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28325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1. 研读文本,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理清文脉,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2. 合作探究,涵咏体味,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教学重难点】1. 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辨,站在现代理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思想。2. 披文入情,反复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节奏和理趣,感受语言魅力,丰富语文素养。【教学方法】1.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2.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多媒体展示有关孟子及其经典名言的图片)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他有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2、”,主张行“王道”,施仁政;他,慧眼如炬,善于攻心,比喻排比,论辩跌宕生姿。他,就是孟子。他的思想穿越时空,至今散发着智慧的芬芳。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用3分钟速度浏览课文,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并以此续写标题。梁惠王的困惑在于:“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孟子对此的评价为:“寡人之于国也”,“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认为治国应当:“寡人之于国也”,“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据此文章自然分为三层:提出“民不加多”之疑,分析“民不加多”之因,解决“民不加多”的措施。(设计意图:一线贯穿,由“多角度续写标题”切入,符合文本的对话情境,便于学生紧扣治国问题与文本

3、进行对话,并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更能体会孟子议论严谨、环环相扣的逻辑特色;便于深文浅教,直入正题,使全文结构自然呈现;便于背诵,每句都是一个思维结点,彰显了背诵思路)3. 再读文本,涵咏体味画“三国形势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设计意图:知人必先论世,了解梁惠王西畏强秦、东败于齐,“国以空虚”,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为何焦虑“民不加多”,为何特邀孟子指点强国之道。图文结合,更利于学生置换角色,以天下为己任,分别从梁惠王和孟子的角度思考治国之道,从而与文本交流、碰撞、共鸣)(1) 第一段诵读探究读析示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学生分组接力诵读这两句话,体味

4、:语调、语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读?“尽心”有何为证?(用原文回答)“尽心焉耳矣”能否置换为“尽心矣”?这句话反映出梁惠王怎样的心理?上下文有何为证?背诵第一句和相关语句。明确:前句轻读,后句重读。语调沉郁,语速滞重,表情苦闷。“尽心”是梁惠王自评的核心语,要重读。“尽心”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换为“尽心矣”削弱了表达效果,“焉耳矣”三个句末助词重叠使用,是为了加重语气,突出反映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劳”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无功”表现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困惑”有“何也

5、”为证。(仿照示例,师生对本段其余句子进行合作探究。探究点:结合形势图用文言对“河东凶亦然”作完整表述;“无如者”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何也”读成升调还是降调?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背诵第一段。)(2) 其余段落分组合作探究按文本内容分为四组:“五十步笑百步”“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天下民至”。诵读准备:每段从语意看可分几层?语调、语速、停顿、重音,如何处理?诵读要求:组内接力诵读、同一句子比较诵读、熟读成诵。探究重点:仿照示例,自主确定。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相机追问,进行纵深拓展,并予以总结、评价。(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由首句小切口打造出探究闪光点,激活思维,提供探究范例。

6、第一段后文研读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鉴赏“言语”的路径,熟读精思,为自主探究作准备。然后放手让学生作为探究主体进行个体化阅读,“人本对话”“人人对话”,“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想、熟读成诵”,一举多得。)4. 三读文本,赏析特色“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看比喻引君入彀的妙处。第五段3种措施删去“也”字或删“也”加“则”重新组句,第六段4种主张4个“矣”字读出语气,体味运用排偶音节铿锵、文如连珠的气势。末段一揭二讽三劝勉,且照应开头,体会孟子铺张扬厉、雄辩缜密的文风。5. 四读文本,拓展延伸探讨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今天 “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本文的契合处。6. 五读文本,熟读成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