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五气”.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17202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的“五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秀教师的“五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秀教师的“五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秀教师的“五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秀教师的“五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的“五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的“五气”.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转载)在平时和一线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有教师提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问题,把平时对话中零零碎碎表达的一些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愚以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进行五项修炼,我形象地称为涵养“五气”。“气”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概念。孟子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正气歌开篇也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浩然气,沛乎塞苍冥。”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则把“气”讲得更有点悬乎,说他凡在写文章之前,都要高声吟诵史记,曰是向太史公借“气”。因为向太史公借得了“文气”,所以韩愈的文章常常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气势恢宏。无

2、论是孟子、文天祥,还是韩文公,他们都强调要堂堂正正做好一个人,正正经经办成一件事,就必须善养“浩然之气”。具体到一位优秀教师的“浩然之气”,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涵养:一、读书滋养底气。关于教师读书重要性的问题是毋庸讳言的。对此,我也确实无甚高论,只想引用朱永新教授在其我的阅读观一书中所表达的几个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可见,阅读对于任何一个个人、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阅读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作为人个体精神的健全发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达到

3、作为一个文明人的精神高度。阅读的意义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尚且如此。我想对于一个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学生读书与学习的老师的重要性,更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了。在日常人与人的交往交流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溢美之词。如果去除掉其中一部分的溢美因素,细细想想,其实颇有启发。别人的一席话为什么能给你醍醐灌顶、如沐春风的感受?为什么能给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能给你以诸多的人生有益启迪?其实,一切皆在于这位说话人的丰富与智慧、畅达与幽默、深邃与厚重。反观,为什么我们许多老师在一些公众场合(包括在网络论坛、QQ交流群)却不敢发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言说的底气不足。而一个

4、人言说的底气从何而来?源自实践,源自思考,但更多的还是源自读书。所以,唯有读书,才能不断丰富我们思想的深度,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人生的厚度;才能让我们变得视野更加开阔,行动更具智慧,精神更加充实。二、思考孕育灵气。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更是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职业,心灵的事业需要用心去思考。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职业是一个注定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但是,如果教师把终身学习仅仅视为个人的后续学历进修、教育主管部门所举办的各类继续教育的培训、考核等等,却没有教师源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没有基于实践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没有教师对自身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改进,

5、这样的继续学习与终身教育注定是很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人原本就像苇草一样柔弱、像苇草一样渺小,而人之所以能够变得坚韧、变得伟大而高贵,一切皆在于人能够“思想”,思想孕育伟大。一切伟大人物的非凡成就无不是思想孕育的成果。著名教育家杜威更说过:“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教育是直击人的心灵的工作,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敞开心扉,如何让学生的心灵通过我们的教育得到净化、得到美化,没有思考无法实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现实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造就这样的人才,没有思考无法达成;教育的现实更是错综复杂,

6、乱象纷呈,没有思考,我们就很有可能被各种表象所迷惑,被各种问题所困扰,而丧失求真的能力。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对教育的思考,唯有思考才有方向,唯有思考才有思路,唯有思考才有正确的策略和措施。亚圣先师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三、创新激发锐气。教师的工作是庸常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繁复而琐碎的工作。也恰恰就是这些日常的繁复与琐碎,在一天天消解了我们教师自身的锐气。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我们是每天都在习以为常“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每一天都能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不

7、同的思想境界,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工作态度,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结果。也许教了十几、二十年,我们所教的年级、教材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章节、一条条定理,我们早就烂熟于心,即使我们不去研究教材,不去设计教案,一样能把课上得有条不紊,有板有眼,有章有法。但是,我们是否知道,这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无论在课程的理念,还是在课堂教学思想和方法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仍然拿着十几年前的“一张旧船票,怎么能登上语文课改的新客船”?再试想,即使年级、教材丝毫未变,但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变化的,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和不同时代不断变化的学情,我们又怎么能“以不变应万

8、变”?人们也常说,教育不是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教师更不是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工,教师的工作是最具创造性、最富挑战性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铭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古训。把每一天看做都是新的,把每一堂课看做都是新的,把每一个学生看做都是新的,每天都能以全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激发起自身奋发的锐气和进取之心。四、写作成就名气。在和一线老师的交流中,我经常讲下面这句话:一个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好,至多在这个学校里有名;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上课好,那么,他就会在一个地区有名;但一个教师如果要做到全国有名,那关键还得写作要好。说这样的话

9、,或许有老师不太信服,其实,我们只要翻翻历史,就会有所感受。古今中外,自古迄今,历代帝王,君权神授,至高无上,但随着时间的淘洗,现在我们真正能够记住的君王究竟还有多少?再比如,历朝历代那些曾经金榜题名,高高在上的状元们,今天我们又还能记得多少?这些曾经的时代风云人物,世转时移,大多数都如过眼烟云,随风而逝了。相反,能够真正把名字深深镌刻在白纸黑字史书上的,让我们至今铭记的,恰恰是在那个时代权不显,人不贵,甚至都是一些命途多舛、时运不济、穷困潦倒却以文名世的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不久前,网络上就流传一个调查,同时列出10位状元和10位曾经科举落地落魄文人,问你知道(或记得)的有哪些?结果,我们知

10、道和了解的大多是那些曾经科举落地却留下优秀作品的诗人和文学家,如蒲松龄、金圣叹、吴敬梓等,相反,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状元们,我们却知之甚少。这样说,似乎有点远离教师写作的话题,但道理其实完全一致。同样,历数当今教育界的名师名家,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成尚荣、余映潮、黄厚江、李镇西等,几乎没有一个不是以文名世的。因为真正的名师,无一不是教育实践的开拓者和教育思想的传播者,而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的诞生、发展与传播,必须借助于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宣传与推广。“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湖万古流。”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相对于浩渺的宇宙,都只是沧海一粟,渺小而短暂,唯一能够长久流传的或许只有诉诸文字的思想和那些用

11、于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字。特别在当今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播思想,交流学术,更需要有简练精准、形象生动的表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自身写作方面的修炼。五、境界养育大气。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谓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谓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个词人的三个句子,被王国维描述为三种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境界。第一种境界为了心中的理想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第二重境界一旦认准目标,就甘心情愿为她奉献一切,无怨无悔;第三种境界功夫到处,

12、灵犀一点,顿悟真谛。著名学者、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其人生的境界一文中,也把人生分为四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谓之自然境界;第二重谓之功利境界,第三重谓之道德境界,第四重谓之天地境界。其实,做一名优秀教师同样也要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我把它称之为谋生的境界(或职业的境界),即仅仅把教师看做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个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如果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境界中,就始终摆脱不了“小家之气”,这样的教师最终至多也只能做到一个称职的教师,而且大多数时候也许是不称职的。第二种境界,我把它叫做事业的境界,就是把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不断地为之追求。如果能达到这种境

13、界,那么即使在做教师的路上不断会遭遇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但是这样的教师也会表现出一种沉稳与大气,永远不会沉沦,会永远保持一份执着、保持一份热情。如果能像这样做老师,即使不能成名成家,即使不能常常有事业成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但至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离开教育岗位,回首自己教育人生的时候,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而为自己的苦苦追求和执着奉献而获得一种人生的充实。第三种境界我把它叫做宗教的境界,就是把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神圣的宗教,当作一个崇高的信仰。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天,也许都能收获教育带给你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即生活,成长即做人。如果我们做教师能够达到这样的境

14、界,即使没有任何外在的荣誉和头衔,你也会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教育家。伟大的教育家其实都是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的,比如陶行知、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等等中外伟大的教育家。不同的境界成就不同的教育人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教师如何听课评课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转)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有学校在每个学期都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形势上可谓轰轰烈烈!但在实际进行中,有许多教师流于形势,只是应付差事,并没有真正起到提高自己的作用。听课评课是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许多优秀教师正是通过不断地听课评课成长起来的。要提高教师的听课评课效果,真正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教师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要做

15、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听课时要做到:(一)听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教师要树立:将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理念。教师要在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标准,尽量了解本学科教研状态,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头脑中预先设计出所教内容的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在听课过程中不断对比优劣,采取“拿来主义”,取长补短。(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记录,虚心学习、积极推敲。教师要做到:听、看结合,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评课的依据。教师还要

16、集中精力,认真分析。听课者的思维要先于教学过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摸索课堂发展的趋向,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的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了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指出怎么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是什么等等。将这些点评纳入听课记录,为评课作准备。(三)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

17、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情况。1、对于教师的教,听课者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中确定了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给学生;(2)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新授课有何关系;(3)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设计了哪些问题;(4)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有效、恰当;(5)设计哪些问题,安排怎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等;(6)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7)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8)授课教师如何对

18、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9)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2、对于学生学的情况,听课者应该关注:(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合作学习中;(5)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二、教师评课时要做到:(一)明确评课的目的与意义1评课的目的:我认为: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

19、鉴定。二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作出评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技巧。三是对课堂教学亮点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曾就教育评价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2评课的意义:我认为:评课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评课时要坚持的原则1评课要坚持“百家争鸣”的原则。评课者应注意克服几种不正确的心理倾向:一

20、要克服“老好人”思想。评课是一种教研活动,不要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能被授课人接受而“得罪”人。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在激烈的辩论中,大家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研活动才能深入开展。二要克服从众心理。有些评课者往往顾虑个人的想法稚拙怕贻笑于众人,就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唯恐出错。没有让评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为了教学,所言即使颇有争议,也是观点的不同,而没有对错之分。因此,评课要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发展求异思维敢于创新。三要克服附和权威心理。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逐步完善。没有一位教师能自诩为权威。大家所存在的差异是学识、经

21、验、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没必要为冒犯权威而瞻前顾后,要敢于向经验挑战,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2评课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课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情况;注重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是否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注重评价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课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活动

22、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3评课要坚持把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评课要把重点放在“评学”上面的原则。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要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来,转到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因人施教上来;要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

23、要活动方式上来;要把课堂转变到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形式上来。转变评课的着眼点,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考评分数,应该更多关心为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活动的环境与气氛,关心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4评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的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

24、,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评价的内容和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的,要以实际情况进行判断。5评课要坚持既评优点又评缺点的原则。评课不但要有助于自己提高,更要使被评价者有收获,因此不能一边倒,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我们即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要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吁现代化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许多教师在评课时,只看到他人的缺点,另外,教师参加评课后要对所获取的信息(来自于学生、授课者、其他听评课教师的信息),结合新课程理念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看有什么收获、启示,然后写出心得体会或论文。总之,听课评课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教师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