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16775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15的理解。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个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实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理解,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2、水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水平,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

2、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使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水平。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理解了15各数的含义

3、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3、发现法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注重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

4、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个安排不但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所以,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自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水平。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

5、成;(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水平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理解,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使用数在学生理解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

6、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使用数学解决问题。(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1、理解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2、理解数的大小以后,实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个知识点。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个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

7、效果。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水平、思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理念。(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1、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数画圈、看图写数等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和理解15各数。2、最后设计了一些用1表示1个整体的题目,如:1盘香蕉、1串葡萄、1双袜子等,渗透单位“1”的概念。【篇二】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前后教学是位置与顺序单元教学里的第一个内容,后续学习还有上下,左右。这个单元选择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体验。教学时主要

8、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结合对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已有的简单生活经验,理解前后。所以,在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素材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展开各种活动。为了学生直观地理解物体间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点。二、说学生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空间观点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活动和数学游戏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观察、提问、想像、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加深对“前后”方位的理解,初步建立空间观点。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

9、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通过观察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建立空间观点。3、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前后”位置关系,准确描述“前后”。教学难点:理解“前后”的相对性。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与学生谈话,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我为学生创设了“森林运动会,虎王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这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赛跑比赛,说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然后说说现在的比赛情

10、况,再让学生和同桌说说这五个小动物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与此同时把这两句话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用上这两个句式。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位置与顺序,所以一定要规范学生的语言,必要时可让学生跟说几遍。另外,我还注重了前后位置的相对性的渗透以及学生想像水平的培养,在让学生想像继续跑下去,结果会怎么样时,同时也向学生实行了活动重在参与、不到最后永不言败的思想教育。在“赛车”内容的学习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为学生入学不久,对于小组合作还很陌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三)逐层练习,准确掌握练习是巩固新知的途径,同时,通过练习,也是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11、。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练习题。在这里我重点说明第一个练习“前后的相对性”。我以自己为例,向学生阐明,老师是面朝你们,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教师向后转,现在呢?这个个个的问题,仅仅想让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进而明白,面朝的方向为前,背对的方向为后。接着我让第三排的同学起立,第二列的同学起立,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这样由直观形象的演示、解说让学生明白前后的相对性后,再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谈自己的前后是谁,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接下来的几道练习题,我本着让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快乐、积极地学习这个观点,由浅入深地逐层练习,协

12、助学生掌握前后的位置。(四)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学会了什么?协助学生实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水平。我用了“咱们班小朋友表现得真好,虎爷爷说了,明年的运动会还邀请你们参加”这样的话语做结束语,使全课得到了升华。【篇三】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8和9的理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2、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8和9的理解”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7以内数的理解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学生对数的理解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

13、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规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想一想,8、9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教材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8和9放在一起理解,这样不但能够节约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大小。3、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准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水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通过做游戏,向学生实行热爱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源

14、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准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教学难点:准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准确书写8和9、二、说教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水平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因为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把课本中的主题图删掉,改成游戏的形式实行教学,学生通过“排一排”的游戏中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7;8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

15、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准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两个两个地数,如:1、3、5、7、9。2、4、6、8、10。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水平。四、说教学反思对于“8和9的理解”,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理解”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理解”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理解”时,是按照数数、理解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实行设计的。1、充分使用主题图,用好教材对于8、9的理解,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

16、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理解,仅仅还没有充足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所以我充分使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当学生说出,黑板上有8个大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实行环保教育。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理解了8和9之后,我安排了摆一摆、画一画,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数出8个、9个学具,在以往教学“6和7的理解”时,都是要求用数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而对于8和9的理解,教材只要求摆出8个圆形,9个三角形,所以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

17、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但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3、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能够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

18、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实行信息交流,也能够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水平,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近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环境,就能够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