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24087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研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研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研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研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研论文 -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衔接摘要:让高中生拥有较强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既是新课改的必定目标,又是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得以有效运用的具体表现。由于多方原因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总出现对它们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认识不足和两者不能协调发展的局限性。就此现象,本文做出理性的分析后,提出了改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读、写”教学、高中生、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训练1.引言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安徽省自2006年秋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英语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可能是所有学科中步子迈得最大的学科。现使用的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采用分模块教学的编写体系,围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2、目标,在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英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英语学习的时代性、基础性和任务性的特点,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这套教材的编排内容着重让学生通过学习,用英语来获取各种语言信息;然后,筛选并处理信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理论性的要求和目标,贯彻到课堂教学和日常交际中,笔者认为就是英语学习中的“四会”能力。而“读”与“写”两方面的技能训练则显得尤为重要。2“读、写”教学的地位在英语学习的四项技能中,“读”与“写”

3、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考试题里,阅读部分为40分,写作部分为25分(新课改的试验区广东省占40分之多),总计达65分,可谓比例高矣!重视“读”与“写”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能通过各种考试来获得他们理想的学习成绩,而且也让教师能凭借这些有力的证据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根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科)课程标准(试验稿)的要求,中国中学生要达到一定的英语学习目的,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使用水平。即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要达到6-8等级。高三学生(规定的8级水平)落实到阅读上,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能理解阅读材料的不同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分析其句式结构,并欣赏其文

4、学性等;同时,在写作方面,要求高中生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课文摘要,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所以,在教学中,师生双方均应注重“读”与“写”的着实操练。经过三年的认真实践,高中生一定会积累足够的语言知识,为日后的高考胜利和社会交际顺畅奠定坚实的基础。3“读、写”教学的现状“开卷有益”表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中,高中生要获得各种知识,除听力外,就得认真阅读大量的传媒资料。不管何种形式的考试,阅读部分所占比重都很大。并且,在高校英语等级考试中,更显示出突出的意义:阅读量大,难度高,而且要求的阅读速度快。否则,学生就难以取得圆满的学习效果。虽然师生在

5、认识上能统一看法,但在实际操作时却有不少的出入,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课的作用与技巧。多数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精读课的语言知识来讲解,而不是从整体上告知学生如何把握阅读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学生尽管在课堂内能对阅读课的要领略知一二,但进行日常训练时,由于受教师长期教法的影响,往往只专注于单项选择类的纯语言知识的小问题,而对有一定阅读量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题则采取消极应付或千脆搁置一边的态度。依据Krashen(1982,1985)在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方面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

6、hesis)理论,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只有从事可理解性输入活动,进行知识积累,才能获得语言技能。离开了“读”和“听”的输入途径,学生“说”和“写”的技能只会是无源之水,难以延续下去。那么,当前高中生的写作状况到底怎样呢?写作不是单独的学习活动,它是一个作者经过心理梳理,把摄入的语言信息从文字上输出给读者的再创造过程。它要求学生灵活地将语言知识以书面形式运用在日常交际之中,从而,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可实在的困惑是新课改配套的教材教学内容量大;学生的语言学习的环境均存在于母语包围的氛围下,学生课外汲取的写作材料很有限;教师除了赶进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还因自身水平各有参差而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7、和分阶段的训练。以笔者的亲身经历,在高一、二阶段,即使有写作训练,每学期可能进行十来篇小短文的训练,这离新课标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来说,相差甚远。更常见的现象是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懒于动脑提笔,无论是平日的写作练习和小测验,还是参加高考都有严重的困难。所以,一提到学生的习作,几乎每个英语教师都会列出一大堆有关语言表达方面的错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句式单调,缺乏连贯,内容空洞,中心不突出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充分暴露了学生所拥有的语言能力低下,而语言能力的高低已被证实为影响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4“读、写”教学的关系众所周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高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8、”多方面的综合技能。从认知的角度看来,“听与读”被认定是语言信息的输入途径;“说和写”为将输入的语言信息经过内化后,建构出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语言知识的输出途径(J.FNunan 1999:300)。其实,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是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又是评价英语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阅读是基本的言语活动之一,学生的感觉器官眼(视觉)和嘴(动觉)同时参与阅读活动。与其它言语活动相比,阅读活动对感官刺激强度最大,是语言载体摄入的主要渠道之一。无论是口若悬河的雄辩,还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渊源于充裕的语言知识的输入。中国学生学英语阅读是除听力之外的一切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由于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时缺乏

9、学汉语所具有的语言环境和基础,要使他们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学习后,能达到娴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一终极目的,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黄源深教授(2000)指出:阅读是在语境中学习外语,所学到的语言是地道的、自然的、活生生的,学起来也快。大量阅读又能培养学习者的语感;而语感对外语学习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感能让对语法与语篇尚未完全弄懂的部分学生写出较通顺的短文。写作通常被学生认为是英语学习中最有困难提高的技能。它是一种创造性能力,是学生在整合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的基础上,加工出新的文学产品,是语言学习两种输出功能之一。高超的学习能力不仅是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

10、的要求。耍达到这些能力,学生就要大量地读,大量地写。当然,还需大量地听与讲。然而,在当今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各方面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必要手段,读得多,词汇量就越大。没有充裕的单词基础,怎能读通一篇文章,更无从谈起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另一方面,如果学生经常读到的一些信息涉及到某些话题,会使学生了解真正的书面英语的特点,以免出现运用中的“汉式英语”(Chi-English)。总之,通过阅读,高中学生摄入了教材以外的新单词、短语、句型结构和交际功能等知识,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地使用熟练而地道的英语语言与他人沟通,为书面

11、写作准备有益的素材,去建构出完美的语篇。这完成了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也符合Swain(1995)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假设理论:以听读为手段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以“信息输出”的方法,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经过重组后,再有效地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去,从而使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意思时,能斟酌语法规则,琢磨词语搭配以及关注句型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一句话,学生会主动地调用己学过的知识,指导自身的语言实践。5“读、写”教学的实施左焕琪(2002:157)认为,“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信息后大脑处理,加工与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高

12、中学生阅读就是为了获得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文章某些细节,推理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猜测关键词的具体意义等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除了认真抓好课文内容的教学外,还应选择一定的课外读物,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当然,教师务必注意所选材料的适应性,梯度性和有效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把语言知识和生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到阅读实践中去。当学生开始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表达文章思想的方式,谴词造句的技巧以及文章的主旨大意,对于一些精彩片段做出相应的笔记。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再提出新的阅读问题,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阅读材料。阅读状况

13、的改变非一朝一夕所能凑效,所以,教师得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系统而经常性的阅读训练取得的教学效果,不是考试前的短时突击能得到的。有了这个输入性前提,教师可以依据语言教学的规律,制定周密的写作训练计划,先从控制性写作(controlled-writing)入手,过渡到指导性写作(guided-writing),再发展到自由性写作(free-writing)的高级阶段。Zamel(1982:197)认为:写作过程是习作者把自己的思维和习得以书面的形式暴露在纸上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英语教师常发现自己的学生要写出一篇思想内容丰富,词汇、语法及修饰格等语言基本功扎实的好文章,并且带有纯正

14、的英美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可是一件罕见的事。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都如此综合分析学生的懒散性,被动性,盲从性和兴趣等因索,教师一开始就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引导措施,使学生步入写作训练的良性轨道。在高一年级,由于学生词汇量有限,且初中时期缺乏系统的写作实践,教师应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托,完成阅读教学后,提供给学生一些关键词,必用的句型结构,让他们用100左右的单词改写(rewriting)或概述(summarizing)课文,做到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两不误。若学生真实夯实了写作功底,进入高二后,教师就可以适度设计与课文学习相关的课后话题(topic),先开展简短的课堂讨论,归纳要点,罗列提纲,从事指导

15、性写作(guided-writing)。由于各类学校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着差异,课程负担普遍过重,写作能力的培养确是任重道远。参考文献:Krashen,S.D.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LongmanSwain,M.1985, In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ction, ed.Rowley, Mass: Newbuy HouseZamel,V.1983,The composition processe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

16、: Six cases studies. TESOL Quaterly,17,165-187.张和祥,大学英语专业写作课教学初探J. 外语界,1993,(6).杨玉晨,闻兆荣, 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句子类型及分析J. 现代外语,1994,(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科)课程标准(试验稿),2001。左焕琪, 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M. 山东教育,2002,(3)。陈立华,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初探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黄源深, 多读多写J, 外国语,2002,(6)。作者简介:吴彦(1968-),男,安徽安庆人,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英语专业八级水平;研究方向 - 英语学科教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首届安庆市英语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英语科组长;长期担任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笔试和口语竞赛,并获得省、市级奖励;市级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近年来,在CN刊号刊物中学生语数外,CN刊号刊物新乡教育学院学报,CN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文科,CN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课程研究,学英语,英语周报等上面发表了教学教研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