幕直接观察到双下肢的平衡协调运动参数,从而利用直接的视觉反馈主动调整双下肢运动模式,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同时也体现了神经康复强调患者主动参与的理念。总之,脑卒中患者的病源在脑部,而临床采用的康复治疗模式多是头针与MOTOmed训

11、练先后进行,忽略了脑肢功能重建中头针与MOTOmed训练的结合次序同步与先后进行对其恢复效果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头针同步进行MOTOmed训练康复治疗模式,不仅十分安全(因为?针刺激在头部,MOTOmed训练在下肢),而且疗效优于先头针后进行MOTO?med训练康复治疗模式,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本次研究仍存在未运用PET、fMRI等方法对其进行机制研究等不足,在今后临床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 潘婕,熊英琼,周超,等.肌电触发生物反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 13(26):68-71,123.2 汪军,崔晓,倪欢欢,等.互动

12、式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7):671-674.3 田腾飞,盛佑祥.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6):752-755.4 尚艳杰,李梦阳.针刺结合MOTOmed重复性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的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6,45(1):52-54.5 Chen L,Fang J,Ma R,et al. Acupuncture for acute stroke:Study protocol for a 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J. Trials

13、,2014,8(15):214.6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7 张丽华,王艳君,张姝,等.双侧头针或患侧头针同步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比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6):911-914.8 焦顺发.焦顺发头针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45.9 黄晓琳,燕铁斌.康复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52.10 王玉龙,郭铁成.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0-371,460-461,212-217.11 钟艺华,李光勤,唐显军,等

14、.电针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LINGO1表达的穴位比较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5):410-414,427.12 朱明清,萧慕如.朱氏头皮针医学实践丛书:基础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1.13 李晓华,王丽贤,胖红雯,等.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4,29(2):105-106.14 杨小燕,李云,李妙玲,等.MOTOmed康复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3):55-57.15 唐强,朱路文.脑卒中康复新策略针康法J

15、.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0):1071-1073.16 全逸峰,孟兆祥,尹正录,等.头针联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4):252-254.17 汪军,裴建,崔晓,等.互动式头针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10):983-989.18 李小军,郑斌.早期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80-382.19 曾友华,包烨华,李丽萍,等.头穴配合体针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5):500-503.(:2017-09-11 本文编辑:张秀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