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20165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下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一)姓名: 班级: 执笔:赵 军(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16分)(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余 闻 之 也 久 非 复 吴 下 阿 蒙 2.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

3、,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D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即更刮目相待 更: 4.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5.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3分)6.丙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7.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 惟读书是务。译文: 8.

4、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9.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10.甲文中方仲永五岁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丙文中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为他们早慧的原因相同么?为什么?11.甲丙两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稍稍宾客为父 (3).及稍长 (4)抄录未毕 【答案】(一)1.)余闻之也/久 非复/吴下阿蒙 2. B(A项代词/助词,提宾标志 B项代词 C项推托,借口/言语 D项表顺承/表转折)3.相当,符合; 牵,拉(或 “通攀

5、,牵,引”) 重新4.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欣赏)的地方。(省略句、“就”、“可观”各5分) 我哪里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啊!(答“我难道吗”也可)(“岂”、“治”各5分)5.示例一:吕蒙读书 乙文主要讲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勉下发愤读书、长进才略的故事。 示例二:鲁肃识人 乙文主要是从鲁肃的角度阐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拟题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从孙权角度作答最多只得2分)6.D 7.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只是致力读书 8.勤学苦练、专心致志9.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10.不相同。方仲永天资聪慧,在没有见识过书写工具的时候就会作诗;欧阳修的成就则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太夫人的精心教诲。11.天资聪慧也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不然也会“泯然众人矣”。12.收:聚,团结;稍稍:渐渐;及:等到;毕: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